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前奏開始就會讓你手舞足蹈,弦律一進來,就會讓你立即進入萬千島國風情。無論過了多少年,只要你重聽這首歌,你的心永遠立即飛到遠方旅行,是一首適合旅行、戀愛,與懷念舊日時光的好歌。
〈Kokomo〉的魔法
這首歌叫〈Kokomo〉,是天王巨星湯姆‧克魯斯1988年演的小品電影《雞尾酒》(Cocktail)主題曲,由1960年代席捲美國,與「披頭四」分庭抗禮的衝浪搖滾樂團「海灘男孩」(The Beach Boys)演唱。
我在高中時聽到這首歌,彷彿被施了魔咒,這首歌置換了我慘澹歲月的心,在那上頭蓋上了加勒比海風情的浴巾,讓即使身在囚籠裡,心仍得以到世界每一個角落旅行。這首歌就是擁有那樣神奇力量的歌,在我近五十年的人生,確實還沒碰過像這樣奇妙的歌曲。
與披頭四齊名
說來奇特,《雞尾酒》本身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電影,可能連湯姆‧克魯斯本人都不太提及,「海灘男孩」在當時甚至已經被視為有些過氣的團體。然而這首〈Kokomo〉卻有魔法般的加持,衝到排行榜第一名,發光發熱到如今。
成名於60年代初期的「海灘男孩」,算是某種程度的「家族樂隊」,由靈魂人物布萊恩‧威爾遜(Brian Wilson)兄弟,與他們的表兄邁克‧洛夫(Mike Love)等組成。1961年「海灘男孩」發行樂隊首支單曲《衝浪》(Surfin’),一炮而紅,開創引領了以美國黃金時代文化為主體,熱鬧、喧騰、浮誇的「衝浪音樂」。
當時,來自英國的「披頭四」長期占據美國熱門音樂榜首寶座,強龍壓住地頭蛇,美國男子樂團幾乎喘不過氣來,直到1964年「海灘男孩」以〈I Get Around〉奪回了冠軍,證明自己是唯一能與「披頭四」相抗衡的樂隊,終於讓美國人再度揚眉吐氣。
從讀本而來的靈感
「海灘男孩」本身也很懂得與時俱進,抓住音樂潮流,7、80年代仍能推出作品,獲得商業成功。不過,音樂市場變化迅速,一代新人換舊人,「海灘男孩」雖是樂壇長青樹,但到1980年代後期開始不吃香,幾乎沒有唱片合約。
因緣湊巧,在大夥兒沒事幹的情況下,製作人提議為剛開拍的《雞尾酒》寫首歌。Mike Love找來私交甚篤的前「媽媽爸爸合唱團」(Mamas & Papas)團員John Phillips,還有60年代紅極一時的歌手Scott McKenzie等人一起來讀劇本。當他們讀到劇本裡主角準備離開紐約、前往牙買加的情節時,突然有了fu(感覺)。
John Phillips想出「Kokomo」這個字,設定為佛羅里達外海一個小島的名稱,在大夥兒集思廣益下,以熱帶海洋情調來寫曲,加上鐵皮鼓與康加鼓等具有濃厚熱帶風情的打擊樂器。這完全是即興創作,「海灘男孩」靈魂人物Brian Wilson甚至因籌備個人專輯,並未參與錄音。
海灘男孩大復活
沒想到這首試聽帶完成後,聽到的人都深深喜愛,推出後更衝上排行榜冠軍。「海灘男孩」也「大復活」,重新獲得唱片合約。距離在1964年七月首度奪得冠軍的〈I Get Around〉,相隔了二十四年又四個月,寫下同一樂團、第一首冠軍單曲與最後一首冠軍單曲間隔最久的樂壇紀錄。
樂評家認為,「海灘男孩」對樂壇的貢獻,開創「衝浪搖滾」只是其次,重要的是在於他們在樂隊和聲組合的成就,威爾森兄弟們優美的多層次和聲,建構了一個和諧、完整的男聲和聲體系,影響後世深遠。這在〈Kokomo〉裡牛刀小試,光聽此曲,即可體會他們在美國搖滾音樂史上的不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