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電費將調漲?恐怕是雷大雨小

醒報編輯部 2023/03/08 17:17 點閱 2810 次

經濟部預計在3月中下旬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因為台電所提報的年度虧損達新台幣3200億元,比起原先估計的2785億元,多了400億元,台電估算為了維持3%至5%的合理獲利程度,只好朝電價漲幅的方向來規畫。

台電落入惡性循環

其實台電漲價的聲音早就已經浮現,但是按照台灣每逢選舉必凍漲的慣例,其實最後也是虛張聲勢,因為台灣長期忽視產業結構與現實,一昧用補貼迴避產業歸損,惡性循環之下,只會讓台灣的基礎設施越來越經不起考驗。

台電自民國95年到111年,電價共調漲7次、調降3次,但只要調漲,級距電價都是凍漲。今年的台電營運狀況更加嚴峻,台電2021年還可以盈餘224億元,2022年開始大虧2675億元,2023年初估計會再虧2700億。

除了國際能源飆漲影響,燃料成本大幅增加超過3000億元,還有一項原因就是核能電廠陸續除役,去年3座核電廠僅剩3部機組在運轉,貢獻的電力度數足足少了176億度。這些少掉的電力換成綠能發電,光是成本一度就要多3.5元,用綠能加上燃氣來替代,成本要增加500億元。成本增加替代電力也增加,台電要不虧損也難。

虧損是政治考量

台電虧損,但是要漲價卻很難,台灣是一個水電等基礎設施非常低價的國家,對於商家或是住家來說,這樣可以讓民眾用便宜的價格取得基礎水電,這本是德政。但是如果要讓水電設施正常運作,必要的盈餘就是收費的基本考量。

偏偏台灣政府從來沒有這種意識,導致賺錢的時候,會要求水電要適度回饋給民眾,但是虧錢時,也不能從費用中增加收入。尤其一到選舉,漲價更是禁忌話題,可想而知明年就要總統大選,現在台電喊缺錢漲價喊得震天嘎響,最後恐怕也是草草了事。畢竟台電都是以政治考量為主,已經成為了百年陋習。

台電的設施故障,導致大規模停電,光是這三年就有三次重大紀錄,分別是變電所設備故障、備用容量率不足還有電廠開關廠事故。再再都指出台電目前的電力機組跟設備是不足,為了政治正確,又必須關閉核電廠,也不能興建核電廠。

此消彼漲之下,台電的經營根本是死局,不論是政府還是台電都是在賭博,畢竟機組越緊張越不可能大規模歲修,加上基礎設施也長年沒有更換,這種賭博式的營運讓人看了怵目驚心。

用電的成本應適度攤提

政府必須要向民眾傳達正確的訊息,而不是為了選舉,一昧想要討好民眾。用電不只是生活跟工業運作的基本,更需要有安全的使用環境。台電長期不能漲價,台灣用電量大的企業工廠卻不斷增加,像是台積電的奈米廠用電量就十分巨大,台積電未來整體用鏈甚至可能佔到台灣10%以上。

電費如果需要漲價,就要務實規畫,維護弱勢跟小商家的權益,但是適度調高電費,讓用電的成本可以攤提。

如果每逢選舉,水電漲價就成了禁忌,按照台灣幾乎年年選舉的密度,台灣水電能夠靠政府補貼繼續苟延殘喘多久,還真的是靠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