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國推抗中經濟法案 台灣不該照單全收

醒報編輯部 2022/08/30 12:48 點閱 2257 次

美國跟中國的衝突還會持續多久?現在沒有人敢說清楚,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國際衝突,也是國際第一名的大國跟緊隨而來的大國,在國際領導權的戰爭。

謹慎判斷國家利益

如果拿上一個世代的大國之爭,就是英國跟美國。從1894年美國GDP超越英國,1944年美元取代英鎊,美國在財經上取代英國,但真正完全超越英國,還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不但率領同盟國戰勝,還推動了歐洲重建計畫,並且偕同三大戰勝國法、俄跟中建立聯合國,才真正在各個領域成為世界的第一強國。整個第一強國的更替,時間長達了六、七十年。

如果美中對抗是一個長期拉鋸戰,台灣就要理解,這幾十年時間中,務必要謹慎判斷自己的國家利益,以免匆促選邊。雖然韓國跟日本都是世界強國,但是面對美國的要求也不是照單全收。

兩大方案削弱中國

美國為了在經濟貿易上削弱中國,要打破製造業大量仰賴中國的劣勢。總統拜登推出了兩大政策,第一個是「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美國將撥出數十億美元,用來發展電動車及車用電池,還要排除北美以外組裝電動車的優惠。

美國還推出了「晶片四方聯盟」(Chip 4)與《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限制接受資助的企業未來10年內不得擴張或升級中國的先進晶片產能。根據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美國不只是要推動半導體製造回流,更大的藍圖就是要結合台灣、日本跟韓國一起推動半導體出口、技術外流等管制,來孤立中國。

韓國態度謹慎

這兩大法案就代表著美國要求盟國選邊的意圖。相對於台灣幾乎照單全收,韓國從政府到民間都十分謹慎,甚至要求美國必須做出各樣的保障。

韓國態度之所以強硬,主要是韓國經濟仰賴半導體跟汽車產業,半導體佔南韓出口總額21%-30%以上,國內最大民營企業三星電子(SAMSUNG)的獲利有60%以上來自晶片產業,該公司年度營收相當於南韓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5%-20%。另外還有規模較小的SK海力士(SK Hynix)。

2021年韓國汽車全球市佔率呈現增長局面。韓國汽車產業協會(KAMA)發佈的銷售數據顯示,2021年韓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為7.9%。尤其當中有非常大的比例是外銷到中國,因此對於美國的政策,韓國也是相當緊張。

韓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面對美國的要求,韓國首先丟出了如果要參加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4),美方必須向韓國承諾以「參與國應尊重中國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和「不提及對華進行出口限制」為前提。韓國總統尹錫悅也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通過之後,對電動車市場影響很大,尤其是發展純電車的現代汽車集團,因為韓國電動車都在韓國生產,得不到美國任何補貼,將會難以跟美國車廠競爭,韓國外交部部長朴振立刻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達對新法案的擔憂,並強調不排除針對《降低通膨法案》向WTO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申訴。

如果連韓國這樣的工業大國,都懂得為自己國家的利益錙銖必較,相較起來台灣就顯得極為應付敷衍。

錙銖必較的決心

美國跟台灣之間說要簽定貿易協定,都已經好多年了。台灣對美國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不論是晶片、金援或是對中國的政策支持,都是全力配合。事到如今,台美BTA(雙邊貿易協定)還是無消無息,我國官員很樂觀,但是美國官員沒進展,其他像是美國力推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當時朝野一片歡聲雷動,結果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親自宣布台灣沒有被納入。WHA最後也是毫無進展。

台灣與美國有不同的國家利益,如果政府不能看清這點,跟在野黨一起捍衛台灣的權益,那台灣就真的只是大國衝撞下的犧牲者。不論是抗中還是友美,都不該出於情緒宣洩,應該建基在實質利益之上。連媽媽出門,都知道為了一塊錢殺價半天,統領兩千三百萬人的政府,更應該有錙銖必較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