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發言人的薪水談綠能的暴利

醒報編輯部 2023/08/30 17:19 點閱 3968 次
郭台銘近日邀請黃士修擔任發言人,他的薪水多少也引發關注。(黃士修臉書)
郭台銘近日邀請黃士修擔任發言人,他的薪水多少也引發關注。(黃士修臉書)

台灣對政治的想像有時候很貧瘠,尤其一談到錢,似乎就多了點銅臭味。這次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第一位發言人是由之前挺核大將的黃士修擔任,最令人驚訝的是傳出他的月薪高達45萬元。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他憑甚麼?

台灣政治人物只能窮?

其實這種反應是很酸葡萄的,就跟最近傳出林飛帆接任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時,年薪有180萬元,平均每個月11萬。許多人質疑林飛帆無功無德為什麼可以步步高升、坐擁高薪?或許是現在年輕人一般薪水起步只有三四萬,對比起來就覺得有被剝奪感,但就因為自己沒有,所以別人也不能有的心態也是非常不健康跟不科學。

總統大位競逐者眾,發言人扮演化妝師角色,必須掌握政策與候選人個人特質,薪水該有多少,自然也就是雇主與當事人兩者的自由心證。既然郭台銘給得起,黃士修身為首席發言人,只能說郭台銘這位世界巨富對黃士修相當信任,別人何需多言?林飛帆已經35歲了,曾經是台灣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領袖,擁有高學歷,又有一定的政治資歷,能夠拿11萬元或許就是實力,難道一定要他拿個3、4萬元,才叫做高尚清高嗎?

政商產業更該監督

台灣政治人物的標準,往往是要求當事人要對金錢視如糞土,但是卻對政治人物涉入產業界,標準相當不一。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召開記者會爆料民進黨有多位政治人物在2016年到2019年成立9間綠能公司,成立時資本額僅5萬到10萬,幾年轉眼變數億元。

這個相比於政治人物拿個幾萬塊錢薪水,才真的是大利,但過去不管藍綠,只要牽涉到自己陣營,往往噤若寒蟬。

國家政策雖然鼓勵綠能,但因牽涉到跟台電的合約,政治人物該涉入多少?該公開多少?該避嫌多少?在法制面,竟然都沒有相關規範與監督,才會導致越來越多的爭議案件被踢爆。

綠能絕對是國家未來的能源主流,但是因為牽涉到政府的政策獎勵,甚至還有政府標案等等,都涉及龐大的利益。政府在興利之餘,也需要防弊,如今,太多政治人物集中在特定產業,並且都獲致豐厚的利益,這也很難說服民眾說其中清白如水。

過去在封建王朝時代,如果遇到重大天災像視洪水或是缺糧,皇帝都會派出欽差大臣督辦建堤或是開糧倉發糧。但越是這些善事,卻越容易在當中被有心人士上下其手,做好事卻沒有積極防弊,做越多反而越失民心,如何贏得選舉?

積極制定防弊新法

在一個新時代的交替,包括了電動車、新能源、光電產業跟重大建設,都需要民間跟政府的大量合作,綠能推動至今沒有幾年,卻頻頻遭到質疑,這就說明了台灣需要更仔細的法條規範,也需要政治人物更嚴格的專業倫理,與其在選舉時,踢爆打口水戰,不如更加務實地,制定專業法律防範越界。

台灣都法治化這麼多年了,這樣一部規範政商界線的法律,難道有這麼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