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思考動線比你想的還固定!養成史上最年輕科學家的實驗室,用簡易科學推翻感知的慣性,開發深埋直覺背後的創意潛能。人類的感知系統是演化而來的產物,為了利於生存,大腦慣性排除任何具有不確定性的事物,以致於感知經常抄捷徑,做出錯誤的結論。
享譽全球的神經科學家透過書中的特殊編排、視錯覺圖與互動式實驗,從各個面向撼動感知的慣性,為讀者重塑一顆會轉彎的腦袋。羅托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人類的視覺看不清世界的真貌。2015年網路瘋傳的藍、白洋裝照片即是最佳的例證,大部分人驚異的是視覺可信度嚴重被摧毀,卻鮮少人探究如果人類的視覺系統能翻新,又會是何種境地?
各位今天早上醒來第一次睜開眼睛,是否精確地看見這個世界,看清世界真正的樣貌?沒有嗎?我再換個方式問:你相信世上有「錯覺」(illusion)嗎?多數人都相信。如果相信,就代表你相信大腦的演化使人類能精確地看見這個世界(至少多數時候如此),因為「錯覺」的定義是覺得世界不同於真實的世界。
從答案顛覆假設
然而,我們平日其實並未精確地看見這個世界。為什麼?複雜大腦(更精確來講,是大腦與周遭世界的複雜互動)裡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如此?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回答各位已經在抗議的事:老兄,你說的話跟我的經驗不一樣,「眼見為憑」,我們沒看到現實的證據?如何能斷定自己看不見現實?下文將從這個問題的答案出發,顛覆大家對於感知的假設。
二〇一四年二月,Tumblr社群平台上的一張照片引發沸沸揚揚的討論,在全球瘋傳,無意間引發大眾對「感知主觀性」的興趣。「我們究竟看到什麼」這個問題,在推特(Twitter)等社群媒體、電視、以及在未公開表達訝異的民眾心中,帶來成千上萬更多的問題。各位不一定看過那張照片,如果看過,一定對那個喧騰一時的事件記憶猶新,照片上的洋裝,引發如海嘯般擴散的討論。
洋裝的顏色
一切始於在蘇格蘭舉辦的一場婚禮。新娘的母親把自己準備在婚禮上穿的洋裝,拍了張照片寄給女兒:那是一件款式簡單的禮服,藍色布料為底,上頭是黑色橫條紋蕾絲的裝飾。
然而,照片從感知層面來講可不簡單。新娘和新郎意見不同,無法判定那究竟是一件有著金條紋的白洋裝,還是有著黑條紋的藍洋裝。這對新人覺得納悶,怎麼兩個人看見的東西不一樣,於是把照片傳給親朋好友要大家評評理。負責婚禮表演的音樂家朋友凱特琳.麥克尼爾(Caitlin McNeill)也收到了,還因為和樂團朋友起了爭執,差點誤了上台時間(團員和新人一樣,看見的洋裝顏色不一樣)。
婚禮過後,麥克尼爾把那張略顯模糊的照片,放在自己的Tumblr並加上文字說明:「大家幫個忙,請告訴我這件洋裝是白色和金色,還是藍色和黑色?我和朋友看到的不一樣,我們嚇壞了。」麥克尼爾放出照片不久後,那則貼文達到病毒式傳播的關鍵多數觸及人數,「網路因為那張照片癱瘓了」。
感知神經科學
接下來一星期,「這件洋裝究竟是什麼顏色」成為瘋傳的話題,爆紅現象和主角(一張簡單的衣服照片)本身都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名人爭相在推特上轉貼,爭論衣服究竟是什麼顏色。reddit網路論壇出現大量以這張照片為主題的討論串,新聞媒體也報導了這件事。平日研究色彩的學者,突然間人人搶著訪問,似乎每個人都想知道為什麼自己看到的顏色和別人不一樣。
就連通常只報導嚴肅新聞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都出現聳動標題:「讓世界分裂的『白、藍洋裝』精彩內幕」(The Inside Story of the “White Dress, Blue Dress” Drama That Divided a Planet)。不過,儘管人們激烈討論,大眾也因此展開了一場重要的科學對話──更明確來講,是有關於「感知神經科學」的討論。
看到不同的事
從好幾個層面來看,洋裝事件都是個相當值得探討的現象,不過最深層的意涵是「意義」和大腦的實體網絡很像,具備可塑性,我們藉由感知體驗,不斷塑造與重塑意義。後面章節也會提到,了解意義具備可塑性,將是「重新打造」過往感知的關鍵,可以釋放腦細胞中出乎意料的想法與點子。
洋裝現象充分說明了「意義如何能製造意義」(全球新聞媒體開始報導某件事的主因,其實是既然別人都在報,顯然它具有意義,結果正好賦予了它意義),而這點正是感知的基本特質。不過出我意料的是,人們感興趣的不是錯覺本身,因為我們已經習以為常(雖然我們通常只把錯覺當成「小把戲」)。
人們之所以關注這件事,似乎是因為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同。但每個人對事情抱持不一樣的觀點,早已是司空見慣,這次的洋裝事件有何不同?哪裡不同?答案和一件事有關:這次爭論的主題是顏色。
感知和現實的差別
我們接受每個人會有不同觀點,但當我們的朋友、親人,以及我們認為對於現實有正確理解的人,對於顏色這麼基本的事居然看法不一樣,這帶來了一個雖然只持續一陣子的絕妙時刻,引發一個深刻、幾乎沒人意識到的人類本質問題:我們如何觀看身邊的世界。人們開始質疑意識、自我、存在等最基本的事物。
在一片「#洋裝」(#TheDress)的熱潮之中,演員兼作家敏迪.卡靈(Mindy Kaling)在二月二十五日那天,在推特上寫了一段話(她發表了多篇對此事深感興趣的推特文):「我認為我對洋裝事件感到憤怒的原因,在於它打擊了我對客觀事實的信念。」
對許多人來講,這正是洋裝事件帶來的最大「感知」與「自我」難題:世上有客觀的「真相」或現實,但大腦沒提供我們接觸的管道。我們透過洋裝照片,訝異地「看見」我們高度主觀的現實有裂縫──我們心煩意亂,或至少有點嚇了一跳。
善用不確定性
不過,後文很快就會介紹藉由理解感知來提升創意的關鍵,正好就是一腳踩進這樣的不確定性。不確定使我們膽怯,我們有點害怕,但同時也感到興奮,一股電流通過全身。
以我個人而言,我比所有人都興奮,因為我得以即時觀察數百萬民眾,看著大家朝理解感知的原理跨出很大一步。不過,也有人不以為然:「OK,我的感知這次沒看到現實,但大部分時間都看得到啊。」我很想大喊:「才怪!你永永遠遠都看不到現實!」
抓住機會推廣研究
很可惜,這個基本概念不曾成為洋裝「事件」的討論主軸,不過科學界有伙伴抓住這次機會,趁社會大眾對這個平時看似難解又繁瑣的主題感興趣,設法讓更多人一起了解,例如二〇一五年五月時,《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一次刊出三篇與此次洋裝事件相關的研究。其中一篇發現由於洋裝顏色的分布與「自然日光」有關,大腦難以分辨反光表面的不同光源(下一章會進一步解釋)。
另一篇研究發現大腦如何處理「藍」這個顏色:物體的「偏藍程度不一」時,在人眼中呈現白色或灰色的機率會變大。最後一項實驗調查了一四〇一位民眾,其中五七%的受訪者看見藍色/黑色洋裝,年長者與女性比較容易看見白色/金色。
此外,看第二次的時候,有些受訪者從原本看見白色/金色,變成看見藍色/黑色,或是反過來。簡而言之,那張四處瘋傳的洋裝照片是理想的實驗品,相當適合拿來進一步研究視覺感知。
儘管如此,以上研究都未能解答究竟為什麼人們看見不一樣的洋裝。
違反直覺的本質
「#洋裝」除了涉及感知原理,也涉及為什麼感知原理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洋裝事件突顯了大腦極度違反直覺的本質:如果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真正的樣子,那麼一樣的東西看起來應該都一樣。同理,不一樣的東西看起來就應該不一樣……永遠都是如此,人人都一樣。
這種說法似乎合情合理又正確,我們可以安心把事情交給感知(我們是這樣以為的),畢竟視覺大腦執行的任務中,看見不同光線強度是最簡單的任務,簡單到就連某些水母都辦得到,而水母甚至沒有大腦。
然而,儘管我們醒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感知光線,感知光線並不如表面上簡單。端看大腦居然需要動用數十億細胞,還得倚靠細胞相互連結作用才能辦到,就知道有多費事。我們在世上移動,依賴這個感知能力做出直覺決定,但洋裝事件卻顯示,即便我們感知到光線,也不一定就能看見真實的光線。(聿鎧/輯)
《慣性思考大改造》
作者:畢.羅托 (神經科學教授)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其他書訊:
《臺灣政治經濟學》
作者:蕭全政 (政治學教授)
出版社:時報出版
政治經濟學除了主流社會科學傳統所強調的社會科學理論外,又隱含了行為者特定的生命哲學(人生觀),及歷史變動哲學(歷史觀),根本不可能「放諸四海」皆準。台大政治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學院博士蕭全政,以多年研究獨到的「腦袋世界」與「腳跟天下」觀點,為台灣政治經濟的生計、生活、生存及生命提供精闢的解析。
在這種種的激盪下,台灣的行政體系、組織改造、地方權限、文官體制,如何重新反思,以因應亞太地區的海陸爭霸及美中衝突,都將比國內的藍綠對抗、統獨之爭,更加嚴肅,更不得不謹慎對待。
《菜市場政治學》
作者:菜市場政治學共編
出版社:左岸文化
民主如果不是每隔幾年去投一次票或是投幾張票,如果不是選舉、罷免和公投,那民主還能是什麼?我們不妨把台灣的民主看成一艘方舟。這艘方舟有其邊界,但邊界該如何劃定?這艘方舟有其運作原則,那麼這個原則該如何規範?這艘方舟搭載各式各樣的人,他們為什麼會有各式各樣的看法?
這些紛雜的看法又是怎麼來的?這艘方舟所航行的海域,還有很多別的方舟,我們該如何與他船來往?我們該如何識別所獲致的內部消息與外部消息,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以便確保這艘民主方舟航行順利?
《簡單種綠色植物》
作者:美好生活實踐小組
出版社:朱雀
本書介紹不怕渴、不怕黑、不怕熱的3大類最好種室內植物,擺放在書桌、辦公桌或窗台邊,不僅美化環境,更可淨化空氣,這些耐旱、耐陰、耐晒的植物,照顧起來不用太費力喔!
耐旱的綠色植物,不要太努力澆水,因此見土乾了、盆子輕了再澆,它們就會長得快又長得好!耐陰的綠色植物,不需要太熱情的陽光,略陰或柔和,甚至是散光,就能讓它們活得很好!找個好角落,布置好它們的家吧!耐晒的綠色植物,最愛沐浴在陽光下,有了豔陽的洗禮,它們會用最美的那一面回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