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可以賺多「快」?成名可以成多「快」?寫論文可以多「快」?
人們求快的心理不稀奇,我相信有一半是經濟的思考,想用最少成本達到最大效益,而另一半則是出於抄短線的謀算,未必是希望「不勞而獲」,而是想望「少勞而獲就是贏」,追求在現實世界未必存在的一勞永逸的空間。
別想彎道超車
不過,還是有許多事想快快不起來,急著快速達標,長期來說也是一種失速,大陸自製晶片喊了多少年,美國下重手一打擊才知道差距很大,晶片的製作工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速成,特別是過去一個世紀在各大學與工廠中,默默按照各種程序一點一滴累積知識的人們,知識鐘乳石的累積,不是求快就可以彎道超車的。
同樣的,進入研究所雖然在出口處幾乎都會拿到一張文憑,但是過程中「實與虛、急與慢」的調適之間,長期來說會有非常大的差距,一般人只看見文憑,但是當老師的仍可以看出不同學生熬煮知識的誠意與功力,有些務實,有些務虛,這方求快,那方求精,青菜蘿菠各有不同,但是務虛求快的缺點還是多一點。
做學問快不如慢
傳統作學問崇尚快不如慢,不過,現代資通科技讓人們誤以為一切都可以要求速成,包括作學問在內;一個凡人在網路的幫助下,一天可以速讀數十本書與期刊,表面上繁忙豐富,但就知識學習的熬燉可能就完全被忽略了,因此,到頭來自已已無法分辨,到底是領悟了學問而高興,還是過水的書量讓自己感覺良好而已!
當然,新進的教授如果有「著作等身」的目標,到底需要花多少時間去完成才是合理的?老實說沒有人知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些會犯一稿數投(包括研究proposal)、自我抄襲(包括中英)、拿學生的論文發表、瓢竊別人辛苦知識結晶、甚至違規造假使用資料等等行為的背後,通常都充滿了「你在急甚麼」的衝動!
抄襲剽竊只為快!
多年前讀到Time雜誌上一篇Essay的文章,作者對現代人甚麼事都急著跑到最後(有時連追劇都加快!),終點一到就躺平放空的現象感到疑惑,但她漸漸發現,人生目的不是追求甚麼,而是可以隨時躺平放空!長期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躺平是沒錯,然而活著的時候快慢有致的生活,通常需要一個單純願景(vision)的支撐才行。
嗨,龜兔賽跑中(自認)的兔子,你的願景是甚麼?試著先別急著向前跑,靜下來想一想,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