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易復發 籲尋求專業醫師

呂翔禾 2023/05/04 16:15 點閱 13720 次
皮膚科醫生4日於衛教記者會提醒,異位性皮膚炎需積極與醫生溝通治療。(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皮膚科醫生4日於衛教記者會提醒,異位性皮膚炎需積極與醫生溝通治療。(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不易,病友要積極與醫生溝通治療方式與時間!台灣皮膚科醫學會4日舉行記者會,醫生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反覆發作,特別是以青少年為大宗,需要儘早接受正規治療。學會推出「醫病共享決策」工具,透過問卷與醫生積極溝通,才能找到最適合治療方式,緩解病情。

青少年好發

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趙曉秋指出,全台約有3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10歲以上患者有38%病情易反覆發作。傳統藥物治療多採取外用藥膏與口服類固醇,部分病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治療意願不高,常拖到急性惡化才就醫,稍有好轉又停止正規醫療。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生黃毓惠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屏障異常」和「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過去20年來傳統治療對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僅能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

國內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大宗,特別是青春期的患者越早接受正規精準治療,越有益於成長發育,避免引起長期身心壓力,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積極與醫生溝通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鐘文宏說,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目標是減少搔癢、減少紅腫與苔蘚化症狀。為了讓病友更瞭解治療、積極參與決策,學會將以「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幫助病人瞭解不同治療的療效、可能副作用,用藥方式與頻率,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療法,以提升治療順從性與滿意度。

26歲的賴同學一直受到異位性皮膚炎侵擾。他說,症狀最嚴重時,全身約9成皮膚發紅,不只搔癢難耐又持續脫屑,不舒服感覺無時無刻存在,用手抓也無法減緩,大學時曾嚴重發作,傳統抗組織胺與口服類固醇都無法有效控制,後來與醫生溝通治療策略,並持續服藥,症狀已減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