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馬習北京再會 盼保持超然為兩岸降溫

醒報編輯部 2024/03/31 17:10 點閱 2972 次
圖為馬英九2015年在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正式會面,兩人向媒體揮手致意。(中央社)
圖為馬英九2015年在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正式會面,兩人向媒體揮手致意。(中央社)

前總統馬英九即將到中國大陸訪問,距離他擔任總統的時間已過八年,實質的政治操控力,或者對於國家機密的影響,已隨著時間變得相當淡薄。但是從各界的反應就知道,馬前總統的出訪仍然帶著全國人對兩岸關係解凍的期待,最主要他可能是第一次進到北京與中國總書記習近平進行面對面的會面。

馬習為兩岸降溫

兩岸有分量的領導人會面,從2015年馬習會之後,就不曾有過,隨著八年民進黨的執政,兩岸已是漸行漸遠。如果世界太平,兩岸老死不相往來或許沒關係,但是從烏克蘭俄羅斯的戰爭爆發這兩年多來,加上以色列悍然打進巴勒斯坦的加薩走廊,以及紅海航道遭到葉門青年運動封鎖這幾件事看來,國際間維持和平的約束力正在不斷下降。

從美國總統來看,高唱孤立主義的川普,穩穩維持五成的支持度,就算拜登能順利連任,美國國會共和黨孤立主義的聲音依舊高漲,都制約了美國對於國際事務的干涉能力。因此,兩岸就算不需要美國的介入,最好也能有自己的溝通管道,甚至是保險閥,以免局面失控。

馬保持超然地位

馬英九這一趟出行,比較像是他的私人訪問,許多的溝通都未透過國民黨,而是由馬英九的基金會聯絡。這樣的好處是馬英九可以維持超然的地位,負面因素則是,少了國民黨的奧援,可能讓黨內立委議員比較難回應外界的質疑,也讓馬英九的代表性跟重要性,相對下降。

但在現在的局勢下,可以肯定的是,有見面應比沒有見面來得好。以馬英九現在的身分,也不可能有實質性的賣台行為。就算是執政黨,也可以聽其言、觀其行,不用急著否定他的行動,試想近來兩岸在軍事上不斷升級的摩擦,難道還有更多緩衝空間可以繼續拖下去嗎?

不過,兩岸長期累積的齟齬,的確已經讓互相之間毫無信任可言,馬英九團隊如何在可能的範圍,強調這趟行程的透明性,每天盡可能讓隨團記者採訪,不但可以擴大這趟的影響力,更可以藉著記者報導以昭公信。馬英九的身分,會帶來許多關注,但也會帶來許多反對者的攻擊。唯有盡可能的公開釋疑,才能減少敵意的畫靶射箭。畢竟馬英九等於傳承了過去連戰、宋楚瑜的角色,或許就連美國,都不樂見兩岸互相走近。

民進黨要有胸襟

最後還是期許,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要有更大的胸襟,尤其是甫當選總統的賴清德,如果可以公開的表達祝福,甚至可以藉著對岸向馬英九釋出善意時借力使力,接收戰果。甚至可以設法讓對岸的溝通管道,從馬英九再轉回民進黨身上,兩岸事務極為敏感,絕對不是想當然爾的以為官方接觸才有授權,對岸就會聽命行事。

世界很複雜,政治很現實,兩岸破冰勢在必行,畢竟沒有人真的希望看到烏克蘭或是巴勒斯坦土地上的殘忍場面,有機會在台灣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