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十年前簽署的ECFA,如今中國大陸商務部正式應業者要求,提交貿易壁壘調查申請書,經對申請人資格、申請調查措施所涉及的產品、造成的負面貿易影響等相關審查,都符合大陸的「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台灣應該擺脫行政怠惰,逐步摘除這些「貿易障礙」,才是福國利民,也是台企開拓大陸市場之較佳謀略。
中國啟動貿易戰
根據公告,陸方將調查涉及2455項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大陸商務部表示,調查應在今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明年1月12日。
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需核對申請人資格、申請調查措施所涉及的產品、造成的負面貿易影響等相關審查。調查期間是六個月,另加上三個月來看,雖然有其政治企圖,但是大陸商務部完全依照WTO步驟,且在符合對「外貿易壁壘(障礙)調查規則」下進行,台灣無法卸責,必須接受現實,妥善因應。
兩岸自從2001年11月加入WTO之後,為國民經濟福祉提升,原即有將雙邊貿易帶向正常化往來的設想,也是世界經濟局勢當時之不得不然。而 WTO揭櫫的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公平貿易原則等,係會員國本當遵循,同時互惠的宏圖。至於ECFA是有利的暫行措施和設計,是兩岸談判中早收清單的權宜之計。
台灣很難再持守勢
我國台灣對全球貿易已開放項目中,惟對大陸農產品尚有1066項(占已開放的36.66%) 工業產品1394( 占已開放的14.85%)尚未開放。台灣自ECFA簽署以降,多年來享受此種「失衡」的優勢。只要翻閱WTO精神手冊,便知台灣已經便宜佔盡。若是一再抗辯守勢、求情,除顯得軟弱無知外,也非台方長遠之計。
雖然此次大陸底氣十足,直指台方貿易障礙存在,台灣方面便需以更宏觀角度,順水推舟,以此因應新局,從而讓產業調整結構,使台灣不致因循苟且,經濟反而更上層樓。
開大門、走大路
建議政府不妨藉此機會,開大門、走大路,為消費者福祉、為提升產業競爭計,建議政府指引方向,要求各部會即刻要有走向開放之安排。即由農業部、經濟部各將所司先各挑選尚未開放之項目之50%,評估各項開放衝擊的大小,從50%開始,按步驟分期考量進行開放政策。甚至可以此布局進入RECEP及CPTPP之前奏。
我方已經享受十年之機會,為爭取大陸市場,造成兩岸雙贏,2024年之後,兩岸產業會有更多細膩的聯繫所在,亟待更多談判的進行,台灣不必懷憂喪志,反倒需站穩腳步,將進出口業者、消費者福利全面都一起兼顧,相信必可化危機為轉機。切記我方若能適時開放和兩岸實施公平貿易,將成為最好的報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