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來警察節將屆,然回顧去年全國已有7位官警自殺,其中多起更直接用槍自戕,自殺事件雖為冰山一角,可是當第一線的執法者把槍口朝向自己,足以顯見警察精神健康及情緒勞動問題亟待正視。
警察壓力大
不可諱言地,自殺因素多元,絕非僅有家庭感情因素的個人歸責,很多時候也參雜著工作壓力,尤其是「社會經驗與抗壓能力相對薄弱」的年輕警察,無法獨力排解鬱悶,更害怕向他人求助,被貼上「患有身心症」的標籤。
一直以來警察工作都被認為是一種富有挑戰性且具有高危險的職業,但「陽剛鐵漢」的形象似乎不允許警察同仁有情緒表現,常被長官或學長要求忍耐,導致時常幫助他人的警察人員,反而身載數倍的壓力,卻難以宣洩。
績效導向 作息違常
高壓的工作環境似乎是警界中的常態,相關研究顯示內部績效導向之管理文化,使員警承受龐大心理壓力。此外,追求績效疲於奔命加上不正常作息,長期下來難保身體不會出狀況,而改善員警工作環境等急迫事項,通常是「今天公祭,明天忘記」。
中央警察大學前校長梅可望先生曾說過:「人民對警察的態度是期之如聖賢,用之如牛馬、視之如盜賊、棄之如敝屣。」但現今警察的困境更勝往昔,平時疊床架屋的勤業務早已壓得員警喘不過氣,近年來全球局勢動盪不安,未來警察可能得接受包括投擲手榴彈、城鎮戰等軍事訓練,員警除了維護治安、交通疏導,又將肩負起保家衛國責任,心寒更甚於累死的身體。
勤務包山包海
有人會問說「大法官釋字第785號解釋不是已經解決超時服勤的問題了嗎?」然而實務上勤務新制不符合工作現況,許多工時為符合規定,只能回頭修改美化數字,以一間最基本的值宿所舉例來說(目前多數配置5至6名),起碼要有7位員警才能編排出符合勤修新制的班表。
此外,員警只要一遇大型活動(如燈會、世大運、國慶煙火等)、選舉勤務,正常勤休形同海市蜃樓一般,看的到卻吃不到。另長久以來警力佈署使用「灑兵如豆」的方式,諸如:A1車禍地點站崗式勤務、ATM旁埋伏詐騙車手專案與協助非本業權責工作(食安查緝、非洲豬瘟查察餿水、新冠肺炎取締口罩等),雖彰顯為民服務的價值,卻也讓人認為警力廉價又好用。
幾個建議
爰此,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人力不足、業務繁雜與輪班制度紊亂。解決警察高壓過勞的藥方多元,大略可從增加員警員額、服勤時數降低及勤務制度的改變下手,以下有幾點建議:
一、建立員警同儕支持體系:警政署雖成立「關老師」的心理輔導機制多年,卻無法有效察覺及強化員警身心健康狀況,造成近10年來自殺案件數持續上升。爰此,因員警服勤時間長,且工作性質多以團隊作戰,建議平時由可信賴且有工作經驗的同儕透過分享及傾聽來協助面臨困境的員警,從中提供情感及資訊的支持,藉以緩衝員警的壓力反應。
二、訂立合理的警力員額數與勤務:回歸警察本質專業,俾使員警勤務時間正常化,擁有正常的勤休生活,盡量避免頻繁的日夜顛倒而導致過勞,讓員警把工作與休閒作有效區隔,惟有員警健康的辛勤付出,才能讓全民擁有免於恐懼的安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