五月15日每日甘泉-一起讀新約(馬太福音25章14節到30節)

林意玲 2024/05/14 23:22 點閱 175 次

5月15日

讀經:馬太福音25章14節到30節

主題:上帝按才幹托付責任

14「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15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16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17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18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19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
20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21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2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23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4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
26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7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28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
29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30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內容重點:上帝肯定將本求利(指運用恩賜)的人,譴責懶惰、守成的人。

銀子象徵信徒蒙恩得救後,從主所得到的屬靈恩賜,「隨即拿去做買賣」:『隨即』表示沒有耽擱;『作買賣』說出主人供給僕人們銀子的目的,不是要讓他們把銀子儲藏起來,而是盼望他們善加運用,藉以加增更多的銀子。
信徒不在教會裏面服事、經營,反而轉向世界,把全部的心神和精力用在世界裏頭,這就是埋藏恩賜的行為。

任何以屬地的理由為藉口,不肯充分運用恩賜(例如:我須要去作工賺錢,沒有時間參加傳福音聚會),這也是埋沒恩賜。

主所求於我們的,不是工作的成功與發達,而是「良善」與「忠心」。
注意:主人對那領二千銀子的僕人的獎賞,和對那領五千的完全一樣(參21節)。這表示主人所看重的是僕人們的忠心,而不是他們工作成果的多寡。

恩賜小的人,往往容易自暴自棄,輕忽並荒廢了主所給的恩賜。膽怯的人──怕主,怕人,怕失敗,怕成果少,乾脆就讓世俗、罪惡、肉體等屬地的人事物,將恩賜埋沒了,結果一事無成。
我們事奉主不能消極被動,應當積極主動地運用主的恩賜。

並不是主人承認那僕人對他的評論是正確的,主人的意思乃是:『你既認為我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你就應該...』。所以主人是憑他自己的口供來定他的罪(參路十九22)。
我們應當更多認識基督,以免因無知而在祂眼中成了「惡」的僕人。

「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去生息」:的意思乃是說,我們最低限度可以把主所給的恩賜,讓教會中別的聖徒也能分享運用,例如:當教會傳福音時,我們雖不能作見證或釋放信息,但至少能帶朋友來聽福音,為福音聚會禱告等。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這話說出豐滿的原則:我們若不扣住豐富的基督,樂意供應給別人,可叫自己更加豐富。

大綱:
一、主人依才幹交付家業(三種)
二、有忠心又良善的5000與2000兩
三、又懶又惡的1000兩
四、凡有的還要加給他的真諦

啟示:我們當善用恩賜才幹,產生影響力,勿怕風險埋藏不用,枉費主人的信託。

2024年起,每周一到週五上午YouTube與臉書粉絲團,都會推出10分鐘的【每日甘泉—一起讀新約】,與大家一同查考聖經。我們從馬太福音開始,慢慢讀完整本新約,內容力求淺顯,特別針對不熟悉聖經的慕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