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影》回不去與不去會死 人與山不解之愛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3/07/20 17:19 點閱 3125 次
《群山之島:不去會死的他們》刻劃每一個登山者都應該為了這樣的一步喝采。(劇照)
《群山之島:不去會死的他們》刻劃每一個登山者都應該為了這樣的一步喝采。(劇照)

得到去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的《回不去的那座山》,改編自義大利暢銷百萬冊的作家帕羅康堤的傳記小說《八座山》,細膩描述兩個男人之間長達四十年的情誼,令人很容易聯想到是李安《斷背山》的直男版,但個中情懷卻截然不同。

帕羅康堤在《八座山》中寫下:「地球中心有一座非常高的須彌山,圍繞著須彌山的周圍有八山、八海,這就是人類居住的世界。摯友是爬上須彌山的人,而我餘生只能在八座山間徘徊……」

這是部成長的電影,也是部見証山的神秘召喚的電影。男主角由愛山、厭山、再登高山,由「見山是山」到「見山又是山」,明心見性尋求心靈解放的過程,與最近公視播出的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系列2遙相呼應,以不同方式拍出登山者的靈魂。

冰川春融 流淌百年記憶

《回不去的那座山》由比利時夫妻檔導演菲利克斯范葛羅尼根、夏洛特馮黛梅爾許共同編導,在阿爾卑斯山、喜瑪拉雅山拍攝半年,拍出令人敬畏驚嘆的高山絕美景致。劇本、攝影及音效均獲義大利奧斯卡獎。

電影以義大利的奧斯塔谷地為主要場景,這裡被阿爾卑斯山群包圍,與法國和瑞士接壤,高峰聳立,山頂終年積雪,斜坡上則是綠油油的草原,冰川春融,沖刷出百年前被冰封的記憶。


”AA”
「回不去的那座山」風光崎峻,刻劃友情。(劇照)

片中男主角皮耶托的父親是大公司的工程師,對都市生活厭惡,熱愛登山,每到8月暑假一定要和妻子帶著獨子到阿爾卑斯山麓的格拉納登山度假。

11歲的皮耶托因此認識了渾身混合著牛棚、乾草、山間氣味的游牧少年布魯諾,他的父親是到處打工的水泥工,把布魯諾寄養在叔嬸家,布魯諾是叔叔牧牛的好幫手。

兩個同齡少年徜徉山林成為摯友,皮耶托的父親也很喜歡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登終年冰封的高山,而強健勇敢的布魯諾頗得皮父的歡心,因此向其叔嬸提議要接他到都市與皮耶托為伴同住,並為他負擔生活與學費。

一番好意,卻引起布魯諾父親的反感,竟連夜把布魯諾帶走,皮耶托痛失摯友,對父親的自做主張心生不滿,開始抗拒和父親一起登山,甚至父子漸行漸遠。

一年一聚 並非斷背情

20年後,皮耶托在父親死後,重登父親登過的高山,發現父親的登山日誌中,記載著經常陪父登山的人竟是和他失聯的布魯諾,布魯諾似乎取代了他人子的位置。

皮耶托重回格拉納,與成為水泥工的布魯諾重逢,布魯諾帶他去看皮耶托父親在山上購置的小屋已如廢墟傾頹,布魯諾慨允以石材木料重建小屋。兩人合力打造小屋,成為兩人相約每年聚首之地。

電影情節進行到這兒,不免令人聯想李安2005年由安妮普露的短篇小說改編拍的西部片《斷背山》,兩個牛仔在斷背山激情相戀後,下山後各自婚娶,卻忍不住思念彼此,相約每年以釣魚為名在山林中共度一周,一解相思。而片中最動人的一幕,則是櫃中珍藏多年的兩件襯衫,套住彼此思念來表達壓抑的感情。

不過,《回不去的那座山》大異其趣,小屋中並無「斷背情」,一年一聚是摯友相聚談心,布魯諾說,一生的志趣就是在他喜愛的山中牧牛、做乳酪,自給自足,而皮耶托則徬徨終日,人到中年還找不到人生方向,得知女友愛上布魯諾,他選擇默默成全,遠走天涯,到喜馬拉雅山麓的尼泊爾流浪。

看此片巍峨壯麗的高山雪峰,猶如肺中灌進高山清新乾冷的空氣,而濃郁的友情,又令人感到溫馨動人。

都市人勞碌一生總有歸隱山林的田園夢,但一直住在山林中的人,又如何看待?嚴冬中,直昇機垂降,鋸開冰封小屋的屋頂畫面,相當令人震憾。

不去會死的他們

登山者總在挑戰更高的海拔高度,想登上心目中的那座山。

台灣有269座海拔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是登百岳練功的練習場。而14座超過八千公尺的世界高峰,才是登山家的朝聖地。

每年有上千人不惜投下重金去攀登「天下第一峰」---喜馬拉雅山的主峰8849公尺的聖母峰(珠穆朗瑪峰),但近百年來成功攻頂的紀錄是5646次,意謂著每年攻頂失敗的比率極高,甚至死於半途、凍傷截肢者也不在少數。

在公視《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系列2中,以無氧攀登(在高山上不帶氧氣瓶)挑戰人體極限的登山家呂忠翰,2013年起每年挑戰一座世界高峰,成功登頂了七座,但過程中曾因肺栓塞,下山後割掉1/4的肺,醫生囑他不可再登山,但他仍繼續踏上征途。

爬山的人是征服山,也是征服自己。

靈魂放大的狂喜

呂忠翰曾經歷暴風驟雪,體能耗盡的瀕死經驗,感受到靈魂放大的狂喜,這種上癮的感覺,令他拚死也要去登山。

而這部讓人大開眼界又風格獨特的紀錄片系列,幕後的製作團隊包括導演、配樂、剪輯,都跑到幕前成為鏡頭捕捉的登山者。製作人是退休後開始登百岳的文化社會學研究者詹偉雄,他不斷地出現在紀錄片中開示,拋出金句:「冒險是追求臨界點的藝術」,鼓勵大家踏出邊界。

為打破一般人認為登山很危險,登山家張元植帶著初學登山的母親以11天走聖稜線,但面對嶙峋危石遍布的素密達斷崖,差一步即可攻頂時,張元植幾經考慮卻選擇撤離,以保全攝製團隊都能安全下山,可見行家登山並非尋死,卻是「覓活」。

他們有拚死上山的決心,也會為自己保存下一次成功的機會,讓人們瞭解「攻頂只是一刻,登山卻是一生」才是健全心態。

編註:「回不去的那座山」首映會7月25日(二)晚7:30台北國賓長春影城放映,特招待本報讀者觀賞,請來電或EMAIL : [email protected]索票,每人限索2張。


”AA”
對於登山者而言,出發就是勇敢跨出了生命的邊界,持續探索生命經驗與自然。(《群山之島:不去會死的他們》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