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川講原住民故事

醒報編輯部 2022/08/17 17:04 點閱 2273 次
(中央社)
(中央社)

傅依萍(資深媒體人)

17日下午到華山紅館聽孫大川演講,這是女記協舉辦的藝文講座。孫大川,明年70歲,卑南族,曾任馬政府時代的原民會主委、監察院副院長。他是台大中文系畢業,輔大哲學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

認真又能博人一笑

他的同學、同儕、閣員、朋友,都說他是最會講笑話,最能帶來歡笑的。今年2月在長風基金會辦的「自行車遊嘉南行」中,我有幸跟孫大川同團,見識到他在餐桌上講笑話的功力。

今天聽他演講,佩服他對推動原住民文字書寫、宣揚原民文化傳統的用心。

受到母親的影響

孫大川的媽媽對他影響至深,她活了107歲,她的一生就是卑南族歷史的翻版。民國五十幾年開始,她就領導卑南族婦女「鋤草團」,直到去世前一年。每年三四月到部落田中農作除草,在工作中吟唱、教學、傳承。

他說,卑南族是母系社會,養她長大的姨父,也就是孫大川的「姨公公」是部落頭目,有許多田地,所以他從小生活無虞。他六歲要上小學前夕,姨公公跟他說要好好念書,否則就去種田,次日姨公公竟心臟病發去世,姨公的告誡,他至今銘記在心。

從小成為天主教徒

他母親生了十個小孩,他是老么。大姊嫁給外省人,是隨青年軍來台的文化人,他家附近也有兩個退輔會的榮家,從小跟姊夫和老兵們相處,學講國語、吟詩作對,還學會唱一大堆國語老歌。白冷會神父在部落宣揚天主教義,但不要求族人放棄自己的傳統,也讓他從小成為天主教徒。

中學時在圖書館看了許多文學家和哲學名家的書,打下了中華文化的文字根基。
他為了推動原住民書寫文字,1993年創辦「山海文化雜誌社」,舉辦文學獎,鼓勵原住民投稿創作,這本雙月刊於2000年停刊,發行26期,造就了不少原住民作家。

出口成章、收放自如

他也讓卑南族停辦多年的「少年會所」制度恢復,讓年輕族人遵從卑南古禮接受嚴格訓練,實施五年後見到成果,年輕人脫序現象減少。

講完正題,孫大川抱歉沒講笑話,開放QA時,我就請他講笑話吧。他果然隨口就吐出一連串的笑話,還吟唱早年跟老兵學的老歌,聽的大家哈哈大笑。

他會寫書法做嵌名聯及對聯開玩笑,而且拿原民愛喝酒做引子,馬英九變成馬英酒,有口皆碑變成有口皆杯,毋忘在莒變成毋忘再舉。可惜我過耳就忘,沒記下他的全句。

孫大川9月10日要在華山紅館舉辦書法展,也許會展出幾幅別出心裁的開玩笑對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