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缺乏遠見,禍害後代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4/03/10 18:01 點閱 1949 次
台灣如今會面臨如此嚴重的少子化,衝擊必然的考驗是,這一代,需要概括承受上一代所留下來的擔子。(中央社)
台灣如今會面臨如此嚴重的少子化,衝擊必然的考驗是,這一代,需要概括承受上一代所留下來的擔子。(中央社)

無論是處在什麼階段或期間的人們,都會有當代已具備的優勢、與需要面對的困難。這其中有一項必然的考驗是,這一代,需要概括承受上一代所留下來的擔子。

擔子也許是先人早就看到未來的需要所奠定的基礎,所以社會將會有一段富強康樂、歌舞昇平的日子。但擔子也可能是敗壞的爛攤子,因為祖上只著眼於一時的利弊,因此導致國家紀律錯亂,貽害後代。

可誰承想?

將近一甲子前,略嫌擁擠的台灣人口增加很快,所以政府推動避孕與節育,喊出「兩個恰恰好,一個不嫌少」的口號。這個政策執行成效良好,新生兒人數,也從1980年之前每年40餘萬人,緩步減少,約略到2004年,總人口增加至2300萬後,便不再成長。

在這個走向中,不知道有沒有誰曾預言?台灣如今會面臨如此嚴重的少子化衝擊,每年新生兒人數低於20萬,這兩年僅剩13餘萬人,粗出生率從1980年的千分之23,降至最近不到千分之6,已是全世界第二低的國家。

超「趨勢」的未來

四十多年前,大專院校數量約為80餘間,想接受高等教育,必須通過「聯考窄門」,不是很容易。為了克服這項困難,政府放寬限制,大學院校數目也就經整併與升格而逐年增加,終於在近十年前達到倍數的160餘間。

在這個過程中,不知道有沒有誰曾思考?台灣的大學教育,現在竟然淪落到,有誰想讀就可以讀,想不讀都有人來求你讀的窘境!受到少子化影響,許多院校科系招不到學生,必須停招或甚關門的壓力也無法迴避。

常見到有人對著下一季、明年或頂多幾年的狀況進行分析,就被稱作是「趨勢」或「未來」大師,但對於三十年或五十年後,有誰能有真正的「遠見」呢?

政府與專家

如果能有「遠見」,或許很早就能擬好對策,有效鼓勵生育;或許不該允許設置那麼多大學,然後加強落實國家社會真正需要的技職教育。

缺乏真正高瞻遠矚的計畫與方略,此刻再想做些什麼,恐怕也都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