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鳥瞰〉台灣出口連十黑的嚴肅警訊

李沃牆 2023/07/17 11:22 點閱 3831 次

鑑古觀今,再久的繁華,也總有落盡之時。2022年8月,台灣出口增2%,締造連26紅佳績,但隔月即宣告成長結束。迨自去年9月以來迄今年6月,出口已連10黑,而得「黑」得出乎意料。出口何以如此不堪,一時讓人匪夷所思。

對陸出口紅利已告終

長期以來,台灣對中國大陸有極高的出口比重及巨額的貿易順差紅利,但情勢丕變。根據大陸海關總署昨甫公布的6月最新外貿數據,今年前6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236.31億美元,年減24.4%。令人憂心的是,兩岸貿易持續數月衰退,意謂我對大陸出口紅利已經結束。

2022年時,中國大陸仍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達38.8%,自大陸進口達2成,而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1,565億美元。若無大陸的順差,台灣對外貿易已轉為逆差。

今年6月,台灣對五大主要出口市場均同步下滑,除了歐洲外,對大陸、美國、日本、東協出口減幅都超過2成,對大陸的減幅22.2%,已是連續11個月負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出口到大陸主要產品包括電子零件(半導體、印刷電路板),以及資通訊產品,其中的電子零組件占比達5成,影響可謂舉足輕重。電子零阻件明顯下滑,的確是一項重大警訊。應了解其因,並謀求解決之道。

陸減少半導體進口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屢遭美國技術斷供、貿易制裁,因而積極發展半導體自主,希冀在2025年,達成70%的自主供應。2022年積體電路(IC)進口量下降15%,至5,384億(晶)片,較2021年大減近千億片。這是2004年有數據以來,首次出現的年度下滑,今年上半年年減17%。進口減少,一方面也顯示其晶片產業已經具備自主研發生產能力。

根據大陸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大陸6月份進出口總值年減近一成。其中,出口年減12.4%,進口年減6.8%,減幅均低於市場預期,顯示了大陸貿易衰退也有擴大趨勢。其中,上半年以美元計價的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進口金額大跌近兩成,正好呼應台灣出口至大陸的半導體等零阻件減少幅度。

中國大陸目前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主要進口品包括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積體電路、原油、農產品、鐵礦砂等。南韓、台灣、日本、美國、澳洲等國為其主要進口地區。今年以來,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產業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增勢迅猛。代表具有創新、低碳、綠色基因的高科技產品,正成為大陸出口新動能。此種出口改變型態,將不利台灣的三角或四角貿易。

RECP全面生效不利出口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今年6月2日起對菲律賓正式生效,代表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RCEP是當今全球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大陸已為成員國之一,可享有關稅減讓優惠、降低貿易成本,並創造穩外貿、增外資作用,帶來相當大的紅利。而台灣尚未加入RECP,不利國際出口競爭力。

另外,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16日於紐西蘭召開部長會議,英國已獲准加入,至於大陸和台灣的加入申請案尚待討論。然而,CPTPP的11個成員國均與大陸有邦交,與其經貿往來也較台灣密切,倘大陸通過而台灣被拒,對台出口又是極大的打擊。唯一破解之鑰,就是要盡一切努力加入此一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