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保健康好胃來》

醒報編輯 2023/03/29 19:39 點閱 2488 次

腸胃的健康是日常的基礎,然而腸胃問題卻是台灣民眾的日常。在台灣,九成以上的民眾更是有功能性的消化問題,大腸癌甚至位居國人發生與死亡人數的高位。早期消化癌並沒有徵兆,多認識自己的腸胃反映方能超前部署,避免衍生許多嚴重的病症!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消化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林肇堂醫師,行醫逾40年,目前擔任高雄義大醫院副院長、輔大醫學系講座教授與亞太消化內視鏡醫學會理事。

胃腸疾病的症狀可說五花八門,診斷起來相當複雜,而且有時候病人自己也可能覺得症狀反覆,正當感覺舒服多了,過一陣子又突然疼痛不已,因此在求診時經常會無法精確描述徵狀。下列表格大致歸類了各種症狀,希望能協助讀者先行自我檢視,並且將症狀記錄下來,包括持續時間、症狀出現時期的飲食狀況或生活情況,求診時將這些紀錄搭配自我主訴,醫師便更能針對你的徵兆進行診斷!

自我檢視腹部疼痛

腹部疼痛是最常見於各種胃腸疾病的症狀。掌管腸胃道感覺的神經不如身體表面的體神經靈敏,所以造成的疼痛往往沒有專屬特異性,例如只是隱隱作痛、悶痛、脹痛等。如果你感覺到非常劇烈的疼痛,那麼要懷疑可能是腹膜炎、腸穿孔,或是更嚴重的癌症等。一般腹部疼痛依照部位可分成上腹部與下腹部。

上腹部的疼痛:可能來自食道、胃、十二指腸,或者肝、膽、胰疾病。
下腹部的疼痛:可能來自盲腸、闌尾、小腸或大腸疾病

胃酸逆流產生心灼熱感

心灼熱感是一種燒灼、縮緊或灼熱的感覺,通常發生在胸骨下端靠近胃部上端的區域,有時這種燒灼感會向上延伸到咽喉、頸部或者後背。病人會感覺到帶酸性的食糜或胃液向上滿溢,而膽汁或胰液等消化液雖然不是酸性,但流經食道同樣會產生心灼熱感。經常發生的時間點多半在飯後一小時內,尤其是暴飲暴食後或甚至加重,此外,頭低腳高的姿勢也可能引發心灼熱感。

胃酸逆流是指口中突然出現食道或胃的內容物,而感到苦苦的或者是酸酸的現象。此時與嘔吐的感覺不同,因為病人不會感到噁心,而且通常只有少量的物質存在口腔中。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原因通常是下食道括約肌的緊縮力不夠,或者食道有異物阻塞。罹患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 lux disease,GERD)的病人,其中約有百分之六十會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又稱為「火燒心」。

胸骨後方疼痛吞嚥困難

與食道疾病有關的胸骨後方疼痛,可能是不正常的食道收縮或擴張所引起,也可能是由酸性物質直接刺激食道黏膜所導致。胸骨後方疼痛的症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和心肌缺氧引起的心絞痛做區隔,此外這種疼痛也可能與精神性或筋骨肌肉疾病有關。這種疼痛有許多成因,所以要仔細辨別並與醫師討論。

吞嚥困難是一種主觀感受,也是胃腸疾病中常見的症狀之一。這是一種食物堵在胸口的感覺,因為吞嚥是一項複雜的動作,由口腔、咽喉與食道三個部位相輔相成,所以當發生吞嚥困難時,很有可能是這三個部位之一發生病變或是協調功能出狀況。

多半醫師會詢問幾個重要問題:引起吞嚥困難的食物型態是什麼?液體或是固體?也有可能兩種都會造成吞嚥困難。另外,吞嚥困難的發生是持續性或是間接性?這也會影響醫師的診斷,而且有沒有合併心灼熱感或者胸痛、體重減輕等異常情況,因此若出現吞嚥困難,建議將當時所有的狀況進行記錄,於就診時一併告知醫師。

三種功能性消化不良

腸胃科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消化不良,但其實這是一個籠統、含混不清的名詞,舉凡上腹痛、吃不下、脹氣、噁心等不舒服,全部都可以被稱作消化不良。許多病人長期受苦,在不同醫院的診間流浪、求診一間換過一間,重複接受各種檢查包括胃鏡、超音波、上消化道攝影等,但是都無法找到根本原因。

這一類患者的罹病正確名稱極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與一般人所熟知的「消化不良」的不同之處在於,依照不同的臨床型態,可以再將複雜症狀細分歸類成三種。

一、擬似潰瘍型:具有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特徵,空腹時以及夜間會上腹痛,但進食後或服用制酸劑便能緩解疼痛。
二、擬似胃酸逆流型:常覺得上腹不適,同時伴有胸口灼熱感。
三、擬似腸胃蠕動異常型:除了上腹痛之外,還加上噁心或嘔吐、早飽感或厭食、餐後腹脹及噯氣。

食欲不振體重減輕

食欲不振經常造成體重減輕,但是引發食欲不振的原因有兩種:一、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想吃食物的念頭降低了,或是因為癌症的合併症狀。病人常見的狀況是沒有胃口、看到東西都不想吃,如果勉強自己吃一些東西,可以吞下,不會吐出來。

二、食道或是胃腸系統的問題:常見病人吃東西後覺得吞不下去,有時甚至會將未消化的食物吐出來,或者吃進食物後整個食道、腸胃都更不舒服,因而停止繼續吃東西的念頭。

大腸運動功能失調

便祕是常見的大腸運動功能失調的毛病。雖然排便習慣因人而異,實際上一位正常成人每週的排便次數是3至20次。一般說來,若每週排便次數少於2次、排便時會費力解便、解出較硬甚至如顆粒狀的糞便,就稱為便秘,但還是以個人習慣為準。

造成便祕的原因不外乎是纖維質攝取不足,或是運動量不足、工作型態或生活壓力抑制了正常便意。另外,也可能是疾病因素造成長期臥床、情緒刺激等等,也都會造成排便不正常。

急性與慢性腹瀉

相對於便秘,如果一個人的排便次數比平常明顯增加,而且糞便中水分變多甚至形成液態,就可能是腹瀉。腹瀉可分成急性與慢性:前者是指症狀時間為六週內,後者則是持續腹瀉六週以上。

急性腹瀉:常見原因是感染病菌,因為各種微生物感染,刺激腸胃道蠕動過快,導致排便次數增加、水分吸收不及。食物中毒、飲水不潔或是藥物作用,都可能造成急性腹瀉。另外,東方人經常有乳糖不耐症,也就是身體對於牛奶以及乳製品無法分解,缺乏這一類酵素,所以吃進這些東西後就容易拉肚子。

慢性腹瀉:多半是特殊的感染情況所造成,例如寄生蟲、結核菌或是原生動物等,病人會長期腹瀉持續很久,可以說是經年累月不堪其擾。排便後才沒過多久又想解便,經常有解不乾淨的感覺,很可能就是肛門附近有病灶,但有時大腸直腸癌也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昀恬/輯)

《腸保健康好胃來》
作者:林肇堂 (義大醫院副院長)
出版社:堡壘文化

其他書訊: 
《我升遷的腳步,是你追不上的速度》
作者:肖勝平, 戴譯凡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

「升遷」是職場上人人都關心的話題,但能夠升遷不僅需要靠自身的能力,更要靠機運。本書分析關於「升遷」的各種影響因素與必備能力,包括人際關係該如何適當處理、應該自我充實哪些能力、同事間的競爭關係如何拿捏、不可不知的上下屬管理哲學等,不論是職場新人或是主管,幫助讀者在晉升的道路上一路過關斬將,升遷零阻力!

肖勝平本身也是商學院出身,平時對交際談判、投資、職場人際、心理學等領域多有涉獵,著有《談判生死戰》、《佛系經濟學》等暢銷書。戴譯凡畢業於行銷系,白領族斜槓文字創作者,常在社群平臺分享工作經驗及想法,累積不少忠實小粉絲。

《尋找愛的根源》
作者:史瓦吉多
出版社:黃裳元吉

本書深入淺出介紹了「家族系統排列」的療癒精髓,透過明晰的法則和豐富生動的案例,引領我們穿越糾葛的人際關係,探溯愛的根源。讓我們從糾纏受苦的親子關係、伴侶關係、乃至所投射的職場和社會問中,看見盲目的愛,並能從中醒來,帶著清晰的愛創造覺知與和諧的人生。

史瓦吉多畢業於慕尼黑大學心理學,從事治療師及助人工作有25年以上的實際經驗。他學習的治療方式涉獵甚廣,包括深層身體工作、新賴奇呼吸及能量工作,以及諮商(Counselling)。

《趣味數學研究所》
作者:櫻井進
出版社:楓葉社文化

數學是能夠描述這個宇宙的語言,為我們勾勒這個寬闊世界的輪廓。我們的生活也處處藏著數學,舉凡樂透、賭博、化妝技巧、國字、男女邂逅機率,都與數學息息相關。透過貼近生活的數學,用全新的觀點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櫻井進從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數學科畢業後,於該大學研究所社會理工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輟學,成為科學領航員。目前是sakurAi Science Factory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東京理科大學研究所約聘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