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遠的角度觀看,才能找到「真理」呢?浪漫感性、犀利幽默、腦洞大開!全球知名天文學家泰森以宇宙視角解答人生大哉問!換個宇宙視角,重新看待不可思議的人類世界!
透過這本新書,當代最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葛拉司.泰森,以詩意的書寫、熱情而雄辯地將自己的宇宙觀帶入看似難解的人文主題,理性且宏觀地回應人類最感性的終極提問:真與美、探索與發現、地球與月球、衝突與化解、風險與回報、肉食與素食、性別與身分、膚色與種族、法律與秩序、身體與心智以及生死等值得深思的人生議題。
這樣的「宇宙觀」不僅能讓我們擺脫世俗的桎梏,還能引導我們找到更高更廣的境界,從而發掘更多人生真諦,更快樂、更有意義地生活在地球上。
當人們在政治、宗教和文化等複雜的領域產生分歧時,原因很簡單,卻不易解決。這是因為我們擁有不同的知識、價值觀、優先順序和對周遭事物的理解,因此,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為了建構部落,我們可能會基於外表相似、崇拜同一神祇或擁有相同道德標準的人。
概觀效應
考慮到人類在舊石器時代的長期孤立,我們的祖先可能因為群體思維而獲得生存優勢,即使這種思維方式違反了理性分析。因此,在我們的漫長演化過程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反地,如果我們超越了所有隔閡和限制,就可能會發現我們對世界其實有著共同、統一的觀點。這個新的視野可能不在我們的東西南北,甚至超越了羅盤的範圍,需要我們離開地球表面,以一個不受疆界所限制的視角來觀察地球和所有人類。
這種轉變被稱為「概觀效應」(overview effect),通常只有繞行地球的太空人才能體驗到。此外,現代天文物理學的發現和太空探索所帶來的數學、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沒錯,宇宙視角確實能讓我們超越一切。因此,讓我們放慢腳步,開啟心智,從宇宙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建立理性思維
我的每一個對世界事物的想法、意見和觀點,都受到我們在地球和宇宙中的位置所帶來的知識所啟發。科學的方法、工具和發現,或許是最具有人性的,因為它們塑造了現代文明,讓人類可以超越原始衝動,建立一個可以生活、工作和玩耍的天地。然而,為什麼人類會有許多集體性和持續性的分歧呢?
我所能肯定的是,無論你目前持有什麼觀點,注入科學和理性思維可以讓你產生更深入、更有見識的觀點,同時也可以顯露你可能持有的任何毫無根據的觀點或不合理的情感。人們不應該期望每個人都能像科學家一樣辯論,因為科學家不是在尋求對方的意見,而是在尋找對方的數據。
即使在辯論意見時,一個理性的觀點也可能具有驚人的力量。當你受到理性觀點的啟發時,會發現地球上只有一個部落──即人類部落,許多分歧因此消失,而其他分歧則被迅速解決,使你根本沒有必要去辯論。
時刻懷疑自己
科學與其他領域的追求有所不同。科學有能力探索並理解自然行為,使我們能夠精確地預測自然界許多事件的結果──即使不能控制它們。科學上的發現能拓展和加深我們對所有事物的看法,尤其增強了我們的健康、財富和安全,而這些對於現今地球上更多人而言,比人類歷史任何其他時期都更為重要。
支撐這些成就的科學方法通常可以用正式的術語表達,這些術語包含歸納、演繹、假設和實驗,但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其重點在於客觀性:「你要盡力不讓自己被謊言所欺瞞,也要盡力讓自己看清楚真相。」
這種認知方式源於十一世紀,正如阿拉伯學者海什木(Ibn al-Haytham),西元九六五─一○四○年)所表達的,他特別提醒科學家不要有偏見:「他在進行批判性檢查時也應該懷疑自己,這樣就可以避免陷入偏見或過於寬容。」
用實驗證明自己
幾個世紀後,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完全同意這個觀點:「人們遭受最大的欺騙來自於他們自己的觀點。」 到了十七世紀,在顯微鏡和望遠鏡幾乎同時發明之後不久,科學方法受到天文學家伽利略和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爵士(Sir Francis Bacon)的推動而開始蓬勃發展。簡而言之就是進行實驗來驗證你的假設,並根據證據強度來決定你的信心強度。
從那時起,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到,在大多數研究人員達成共識之前,不要宣稱有任何新發現。這個行為規範有顯著的影響。雖然沒有法律禁止發布錯誤或帶有偏見的結果,但這樣做的代價非常高。如果你的研究被同行檢查,但沒有人能夠成功地重現你的發現,你未來研究的正確性就會受到質疑。如果你刻意欺騙、故意偽造資料並被之後的研究人員發現,那麼你的職業生涯就結束了。
不要輕易相信他人
這種科學內部的、自我規範的系統在各個專業中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它不需要公眾、媒體或政治家來運作。只要觀察那些刊登在同行審閱過的科學期刊上的研究論文,這機器般的運行可能仍然會讓你著迷。不過,這個孕育各種發現的園地有時也會成為科學爭議的戰場,但如果你精心挑選預先達成共識的科學研究來服務於文化、經濟、宗教或政治目的,那麼知識性民主的基礎就會被破壞。
不僅如此,在科學界若只有一個聲音將有礙進步。只有從未親臨過科學會議的人,才會一直抨擊這都是取暖大會。事實上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自由開放的「打獵季節」,任何人提出的想法都可能成為箭靶,不管你有多麼德高望重。成功的想法經得起審查,不好的想法則會被過濾掉。對於試圖提升事業的科學家來說,從眾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提出一個與普遍研究相反的想法,並獲得觀察和實驗的一致性,是在有生之年最好的成名方法。最新的發現總是會產生許多不同的分歧,這很正常。
一六六○年,伽利略逝世後僅僅十八年,倫敦皇家學會成立了。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獨立科學研究機構之一,現在仍在積極發展中。自那時以來,許多新的先進科學思想一直競爭興起,而該學會的座右銘很明確:「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話。」
政府加持蓬勃發展
一七四三年,班傑明.富蘭克林創立了美國哲學學會,推廣「有用的知識」,現在仍然以這種目的存在著,其成員囊括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各種學術領域。一八六三年,美國第一位共和黨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百忙之中,仍根據國會的法案簽署同意成立了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這個嚴肅的機構旨在為新興的國家提供獨立的科學和技術相關建議。
進入二十世紀,承擔科學任務的機構數量激增,這些機構的目的也很相似。在美國,這些機構包括國家工程院(NAE)、國家醫學院(NAM)、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國家衛生院(NIH),還包括探索太空和航空的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
NIST是探索科學測量的基礎,所有其他測量都以此為基礎。還有探索所有可用和有用形式能源的能源部(DOE)以及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這個機構負責探索地球的天氣、氣候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商業市場。
不要只從地球看世界
在這些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發表的可信科學資訊的幫助下,政治家可以得到權力,以開明和具有知識的狀態治理人民。然而,這種情況只有在投票人和政客能夠理解科學如何運作和發揮作用的前提下才會發生。國家研究機構的科學成就是該國未來的關鍵,而這些研究機構的成就,也來自於管理它們的行政機構所提供的全面支持。
當你深入思考科學家如何看待世界,從太空觀察地球的樣貌,以及了解宇宙的年齡和無限空間的大小,所有有關地球的想法都會改變。你的大腦會重新調整生活中的優先事項並重新評估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進而影響你的文化、社會和文明觀。在這種心態下,世界看起來不同了,你也會受到這些事物的影響而改變。你可以透過宇宙的視角,體驗生活。(宗祐/輯)
《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
作者:尼爾.德葛拉司.泰森(天體物理學家)
出版社:三采
其他書訊: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
作者: 何傑明
出版社:時報出版
1949年在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其影響範圍遍及世界各地,影響時間更直到二十一世紀。在這動盪混亂的一年裡,原先較親西方的蔣介石政府戲劇性崩潰,敗戰於毛澤東和他的軍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三個大敘事主線:橫掃全國的巨大軍事力量、一度曾權勢熏天的領導人出逃流亡、以及旁觀局勢發展的外國列強產生的警覺與驚恐。所有知名的革命人物都在書中登場。
《我們是永遠的好朋友?:關於女性友誼的真相》
作者: 克萊兒.柯恩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女性友誼的核心其實就是愛情故事,對很多女人而言,這是她們一生中值得稱頌的愛情。仔細想想,親密的友情和愛情究竟差在哪裡?相同的特性有:忠實、無私、體貼、慷慨、陪伴,笑淚交織、同樣的價值觀。
換句話說,你想透過愛情得到的東西,那些比同床共枕更重要的東西,女性友誼都能給你。萬一和朋友分手了呢?那種痛不亞於任何心痛,甚至會留下更深的傷痕。女性友誼其實很緊密,但交朋友的過程卻可能困難重重,我們現在能做的是,改變自己看待和定義女性友誼的方式,並大聲稱頌它。
《日本地方鐵道之旅:88條美景路線》
作者: K&B PUBLISHERS
出版社:人人出版
地方鐵道的魅力在於沿線多依山傍海,風光明媚,一路悠閒慢晃,駛過繁花、紅葉、雪景之中,或是沿著湛藍大海或靜謐湖泊而過。車窗風景與列車行駛而過的聲響,皆為旅行增添更多意趣,令人嚮往不已。
本書以7大主題介紹88條地方鐵道路線,用美麗照片搭配沿線地圖、方便轉乘的時刻表,安排鐵路沿線的旅遊範例,也設立小專欄述說獨特車站、特色鐵路便當、鐵道御朱印、復興路線等特色資訊。兼具實用與欣賞價值,可以感受鐵道旅行獨有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