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來,新北市某國中國三生爆發衝突,其中一名郭姓男同學拿出彈簧刀刺向另一名楊姓男同學,造成大量出血,經搶救但仍宣告不治,該案引起社會軒然大波,甚至加害者疑似混跡宮廟並加入幫派,過去性格偏激、逞凶鬥狠,曾有霸凌同學的紀錄,此次移送至少年法庭,還比YA拍照,絲毫不具悔意,毫無認錯與自省。
該管卻不敢管
少年犯罪在媒體渲染之下變得殘酷無比,但演變至今很多都是從平時的「小惡」累積而來,少年相關法律重點是「教化」,個人認為問題不出在法律,而是體制,實為從上到下結構性的問題,實務上管理學生攜帶危險物品窒礙難行,曾發生教職人員因指正學生遭懲處,造成寒蟬效應,導致許多學校怯於法處理學生攜帶違禁品。
若連罰站都是體罰,指正學生被扭曲即為霸凌學生,教職人員不能糾正處罰學生形同被廢武功,最後可能變成該管卻不敢管。
形成「社會鍵」
犯罪學著名的社會控制理論中,學者赫胥認為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社會化過程所影響,個體與家庭、學校等機構或個人會連結而形成「社會鍵」,並依據聯繫程度的強弱預測個體從事犯罪行為或偏差行為的可能,該社會鍵的要素分別為:依附、奉獻、參與、信仰。
職是,若能從小依附於父母、學校、奉獻心力與時間於正當活動上,信仰父母、老師所傳遞或教導的價值觀念與倫理道德等,皆對個體的行為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許多傳統的犯罪防治都運用威嚇杜絕的手法,如:「毒品很危險,千萬不要碰」,但其實這類的宣導對滿腹好奇的青少年根本毫無效用,筆者建議以犯罪學的社會控理論為發想,引用「冰島模式」來防制少年犯罪,相關作法其實很簡單,基本上就是讓孩子的生活都被「好事」佔滿,便沒有時間做壞事了。
時間排滿好事
冰島政府設計各式各樣的課後活動,讓青少年在放學後自由選擇,鼓勵在週末假日踐行愛德,從事正向休閒消遣,甚至發給每位青少年一張休閒卡,價值四百歐元,讓孩子們運用休閒卡參加優質活動,再搭配法律制訂少年兒童的夜歸宵禁時間,入夜後便早早回家,生活作息正常,就沒有機會沾染惡習。統計數據也證明,曾經令人憂心的青少年行為,經政府用心的推廣與執行,數十幾年下來,孩子們喝酒、抽菸、抽大麻的比率上都降到極低,甚至犯罪也銷聲匿跡。
爰此,不用嚴禁也不用處罰,轉而支持、協助與陪伴,甚至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品德活動(如:海邊淨灘、為獨居老人送餐,陪伴失智長者或孤兒等),都是會上癮的幸福堅持,也讓少年的犯罪問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