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來經去)台灣老人安養問題 應重視解決

陳台生 2023/07/31 14:05 點閱 2928 次
台灣有61%退休勞工,即高達98萬人,月領不到2萬元,更有17萬人月領不到1萬元。(網路截圖)
台灣有61%退休勞工,即高達98萬人,月領不到2萬元,更有17萬人月領不到1萬元。(網路截圖)

台灣老人安養問題快速惡化,勞保年金縮水迄去(2022)年底,竟有逾98.1萬人,月領不到2萬元,遠低於基本工資26400元。亦低於2021年每人每月平均消費23513元。在通膨嚴重下,「下流老人」暴增,政府應重視老人安養問題。

勞保年金不足以養老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占20%以上,人口紅利消失,工作年齡人口逐年快速遞減,2022年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為1630萬人,2030年降為1507人,社會的經濟負擔隨著人口結構改變,將大幅拉高,如何妥善規劃老人安養,防止衍生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必須未雨綢繆。

勞保年金已成為退休老人重要的財源,問題是至少超過1041萬名勞保被保險人,目前有159萬名領取勞保年金的退休勞工中,竟然有61%退休勞工,即高達98萬人,月領不到2萬元,更有17萬人月領不到1萬元,遠低於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每人每月消費支出2萬3513元,退休勞工連基本生活都過不去,遑論沈重的醫療照顧負擔。

「下流老人」比日本嚴重

台灣人口老化的問題嚴重,所謂「下流老人」是指老人缺乏財務來源,無法養老,甚至必須去養更年邁父母,已形成的重要問題,台灣90歲以上有13萬6239人,其中逾半子女都超過65歲,「老人養老人」現象,甚至必須拿退休金養父母,財務負擔可想而知。「下流老人」現象比日本更嚴重,政府須重視解決。

另一項嚴重的問題是獨居老人的「孤老宅」已達到51.79萬宅,10年暴增25.1萬戶,如果將全國分為7大區域,北北基宜老人獨居有32.5萬名老年人是居住自理。全台有62.7萬宅,全戶都是65歲以上老人,較10年前的33萬戶翻倍。這些老人的生活起居以及財務都極易陷入困境,尤其需要政府及社會的力量,共同關懷。

中低收入者補助不足

台灣有207萬長者,因為財務問題,還願意繼續工作,以維持基本生活及尊嚴,其中又有94萬長者長年感受孤獨,這些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前台灣中低收入老人津貼申請的標準及金額,備受爭議,尤其是以每戶計算動產及不動產價值,完全忽視個人生活需要。

以台北市為例,中低收入老人津貼申請標準,居住的不動產不得超過876萬元,問題是台北市不動產去那裡再找那麼廉價的住宅,而且家庭平均所得不超過每人每月24293元,比基本工資還低,這種收入只免強達到主計處統計的每人每月消費支出2萬3513元標準,勞動者連自己的生活都難顧,遑論照顧弱勢老人。

務使老有所終

至於其他各縣市訂定的「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標準都一樣,高標嚴苛難跨越,即使「一貧如洗」跨過標準,還嚴限不得與老農津貼、國民年金基本保證年金,或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身心障礙生活補助費等重複領取。問題是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不論各人財務狀況,每個月統一為7759元,根本不能彈性因應個人或家庭需要。

台灣少子化嚴重,已成國安危機,政府及社會氛圍重視鼓勵年輕人生育,當然非常重要,然而,禮運大同篇「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如何妥善規劃老人安養問題,政府亦應妥善全盤規劃,期能合理回饋長輩一生對國家社會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