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社論〉全球經濟不景氣 台灣跟著打噴嚏

醒報編輯部 2023/08/24 17:31 點閱 3431 次

全球經濟傷風,台灣跟著打噴嚏。國際信評惠譽最新評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僅剩1,警告兩岸關係、人口老化將是中長期發展挑戰。

上市櫃公司上半年稅前獲利衰退高達4成,加上對岸揚言中止ECFA,政府實應冷靜理性溝通,審慎因應,以免誤傷自身利益。

上市櫃公司衰退嚴重

惠譽持續對台長期主權信用評等為「A A」,展望穩定,認為係整體稅課收入實徵數大幅優於預算數,強勁的外部融資、審慎財政管理、高度政府治理及經商環境等因素,預估今(2023)年度各級政府財政赤字占GDP比率0.2%,明年度將為0.3%。

上市櫃公司今年普遍都辛苦,上半年營收及税前獲利雙衰退達4成,上市公司三大慘業是航運業、半導體業、塑膠工業;上櫃公司三大慘業為半導體業、電子零組件業、生技醫療產業,目前還看不出改善跡象,投資人應審慎評估風險。

長黑期難擺脫

上市公司税前純益成長前三大產業,分別是汽車工業、食品工業、水泥工業。上櫃公司獲利表現優異前三大產業是建材營造業、觀光餐旅業、塑膠工業。投資人宜注意選股方向,儘量避免選擇獲利大幅衰退,前景不明產業。對於近期因中國大陸產業景氣衰退,影響台灣投資人對金融股信心,惠譽的看法是金融三業仍可維持穩定發展。

經濟部公布今年7月工業生產指數85.44,年減15.2%,連續14個月負成長,已陷入史上最長連續衰退期,接下來的8、9月,也沒有樂觀理由,恐怕難擺脫長黑期,主要出口商品除了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回到正成長之外,其餘商品「全盤皆墨」,未來挑戰嚴峻,需審慎因應變局。

中國經濟與ECFA變化

最近受到舉世矚目的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北京政府迄今仍然拒絕「火箭炮」式的大規模財政刺激,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中國財務槓桿已高,若大規模拯救陷入危機的企業,沈重的民間債務將可能成為「政府的實際債務」,若政府的財務槓桿實際變高,國家信用評級降低,發債成本將升高,形成惡性循環,未必是好主意。

台灣明年一月大選,中國大陸釋放出中止「ECFA」訊息,並啓動貿易壁壘調查,兩岸經貿回到「公事公辦」,不再對台眼睜眼閉優惠,目前先是啓動農產品優惠停止,繼而對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PC),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打擊相當精準,不容輕忽。

政府應審慎因應變局

兩岸ECFA於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市簽訂,包括台灣輸往中國大陸的石化、機械、紡織品、農漁等產品,從原有關稅最高35%,逐步降低到零關稅,對於台灣經濟成長,曾有相當大的幫助,但今年8月15日,大陸商務部公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認定台灣涉嫌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HO)相關規定,將啓動調查。
如果中國大陸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目中,對台灣的關稅優惠,將直接影響機械、紡織、石化、工具機、金屬、電機、農漁業、橡膠等產業,目前對岸正調查2059項商品,如果公布結果屬實,台灣方面不調整不回應,對岸即可採取制裁,將可能使台灣目前已不景氣的經濟,雪上加霜。

全球經濟陷入困境,台灣以外銷為主的經濟結構,亦受嚴重衝擊,短期難撥雲見日,如何強化服務業以及內需產業的產值,彌補外銷產業下滑對GDP的影響,並注意兩岸關係,以及人口危機,衝擊中長期發展,政府必須審慎因應,以維持國家安全及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