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醒報編輯 2022/11/01 18:51 點閱 2728 次

本書作者點出,在這樣的網路現象加乘下,人們所見的「他人眼中的自己」已過度膨脹。而一旦陷入了這樣的視角陷阱,便很容易迷失自我價值,最終淪為「認同渴望」的俘虜。

為了幫助讀者與「自我認同」共處,本書脈絡地藉由心理學、社會現象進行實例剖析與說明,並提供「人際不走心」的實用技巧,帶你透徹認識、掌控並善用「認同渴望」,取得自我與他人的平衡。

不只是小孩會受到認同渴望的驅使,成年人也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以他人想法為基準,決定自己態度和行為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一個強烈渴望受人喜愛的時代

從前,有很多成年人是那種不管別人說什麼,只要自認正確的事就會貫徹到底的類型。然而,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變得多元化,可說是一個失去正確做法和生活原則的時代。

因為看不到正確的行為基準,每個人都感到不安,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於是乎,我們將他人的看法、對方的回應當成基準,判斷自己應該怎麼做,並且以此評估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否妥當。如果他人表現出肯定的言語和態度,就覺得自己的做法很好,並且擁有自信心。

如此一來,判斷自己言行是否妥當的基準,就不是出於自己心中的絕對標準,而是他人的認同與否了。

孩子在朋友家過夜

比方說,小孩說要去朋友家玩,而且要在朋友家過夜。家長想著一來或許會給對方家長添麻煩,二來自己也覺得不能讓孩子在國中時期就養成外宿的習慣,於是告訴孩子:「你還是國中生,而且這樣會造成對方父母的麻煩,所以不行。」沒想到孩子回答:「可是朋友的媽媽說可以耶,還要我跟媽媽問好。」

當孩子這樣回答時,有些家長會因為顧慮到孩子的情緒而讓步,無法直截了當地回絕孩子:「雖然很感謝他們,但我們家的方針是在國中時期不允許外宿,所以要去他家玩沒問題,不過晚上九點一定要回家。」輸給不想被孩子討厭的想法,這樣的家長似乎有增多的趨勢。

市場型導向

在認同渴望當中,不只是希望獲得正面評價的心理,同時也包含希望避免批評或拒絕等負面評價的心。不想被討厭的心理,可以用精神分析學者佛洛姆(Erich Fromm)的「市場型導向」(the Marketing Orientation)想法加以說明。

正如商品在市場流通時,其價值是依據交換價值所決定的一樣,所謂的市場型導向,是指「由受歡迎程度來決定自身價值」的心理傾向。佛洛姆指出,市場經濟的原理甚至涉及到個人的價值。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物品的價值不再取決於它能發揮多少作用的「使用價值」,而是取決於物品能夠賣多少錢的「交換價值」。

交換價值就是由他人想要的程度,即受歡迎的程度所決定。當人們沉浸在這種市場經濟的世界中,相較於擁有何種能力、具備何種人格這類實質的個人特質;能否被他人接納、是否受人喜歡反而才是左右人類價值的主要因素。因此,就像那些靠人緣維持的職業一樣,人們開始強烈渴望自己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同和喜歡。

符合「人物設定」

我們會根據對象的不同,自然地調整呈現出的模樣。在父母面前和在朋友面的自己有不同的樣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同樣是朋友,在職場同事面前和在學生時期摯友面前的自己,當然也會有所不同。

有些人能引導出認真穩重的自己;有些人能引導出說笑嬉鬧的自己;有些人能引導出愛撒嬌的自己;有些人能引導出冷靜可靠的自己。我們幾乎是自動自發地切換成適合與對方相處的自身模樣,換句話說,就是啟動適合對方或群體的人設。

為了回應期待

雖然人設是如此方便好用,但它的約束力也出乎意外地強大。因為在人設之中也包含對方或周遭人的期待,無論何時你都必須回應這份期待。「因為那傢伙個性如此,應該會有這種反應。」由於不能背叛這種期待,我們常常必須意識到自己的人設,做出符合該人設的行為。

我們絕非僅有單一面貌,而是擁有多種面貌的人類。總是認真穩重的人,也會有想要跳脫常軌、想要玩笑嬉鬧的衝動。但是,如果突然那樣做會讓人覺得:「那傢伙吃錯藥喔?怪怪的。」為了保持自己的人設,許多人只好壓抑內心的衝動。

此外,我也聽過這樣的心聲:「雖然和朋友相處很開心,但是,有時候反而覺得更加疲累。我想大概是因為自己在無意識當中,極力扮演著自己的人設吧!偶爾也會想,若能更坦率地展現自己就好了」。

建立自我形象

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認為,自我是由社會關係所支撐,是他人眼中所看到的東西。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我們往往是根據他人的反應,了解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品德和能力,也是由此得知自己的態度或言論是否妥當。

庫利認為,透過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會產生驕傲或屈辱等情緒,如果他人對你抱持著善意和好感,你會覺得開心,也會變得更有自信;另一方面,如果得到了負面評價,你也會因而心情低落並喪失自信。不過這種情況亦可以使人得到啟發,明白自己應該改進之處。

被輕視的不安

無法獲得他人認同的時候,就會觸發認同渴望。越得不到認同,希望他人認同的想法便會越發強烈,舉例而言,如果有人對你說出很嚴厲的話,或表現出厭惡的態度,不管是誰,應該都會覺得受傷。當和印象不好的人在一起會受到傷害時,我們就會盡量避跟他扯上關係。

但是,近來卻有越來越多人有心理過於脆弱的傾向。這種傾向,與「被輕視的不安」有關。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面對別人的建議時,會產生「對高高在上的態度感到焦躁」的感覺,我在分析這個現象時,將潛藏在其中的心理稱之為「被輕視的不安」。

所謂「被輕視的不安」,是指擔心自己是不是被他人瞧不起、會不會被取笑、是否被輕視……諸如此類的焦慮感。這可以說是扭曲形式的認同渴望吧!

「提供」和「接收」

這些是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的想法,尤其當「被輕視的不安」較為強烈的時候,即使對方沒有瞧不起你的意思,出於好意提出建議,甚至給了實際有用的建議,依舊會令人感覺好像只是在炫耀地位優越。

在「建議」這個互動當中,本就包括「提供」和「接收」兩部分,或許看起來「提供」比「接收」的人有優勢地位,但對於獲得建議的人來說,實際上是有所助益的。

「被輕視的不安」不僅會因他人的建議而起,有時對「我來幫你吧!」諸如此類的用語也會出現強烈反應。雖然明知對方是出於善意才這麼說,但卻會被解讀成「你做不到嗎?」「效率真差耶!」這類用語產生厭惡的感覺。

人際關係意識調查

我們以大學生和專科學校的學生為對象,進行了人際關係的意識調查。結果,在310學生當中,有64%的人認為「被他人用『居高臨下的態度』說話,會覺得不爽」;有40%的人認為「同齡人的話語會讓人感覺到『居高臨下的態度』」,可見很多年輕人對於「居高臨下的態度」非常敏感。

此外,有68%的人自認「非常不想被他人輕視」;70%的人自認「非常希望獲得他人認同」,由此可得知,許多年輕人都對於他人的評價感到不安。在20到59歲,共計350名的男性和女性中,有超過半數的人「非常不想被他人瞧不起」。

如今受到「被輕視的不安」威脅的不只有年輕人,無關年齡大小,被扭曲的認同渴望所左右的人實在非常多。對於現狀強烈不滿、缺乏自信、其「被輕視的不安」越強烈的人,對於「居高臨下態度」的敏感程度就越高。

因為對方的幾句話或態度就反應過度,變得不高興,甚至挑釁地回應,這些都是因為「被輕視的不安」作祟,曲解成對方瞧不起自己所致。(昀恬/輯)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作者:榎本博明 (心理學博士)
出版社:方舟文化

其他書訊:  
《名畫與經濟的雙重奏》
作者:田中靖浩(田中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出版社:石頭出版
這本書是一趟激發勇氣的名畫之旅!作者田中靖浩化身導覽員,規劃了一個虛擬的紙上美術館之旅,向讀者介紹以歐洲為首的世界名畫,以及這些繪畫背後的經濟史。這個行程包含了7個展間,講述義大利、法蘭德斯、荷蘭、法國、英國、和美國、墨西哥的繪畫故事。

本書的特色是結合繪畫與經濟一併解說,在學習繪畫歷史的同時,也能輕鬆愉快地學習經濟的歷史。

《食萬個不一樣》
作者:張振榕(胃腸肝膽科醫師), 林莘妮(新陳代謝專科護理師)
出版社:趨勢文化
張振榕院長被病患封為「胃神」,是胃腸肝膽科的專業名醫,在診間最常被病患問:「為什麼我會得這個病?」、「生病了,該怎麼吃才對?」

多年來他一直用醫學和科學方式,專注研究飲食、生活習慣對造成胃腸肝膽疾病的關聯性和傷害性,實證了一個人只要肯改變一些選擇、改變一些吃法、改變攝取營養的方式,就比別人更有機會遠離疾病、養出自癒力好底子!他所推薦的所有食材和吃法,不像有些專家只是參考網站或期刊而來,每一樣食物都跟他們一家或病友有很密切的、相關聯的故事或由來,也都是他們家餐桌上的日常選擇。

《捷兔,全宇宙最High的跑步咖》
作者:Bamboo(電子工程師)
出版社:墨刻

即將邁入第50個年頭的台北捷兔,自1973年成立以來,無論颱風­、地震、打雷閃電、大年初一或除夕,每個星期六總有一群樂此不疲的瘋子,互相調侃是否家庭不溫暖才會週末一定要出門。

台北捷兔作為台灣第一個野跑團體,如今已累積超過2400個跑次,其分會也在台灣和世界各地開枝散葉。本書完整收錄所有關於捷兔的起源、文化和大大小小知識,還有那些好笑的、脫序的超狂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