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荏苒,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啓用迄今已10年,10周年特展,推出國內首次呼應「Me Too」,以「身體」為主題的兩項大展,意義深遠。
兩項大展以身體為主題
該兩項大展分別是:
1、「身體跨越:竇加.羅丹.阿曼雕塑展」劃時代的國際當代雕塑巨作展。
2、「變身:身體•觀看•權力特展」,集結日治時代到當代20位台灣知名藝術家作品。
展覽係由該館館長潘燔(1964-)策展,以中西美術史學者的視角,作了完整論述與徵件,讓展覽兼具藝術史意涵與視覺效果,讓摸石過河的亞洲大學附屬美術館,攀登專業館博高峯,雖然是大學校園美術館,完成媲美公立專業美術館,引譽四方。
今年59歲的潘襎,是日本神戶大學藝術碩士、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術史DEA文憑、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美術史博士候選人、日本國立大阪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美學藝術學),曾任台南市美術館開館館長、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主任,以及國立台灣美術館諮詢委員等等,資歷深厚,論述能力頗強。
借MeToo話題
為了慶祝該館開館10週年,潘燔挖空心思規劃,鑑於「Me Too」議題,甚囂塵上,乃以「身體」為主題,鞭辟入裡,以雙軌呈現,一方面,以亞大典藏國際名家作品,拉出西方雕塑名家展覽,另方面,回歸台灣美術史,以史觀視角,爬梳出與身體相關的跨世代、跨媒材、跨身份大展,東西輝映,藝光閃爍。
23日上午舉辦開幕典禮,開幕儀式從吉他演奏,拉開序幕。全國藝文人士與台中在地政經學界人士,踴躍參加,呈現冠蓋雲集的熱烈景況,大家共聚一堂,回眸10年來時路,珍惜且禮讚辛酸過後的成長,也寄予無限祝福。
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昨天代表市長盧秀燕的開幕會上表示,亞大現代美術館從興建開始,就十分有遠見,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國際級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打造,具國際性指標的美術館,變成台中的榮耀和地標。去年通過博物館法認證,亞大美術館曾得到文化部認證的台中市第2座私立博物館;今年台中市博物館評鑑,該美術館更榮獲「金館獎」的首獎肯定。
建築與雕塑的對話
亞大現代美術館長潘襎說,10週年的重頭戲,還是回到該美術館館藏作品的爬梳,「身體跨越:竇加.羅丹.阿曼雕塑展」,透過3樓展覽空間廊道,展現一系列劃時代的雕塑作品,讓民眾在參觀時,也能享受作品與窗外自然景觀、光線融合,多視角感受作品的表現。
館藏74件竇加全系列作品中,頗為亮眼,潘襎精選出切合「身體」主題的作品,其中《14歲的小舞者》是西洋雕塑史上第一件公開展示的現成物與雕塑複合的作品,參觀者能穿越展廳,自然景觀、光線融合與雕塑作品巧妙融合,感受到東方建築大師與西方雕塑大師的精采對話。
另外,「Me Too」議題,從近期起引起熱烈討論,對於身體的自主權如何以藝術詮釋,「變身:身體•觀看•權力特展」是國內首展,集結日治時代到當代20位台灣知名藝術家,從1926年到去年最新作品,儼然是台灣美術史的縮影,從自畫像、情色爭議、解嚴後開放,不僅是看到「身體」,也是透過「身體」到自我。
潘襎規畫了「啟蒙之始」、「情藝之爭」、「權力規訓」、「集體凝視」、「流變之身」等5大展區,探討東方的身體觀、藝術與情色的界線、權力等,從台灣美術發展脈絡中,呈現身體表現歷程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啟蒙之始」展區:
以陳澄波(1895-1947)、郭柏川(1901-1974)、李梅樹(1902-1983)、李石樵(1908-1995)、洪瑞麟 (1912-1996)、丁雄泉(1928-2010)的作品為主。
日本畫家石川欽一郎,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啟蒙者,引進西方美術教育,以及「光」在繪畫上的運用.推動台灣新美術運動。
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倪蔣懷、郭柏川、李澤藩、藍蔭鼎⋯等第一代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一般視為是折衷的印象派表現,具有傳統學院的寫實素描,同時又具有印象派似的亮麗色彩。
以藝術家與作品的近距離觀賞為例,李梅樹《曙光》《黃昏》《戲弄火雞的小孩》描寫女性在勞動、休憩等日常生活的寫實紀錄,而畫作背景,又以居家生活與台灣的鄉野景緻為主。
洪瑞麟《地下無名英雄》《最後遺作礦工 》描繪礦坑挖煤工人的辛勞,捕捉最寫真的礦區勞動生活。
李石樵《建設»也是反映當時社會現狀,在《市場口»,則是透過畫面人物的對比.深刻地表現出社會中的族群差異,與貧富差距下的階級不平等。
丁雄泉以豔麗的色彩及大膽的表達方式見稱,以各種顧色與線條之變化,展現女人嫵媚、身體姿態與性感之一面。此外,在畫面上,丁雄泉常以喜愛的花卉與貓等,來襯托女性的嬌媚與溫柔《哥雅的情人》創作靈感來自 18世紀哥雅(1746-1828)《裸體的瑪哈》,藉以向大師致敬的創作。
「情藝之爭」展區:
以席德進(1923-1981)、陳景容(1934-)、陳輝東(1938-)、黄志超(1941-)的作品為主。
國府來臺初期,來自大陸的畫家與臺灣藝術家雖是受到不同政治權力下的規訓,卻也逐漸共同創造出時代的身體美學。
例如,1962 年席德進《紅衣少年》,炫目色彩與明顯的人像刻劃表現畫家心中的潛在情感。1966 年後,席德進的色彩,又再轉為單純化,受到普普、歐普藝術的影響,進入人物背景中,結合傳統鄉士表現,觀察對象轉而偏重台灣鄉土與民俗的描寫。
陳輝東廣泛汲取古典主義、17世紀荷蘭肖像畫等西洋名家畫作養分,對模特兒的姿勢、型態、肌肉乃至氣質.都能忠實地掌握與呈現《裸女》肌膚的光影質感,與歐洲古典畫派藝術家所掌握人體上的光影相較,毫不遜色。
陳景容《湖邊樂章》《威尼斯運河的黃昏》畫中的身體源自希臘古典範式軀體,但他認為不應只是客觀描繪,而是表現内心的感受與幻想。他的畫作常出現削瘦憂愁的人物、荒涼的風景和街道,灭冷的色調呈現出寂靜、孤寂的美感,總是讓人能夠沉澱心靈,讓觀者反思生命,以及自身存在的意義。
黃志超給畫用色大膽自由、線條強烈、造型童趣拙稚。雖以寫實景象為對象,《春遊》《富春山居》充滿著奇妙的圖騰和非日常的用色,以超現實圖騰佈滿整倜畫面,呈現另一種表現身體的方式。
「權力規訓」展區:
以楊茂林(1953-)、吳天章(1956-)、林欽賢(1968-)、羅展鵬(1983-)為主。
藝術家楊茂林《熱蘭遮紀事》,是反思臺灣歷史系列性創作。以最早開發建設臺灣的根據地-熱遮蘭城作背景,刻畫出臺灣開拓史的滄桑和幾度面對海外移入者統治的無奈命運。透過神話與歷史場景,宣洩個人 反體制認知、反權威訊息。
吳天章作品,充滿了對強人強權及英雄主義的反思。例如《4個時代:蔣介石5個時期》,以面相學表現.企圖詮釋蔣介石於上海、黃埔、北伐、重慶、台北時期的各種統治性格轉變,解讀政治領袖人物「相由心生」「相隨心轉」史學圖像。不過,這回該展以原住民群族融合的群像參展,具有更廣泛視角。
林欽賢擅長對象形體的描繪,但更善於結合歷史、時事與西方圖像學,以寫實的人物與象徽性符號,構築荒謬與真實並存的畫面,既表現藝術家的美感想像.也蘊含他對社會環境的感知與詮釋《山的守護者像》以原住民青年作為臺灣島嶼的精神象徵,展現守護山林、與環境互動共生的樣貌《岩石上的睿琪》不是為了紀念睿琪而畫,而是在表達原住民孩子共通的特質,希望藉此創作,找回亞當、夏娃未吃禁果前的心靈狀態。
羅展鵬《尖叫的教宗》《低聲吟唱》藉由女子與孩童形象,在神性與人性、真實和虛妄、順從與撺扎、解放與禁錮、慈悲與殘忍、喜悅與哀傷、善與惡、淨與污、生與滅之間游離,彷彿受困於原罪的漩渦而無法自處,對著世間吶喊。
當人類察覺到自己身處欲求所形成的痛苦、挣扎、懺悔、無力時,產生的往往是超越欲求的想望。神並不介入人的問題,或說,帶著原罪的人類組成世界,那個世界,始終要由人類自己來拯救。
「集體凝視」展區:
參展藝術家包括侯淑姿(1962-)、洪東祿(1968-)、何孟娟(1977-)。
無論是氣質與性別角色的差異,性別不全然是先天生理條件之區別,而是受到傳統父權體制的社會價值觀,形成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既定觀念。
女性形象與姿態,長久以來,立基於男性視角下所被塑造而成。當代大眾媒體傳播與消費市場誘惑,如選美、時尚名模與瘦身廣告等,建立很多關於女性身體的要求與標準,不知不覺成為了男性視角的產品,滿足觀看者的慾望。
「流變之身」展區:
參展藝術家為李小鏡(1945-)、林珮淳(1959-)與劉世芬(1964-)。
透過科技創造聖經中虛擬的夏娃女體,擺脫傳統父權社會下的身體觀。科技的介入,卻也鬆動生命與身體定義,基因工程、代孕生苑、AI 醫療等等改造,帶來新的道德標準。科技藝術創作也在於反諷科技對人類存在潛在的危機與風險。
李小鏡《十二生肖》以「混種」的概念,呈現人與動物基因交雜後,可能產生之外貌形像。
他曾說:「科學讓我們能夠延長自己的生命,但卻無法滿足人類無止境的慾望。以健康的器官,來替代已經生病或老化的器官,將會成為人類長壽的關鍵。幹細胞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將有可能讓動物成為人類替代器官的提供者。對於李小鏡而言,動物有可能在未來取代人類之部分身體,而呼應其作品中一貫的混種生物特質。
林珮淳《夏娃克隆肖像»系列,以多媒體藝術,打造虛擬實境的夏娃,企圖顛覆男性一手建制的主流美學。夏娃克隆不僅呈現女性特質,更帶有宗教的象徵,象徵人類創造的誘人科技產物,反而成了控制人類的危害,藉此反思科技以挑戰神的原創,終將面臨被科技反撲的命運。
劉世芬《穆勒氏花園》系列,結合胚胎學與神學,回應她在醫院婦科手術室所經歷的性別認同、性別意識和權力關係不對等的衝擊。
藝術入校園
台灣校園的資源很少,學生接觸藝術品機會也不多,十幾年前,邀請安藤忠雄設計美術館,最大用意就是要教育學生,提供一個可接觸到國際級大師藝術創作的機會。
蔡長海教育理念,就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教養,給他們最好的、最有用的。硬體部分有歐式古典宮殿造型的大樓,也有希臘圓柱造型、羅馬競技場造型的體育館,加上雕塑品等豎立在校園各處,加上每個時令開不同的花卉,讓亞洲大學呈現花園大學的景觀。用環境來影響學生,讓他們有美的感受,達到陶冶人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