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職場後,你是不是只在乎升職和加薪?只在乎職位和職稱有多資深?這或許就是你漸漸覺得不快樂,開始卡關的原因。那些在別人看起來優質的工作,並不一定是最吸引你的工作。
過去步步高升的階梯式職涯已經不合時宜。我們的身分可能和頭銜掛勾,而不是與我們才能相關。現在,在迂迴而上的曲線職涯中,每個人成功的路徑都不同!
作者海倫和莎拉是英國排名第一的Podcast頻道「Squiggly Careers」的共同主持人,她們的TED 演講已超過16萬人觀看。她們希望幫助每個人培養技能,找到自己的超級強項,在「迂迴而上」的現代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
以前的職涯,不外乎是爬階梯,一路扶搖直上,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沒什麼捉摸不定的事。現在的工作,令人感到高壓和緊繃,大家無不希望在工作上,爭取更多自由,追求個人實現。為了描述新的職涯現狀,我們想出了「迂迴而上的職涯」一詞。現在的職涯迂迴極了,我們比以前更應該把個人成長擺在首位,設計專屬於自己的職涯!
五個世代並肩作戰
現在職場可能有五個不同的世代,一起並肩工作,這是因為人口老齡化,導致職場人口組成多樣化。每一個世代,每一個人,都處於不同的職涯階段,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期待。「一體適用」的職涯發展策略早已過時,現在需要更為個人化的框架,肯定每個人有不同的工作動機。
勞動力組成趨於多元,這對你的職涯有兩大影響。首先,你的職涯發展,必須靠自己掌握!如果是在以前,公司會幫大家安排好一切,像是職涯路徑和升遷計畫,公司還會為大家下指導棋,指示下一步和方向。反之,現在每個人要自己找答案。
其次,現代人壽命長,工時也長,一輩子平均有9萬小時在工作。假設你現在30歲,可能還要再工作40年,偶爾想起來,還真是嚇人,但剛好可以提醒你,一定要用心設計自己的職涯,為你帶來自我實現、成長和幸福。
瞬息萬變的工作內容
現在工作類型改變了,只有極少數的人,做著日復一日的工作,主要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很多重複可預測的事項,都已經交給機器來處理了。麥肯錫報告指出,要是科技再持續進步,到了2030年,3.75億名勞工不得不更換職業類別。
現在工作內容並不固定,大多會隨著專案變來變去,所以應徵時看到的職務內容,僅供參考而已,從我們投入新工作那一刻起,一直在回應公司需求,自我調適。VUCA的概念,包括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很貼近現在的職場。變化的步調似乎沒有放慢的跡象,很多人都受到波及。既然工作環境瞬息萬變,我們當然要學習新技能,建立新人脈,建立有效溝通,每天調整職務和職責。
沒有「足夠」的一天
如果企業要因應環境變化,自主應變和調適,有賴敏捷的營運結構,以及機靈的內部團隊。換句話說,層級不可以太複雜,沒事就要多做結構重整。2019年,勤業眾信(Deloitte)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指出,每十位領袖就有九位,把結構重整視為首要之務。企業面對多變的環境,一定要雇用兼具韌性、適應力、好奇心的員工,唯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快速變遷的世界,盡快學習並大獲全勝。
工作類型一直在改變,我們的觀點,還有學習心態,也要跟著改變才行!學習成了職涯日常,絕非只限培訓日或團隊會議才做。我們要擁抱「持續進步」的職涯心態,專業成長再也沒有「足夠」的一天。
不只在家工作
以前的上班時間,通常是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但2018年英國民調機構YouGov調查顯示,現在只有區區6%受訪者,還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無論是老闆或員工,都開始肯定自訂工作模式和地點的好處。
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受訪者之中,有將近半數是彈性工作者,比方透過職務分攤(job sharing)、彈性工作或週休三日。工作彈性對企業和個人而言都有好處,有高達72%企業表示,提升工作的彈性之後,生產力確實有改善。
現在辦公地點不再限於辦公室。隨著科技發展和普及,有越來越多的人,無論到哪裡都可以工作,包括自己家、咖啡廳或共享辦公室。美國共享辦公空間WeWork,為新創企業、自營業者和全球組織提供共享辦公室,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可見我們辦公的性質改變了。2019年WeWork宣布在全球72個城市擁有25萬個會員,市場估值達到200億美元。
「永遠上線」的文化
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工作。線上協作工具舉凡Microsoft Teams、Slack、Facebook Workplace,讓團隊成員不再受地理限制,隨時可以保持聯絡和合作。然而,科技太過便利,催生了「永遠上線」文化,讓人即使下班了,卻仍然無法完全放下工作。
一堆人到了深夜、週末或假日,還在看電子郵件、回訊息。每十個人就有七個人,放假還在工作。根據英國工會聯盟的分析,自從2010年以來,英國超時工作(每週超過48小時)增加了15%。
職場孤獨
現代工作模式還有一個隱憂,現代人在職場更孤立了,跟同事之間的連結更少了。如果大家沒有固定的辦公桌,就不可能每天跟鄰居寒暄。如果大家都在家工作,就不可能到茶水間閒聊。
這問題可大了!哈佛大學有一項為期八年的研究,追蹤家庭和職場的關係幸福度,最後發現人際關係幸不幸福,確實會影響我們的健康,還有長期的幸福感。
只管控制得了的事
有哪些事情是你「控制得了的」?哪些是你控制不了的?把這兩件事想清楚了,你會更有決斷力,在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工作。如果公司不可能讓你自己選擇最適合的工作模式,那就先確認一下,什麼是你控制得了和控制不了的,只把注意力放在前者,比方你無力改變人資的政策,但如果有一天,你的團隊試辦彈性辦公桌,你總算能自告奮勇吧,然後跟其他部門分享心得。
企業文化是「大家在這裡的行事風格」,源自於同一個地方工作的所有人。從小事做起,你自己或你的團隊先試行,你對於整個組織的影響力,可能會超乎想像的大。
設定關機的時間和空間
科技是為了讓工作和生活更便利,但是有時候事情的發展正好相反!辦公的時候,學會控制你使用科技的方式。科技要成為你職涯的助力,而非阻力。你還要設定工作的原則和界線,為自己騰出關機的時間和空間(這樣你工作的成效會更好)。布魯斯.戴斯利在暢銷書《工作的樂趣》分享幾個好方法,比方關掉通知、設定零數位日、開會不用手機。
每個人都不一樣,有各自最適合的工作時地。等你確認什麼適合自己,才知道要改變什麼。不過,你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改變,大多數人都要切割成幾個小步驟,讓自己有機會做到最好,享受每一刻的工作經歷。
為什麼要工作?
以前的工作只是收入來源,現在的工作還是個性的展現。大家初次見面,總會先問「在哪裡工作」、「做什麼工作」。從這些答案可以看出,你是怎樣的人,你關切什麼。LinkedIn跟軟體公司Imperative一起調查員工的參與感,研究結果,48%嬰兒潮世代和30%千禧世代(Y世代),把志向看得比薪水和職稱更重要。以後大家初相見,看來要換個問題了,不妨問對方:「為什麼要工作?」
每次說到職涯,「志向」(purpose)一詞似乎有一點濫用,令人心生誤解。現代人總覺得非做「造福社會」的工作不可。現在想一想,除了拯救世界以外,你工作的原因是什麼呢(但如果你的工作剛好會拯救世界,我們先代替全人類謝謝你)?
換句話說,你只要關注哪些類型的工作,讓你做起來特別有動力和動機。本書後續幾章的練習題,也會協助你找到工作的理由,尤其是第三章談到的價值觀,以及第六章談到的前景。這些觀點會幫助你做更明智的職涯決策,專心去追求你最重視的價值,不被高薪、豪華辦公室或亮眼職稱所迷惑。
全新的工作時代
大家讀完這本書,想必會發現工作的人、物、時、地和原因都不一樣了!這些改變對職涯的影響很大,既然誰也說不準未來十年有什麼樣的工作,不如放棄僵化的職涯計畫!既然不可能提早退休,不如在工作尋求自我實現!現在的職涯只會越來越迂迴,縱然有企業和主管在一旁支持我們,引導我們,但唯獨你自己,能夠培養你稱霸職場必要的技能。
「人的價值,不在於你有多富有,而在於找出你最擅長的事。」──J‧K 羅琳(J. K. Rowling)
(昀恬/輯)
《職場天賦》
作者:海倫‧塔柏(營銷主管), 莎拉‧艾莉絲 (創意公司的總經理)
出版社:大樹林
其他書訊:
《任性天才馬斯克》
作者:林郁(作家)
出版社:布拉格文創社
有人問股神巴菲特,對目前最熱門的人物伊隆‧馬斯克有什麼看法?巴菲特回答說:「有想法,就有機會成功,這就是美國!」他是被譽為當今賈伯斯的創新科技領軍人物;他是希望並致力於可以將人類移民火星的先驅;他是這個時代「創新與造夢」「天才與瘋狂」的代名詞。
不過天才群英譜中,從來沒有一個像馬斯克那樣猖狂,馬斯克似乎已將「天才」帶到了另一個高度。到今天為止,馬斯克所展現的企圖,正一步一步地推翻過去的陳腐而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願景。因此,他的成就並非浪得虛名,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學會好好睡:我的失眠抗戰日誌》
作者:米蘭達・里維
出版社:行路
睡眠與我們的心理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但現今失眠問題卻普遍得驚人。本書半是回憶,半是報導,作者大幅濃縮紀錄下自己重度失眠近十年的生活、她向各方求助的遭遇,以及由此反思的各種問題,包括個人心理變化、藥物影響與優缺點、醫療體系運作、健康產業資源等等。
全書主要結構有三:一是短篇幅的「失眠日常」,像是工作、生活乃至人際關係,以及個人的作息、心理與健康之變化,境遇令人同情甚至動容,但率直口吻卻又令人發噱。二是隨著失眠症狀的發展,深入淺出地逐步述及睡眠科學各方面。三是根據當時作者所採的治療方法,進一步探討她遭遇的問題,比如:支持體系之不足、病症釐清之困難、藥物種類與優缺點、藥物成癮、減藥困難……等。
《不只有巧克力 你想知道的立陶宛》
作者:楊寧雅
出版社:閱樂國際文化
立陶宛曾是歐洲在中世紀最大的國家(立陶宛大公國),擁有大國的風範,保留最多中世紀後期的古式建築、城市輪廓與遺跡,以及各種有形、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
自立陶宛贈送台灣疫苗以來,台灣民眾對於立陶宛這個國家就充滿了感謝與好奇。這個北歐三「小國」之一的國家,何以會是捐贈疫苗給台灣,又讓台灣辦事處「掛牌」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呢? 它的底氣和勇氣從何而來?它的歷史、地理和人文又是甚麼風貌?有甚麼好玩的,好吃的?旅居立陶宛的新聞大獎得主楊寧雅的第一線觀察報導,帶你認識立陶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