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的競爭這場戲,在外人看來真是高潮迭起,讓人看得欲罷不能,原本手握八席的民眾黨,在藍綠兩黨問搖擺不定,甚至還特別跟兩黨院長候選人會談,沒想到最後揭曉,決定選擇自推候選人,也讓人數些微領先的國民黨似乎勝券在握。
但是在這次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身為關鍵第三黨可以怎麼樣來影響政策?對民眾黨來說,哪一種方式最有利於民生?
國會改革勢在必行
首先,民眾黨推出的國會改革方案,之前已獲得國民兩黨大多數的支持,除了爭議性比較大的單一召委制度之外,包括國會聽證調查、人事同意權審查跟立委利益迴避規範,都對整體國會品質跟廉能的提昇有幫助。民眾黨雖然沒有選擇藍綠,卻已經讓藍綠在自我要求上也跟著提升,撇開政治權術不說,對於國會也算一件美事。
不過不可諱言,民眾黨選擇自推候選人,其實也讓藍綠兩黨期待落空,對未來第三黨要推動法案或改革恐怕也會平添阻力。比較可惜的是民眾黨召開的記者會,說明不支持藍綠,卻沒有說,是因為甚麼理由,讓民眾黨不能夠接受。
因為其實兩黨已經拜會過民眾黨,也提出了承諾,民眾黨應該具體說明,是甚麼部分不滿意,或是甚麼部分應該加強,一刀切的認為藍綠都不支持,似乎稍嫌武斷,也讓國會改革方案邁向更細緻化出現障礙。
第三黨要看政策合作
總體來說,台灣的民主需要更多的訓練跟成長的空間,新政治勢力的出現,都能促使舊有政黨,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跟政策。在接下來的四年中,三黨鼎立的狀態已經是既成的事實,如何在彼此競爭中,通過福國利民的法案,是三黨都要學習的功課。
現階段彼此的對罵叫囂,還是媒體的主旋律,在這些吵鬧當中,民眾黨依然對於國會改革如何真正「實行」一頭霧水。二月一日就要開議,除了爭吵院長人選之外,對於未來的提案跟政策,的確著墨不夠多。
新國會還缺新氣象
時至今日,依然沒有看到各黨團自己所擬定的優先方案,也沒有看到重量級的立委跳出來希望引領某些政策改革,如果新一屆的國會能代表最新的民意,相信人民不只是想看院長人選的口水戰。僅有個別的立委,表示想要推動單一項目的法案,這樣的聲音不夠聚焦,也缺乏戰術考量,顯見各政黨還沒有真正匯集黨內各立委的聲音,才會造成眾聲喧嘩,難以形成有效與具體的改革方案。
院長副院長選舉,二月一日即將結束。期待諸委員盡速回到法案的戰場,而不是持續困於人事爭論,與對彼此的攻訐。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臨,許多委員的辦公室也再重新裝潢,不要忘記這些費用都來自民脂民膏,切記要給人民的除了新人選、新裝潢,還要有真正的新改革跟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