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NLP University NLP國際導師、系統排列導師盧熠翎認為,斷捨離不是要我們過捉襟見肘的生活,而是把耗損的心力回收,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只要反覆進行清理的功課,就有機會改變,甚至影響外在環境,錨定一個全新的自己,最終擁有豐實的人生。
作者提出,減法生活是抵抗熵增的有效方法。在物質、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即使我們沒有主動獲取,各種雜物跟負擔也會不知不覺地填滿生活。不同於以往想要更多、更好的「加法」思維,「減法」生活才是需要學習、刻意實踐,且更適合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
當代世界,因為資訊爆炸、時間碎片化,再加上生活節奏太快,片面看重外在物質,人的內在無序性和混亂度大大增加。其表現為:決策力下降,注意力缺失,心力不足,焦慮、壓力上升,拖延、懶惰加重,對未來缺少目標,行動力大幅度下降,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不足,幸福感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不停地購物,擁有很多物質財富,擁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人脈,仍然會覺得幸福離自己很遙遠。這是因為內在的情緒機制、欲望機制、頭腦中紛飛的念頭等,仍然會讓人處在各種關於過去和未來的煩惱中,處於各種比較、嫉妒、擔心中,而無法處於當下。
因此,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我們想要通過更多的收穫來達到自己內外的成功,獲得快樂,並且證明自己,但是,我們終究還是需要走向內在成長、內在覺悟和升級的道路。
提升幸福的機制
享樂並不是自然選擇的一種機制。從生物演進的角度來看,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到現在,是因為大自然篩選出獨特的生存機制,來確保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繁衍。但是,這種生存機制中並沒有提升幸福的機制。人類享受快樂的時光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我們先天的基因並不能保證幸福感長期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焦慮感,我們總為自己的生存而焦慮。
自然機制是為了生存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從出現到現在,物質力量增強了不止千萬倍,但是內心體驗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幸福感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在動物界也是如此,鉤吻鮭溯江而上,產卵完畢就死去,因為自然選擇的機制不是為了讓牠們快樂,而是為了讓牠們生存下來。
所以,如果你想要通過滿足感官的欲望而得到快樂,那快樂必然是極其短暫的。放縱貪婪、享樂、囤積的欲望去追求快樂,還會產生一個負面影響——我們的精神熵會不斷增加。
心流和精神熵?
積極心理學奠基人、「心流」理論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寫了包括《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創造力》(在內的很多暢銷書。
米哈里發現,當心流來臨時,人的心智會擺脫混沌狀態,變得更加澄澈。因此,經常體驗心流的人能獲得更大的成就。就像某個攀岩專家說的,完美的自我控制,會讓身體發揮極限,當回顧自己在這種狀態下所做的一切時,你會覺得無比自豪。
越簡單熵值就越小
經常體驗心流的人,內心常常感到寧靜喜樂,心流是最接近幸福的狀態。心流的反面,就是內心失序,也就是精神熵比較大的狀態。
「熵」是熱力學裡的概念,指一個系統的混亂度。一個系統越無序、越混亂,它的熵值就越大;一個系統越乾淨、越簡單、越有序,它的熵值就越小。
一個孤立的系統,如果不去跟外在的環境做能量交換,它的混亂度就會自然而然地增加,它會越來越無序,乃至變壞,這就是熵增理論。就像一幢房子,如果不去維護它,它就會變得髒亂、腐朽,總有一天會垮塌;像一座橋梁、一輛汽車,都會慢慢變得老舊、壞損。
人內在精神世界的混亂度
精神熵,顧名思義就是人內在精神世界的混亂度。物質世界的系統在不增加任何能量的情況下會變壞,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
精神熵增的意思是,一旦缺乏足夠的管理或者維護,人的精神狀態就會自動自發地趨於混亂、渙散、無序,同時情緒會崩潰,行動力也會大大減弱。如果把人比喻成一個有硬體、軟體的機器,精神熵增的狀態就如同電腦、手機越用越慢,越用越卡,甚至是中毒。
如果沒有意志能量,無法持續地學習、自我要求,沒有更多的動力注入,人自身的狀態就會持續地變壞。即:在不受任何干預的情況下,人的狀態會向更差的方向發展,覺知會變得更差,精神熵不斷增加。
五種力量讓內在強大
精神熵包含五種原力,這五種原力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成功。第一種原力是信念力。即運用信念的力量,你是否相信未來,能否運用你內在的能量,能否運用願景的力量。成功的人信念力都很強,強到可以感染別人,能夠讓別人追隨他的信念,這就是領袖。領袖不一定要親自上場,但他有極強的信念。
讓自己完全相信一件事能做成,相信某一種力量,相信某一種結果,都會讓你的內在精神世界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人的內在如同一套軟體系統,人的骨骼、神經、器官等如同硬體系統,軟體系統的偵錯和優化,能把硬體系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自我驅動力
第二種原力是自我驅動力。是你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自我負責、自信、抽離自我去觀察和修正自己的力量。自我驅動力強的人有個特質,就是慎獨。他不需要別人監督,而可以自我監督、自我修復和調整。有了目標以後,他會多加思考,不斷提升自己。自我驅動力能夠確保一個人不停地成長、修復自己。
我們在未成年的時候有監護人、老師管理和教導我們,但是成年以後,這些約束力減少了,自我驅動和自我監督的力量之不同,導致人的差異開始加劇。每天的時間是用在放縱、享樂、躺平上,還是用在朝自己的未來目標努力上,短時間內的區別是不大的。但是,把時間拉長到數年、數十年,就會發現人和人之間巨大的、無法追趕的差距。
意志與專注力
第三種原力是意志力。是表達自己的目標、感想、願景,去實現目標,對抗壓力和挫折,敢於冒險,對抗逆境,能夠感染、影響、感召別人的力量。意志力堅強的人不會被逆境、失敗和別人的眼光打倒,因為他們是以自我內在為中心的。
第四種原力是專注力。是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能夠投入、聚焦,心神不散,有持久的熱情的力量。這也是米哈里所說的心流,即當我們從事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達到忘我的境地。這種忘我是帶來享受和快樂的,能夠使我們忘掉其他所有的東西,沉浸其中。當你有這份專注力的時候,你做什麼事情都能夠成功,你會變成專家,因為你投入其中,你會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自我修復力
每天帶著痛苦、功利的心態迎接生活和工作的人,很難變得卓越,因為這只是一種苦行般的折磨。相反,帶著喜悅、專注、無窮的樂趣,才能真正地成就一個人。
第五種原力是修復力。是自我管控、自我約束、自我調整、自我激勵,使人保持情緒平衡、人格穩定的能力。修復力確保人基調穩定,不會被一些小挫折打敗,不會因為一些觀點而垮掉。對於自我修復力強的人,每次的挫敗都會讓他變得更強。(昀恬/輯)
《練習不想要》
作者:盧熠翎 (系統排列導師)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其他書訊:
《樂觀創新》
作者:徐世明
出版社:華夏出版
本書是華爾街的金元帝國、世界企業巨擘、摩根家族的成功者——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給兒子小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信。
小摩根要繼承家族的事業,老摩根希望他不斷的學習,培養企業家的能力和精神。所以語重心長地從生活、工作,從立身、處世、為人、致學、管理、經營等多方面,對兒子進行循循善誘和教育。這些教導是通過書信形式完成的,讀過它的人等都不得不認為它的價值「不只能培養像富蘭克林一樣擁有金錢與榮譽雙重收穫的人,而且是培養成功企業家的偉大著作」,對美國繁榮富強具有「無可比擬的意義」。
《唐潮》
作者:李永志
出版社:日出出版
本書是了解大唐生活的全方位指南,從美食文化、服飾美妝、居家生活、出遊交通、婚喪嫁娶、人際職場、文教娛樂、佳節風俗、城市建設、制度保障等十方面,以及一百七十個與百姓生存相關的實際層面,重現千年前唐朝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李永志網名藍胖說說,一位愛琢磨、善考據的歷史愛好者。喜歡用既有溫度又有趣的文字講述故紙堆中的故事,冀以歷史為傳承,探究歷史背後與現實的關聯性。簡書、今日頭條歷史人氣作者,江蘇省作家協會成員。
《日本職人の本格麵包事典》
作者:松尾美香
出版社:墨刻
由在日本擁有1萬名以上學生的人氣烘焙教室Orangerie負責人松尾美香所編撰,不藏私為所有烘焙愛好者獻上麵包製作的專業食譜。
不僅提供麵包愛好者們輕易就能上手的專業食譜,也傳授麵包製作所需具備的相關知識,包括最容易操作的直接法、酵母的使用方式、麵糰發酵的注意事項等等,就算是烘焙新手也不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