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思集〉國家認同模糊邏輯的悲情

朱言改 / 財經作家 2023/09/06 12:45 點閱 3687 次
雙十國慶將屆,籌備委員會公布主視覺,延用去年「民主台灣 堅靱永續 2023 TAIWAN NATIONAL DAY」,「中華民國」依舊消失。(中央社)
雙十國慶將屆,籌備委員會公布主視覺,延用去年「民主台灣 堅靱永續 2023 TAIWAN NATIONAL DAY」,「中華民國」依舊消失。(中央社)

雙十國慶將屆,籌備委員會公布主視覺,延用去年「民主台灣 堅靱永續 2023 TAIWAN NATIONAL DAY」,「中華民國」依舊消失,慶籌會認為,去年國人接受度高,因此沿用英文名稱。模糊的創造性,生為台灣人無奈的情懷,再次顯露無遺。

中華民國消失了

「中華民國」能夠存活,曾有人認為,中國大陸的一中政策貢獻最大,美國避免爆發台海戰爭,口頭堅持一中政策,國會卻又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台灣政策法案、外國軍事融資、台灣增強靱性法案。一連串法案強化台灣軍備,讓中國大陸的「一中」,形同具文,「中華民國台灣」得以繼續存在。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曾因「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說法,引起美國擔心,他今年7月初赴美「面試」,對華府「交心」行動,包括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台海和平的「四大支柱」(Four pillar plan for peace),強調他將加強台灣國防,兩岸問題維持現狀。並延續蔡英文「中華民國台灣」路線,不再另外宣佈「台獨」。

兩岸對峙嚴峻

最近賴清德對內還宣稱,如果習近平來台訪問,將曉以大義,強調和平的重要性,並用蝦仁飯及全糖珍奶招待他。接著強調,如果他當選總統,兩岸的交流「也許」是一個機會⋯,他也表示,沒有主權的和平,他認為不是真正的和平。

賴清德言詞柔軟,卻又特別強調主權,看在對岸眼裏,是否等同「台獨」,變數仍大,否則台灣2024年的國防預算,不用創歷史新高,編列6068億元。明年1月又何需恢復1年期義務役,國防部不必斥鉅資採購97萬枚手榴彈及陸上機動布雷系統,準備本土保衞戰。兩岸對「主權」看法各異,恐怕仍將是戰爭的導火線。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去年對國慶日「中華民國」主視覺消失不置一詞,今年突然批評「中華民國」消失不當,遭人批評是因為總統大選的選票考量,難怪他一直無法舉起藍營大旗,在四腳督複雜的選情中,拉高民調支持度。

國慶一國兩制?

台北市長蔣萬安一馬當先,出面保證,北市國慶活動一定會看到「中華民國」,連國慶主視覺蔣市長都要堅持「一國兩制」,難怪今年8月大雨,總統府週邊貴陽街都淹水,災情慘重,主要是前瞻治水計劃2500億元補助款,台北市一毛錢都拿不到,但中央的解釋是北市預算充足不需要,是否果真如此,各人解讀不同。

有國號困擾的不止台灣,最近印度總統府向G20集團發出晚宴請帖,因以「巴拉特」(Bharat)一詞,取代「印度」,引發掀然大波,在野陣營批評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不應私自廢除「印度」的國名,執政黨視「印度」為私產,濫權更改,引起不小風波。

模糊邏輯不宜濫用

西哲亞里斯多德說,國家的目的在實踐「最高的善」。弗里德拉希認為,政治的根本功能是解決紛爭。伊斯頓說「政治是對社會各種價值的權威性分配」,不論那一種學說,都值得政客深思,在統獨問題上,製造國家內部分裂,或引發不必要的兵燹之災,就不是「最高的善」了。

模糊邏輯的運用,在學理上是顯示真實的不精確性,然而國慶日「中華民國」消失,顯示模糊邏輯運用在國家認同上,有其無奈,但為了避免治絲益棼,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中,仍應審慎操作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