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養》

醒報編輯 2022/08/10 19:25 點閱 2724 次

麥克蓮她將自己的訪談與研究集結成此書,替所有苦於育兒的父母開啟一條康莊大道。顛覆過時且似是而非的主流教養觀念:現代提倡的許多育兒建議,最初目的只是為了將嬰兒照顧標準化,包括餵食時間、睡覺時間,然而這些建議大多違反生物自然。為了建立孩子的自尊,父母總是盡其所能地讚美、鼓勵、表揚孩子,卻間接削弱了孩子自發與自我肯定的能力。

身為專業科學線記者,以及為教養所苦的新手媽媽麥克蓮,帶著自己三歲大的女兒,深入南美、非洲和阿拉斯加等地,觀察當地住民的管教方式,並且親身實驗這些育兒方式,教出自律、高情商、自發助人的孩子。

現代育兒建議有一個重大的問題,絕大多數的意見完全出自於歐美人的觀點,雖然蔡美兒(Amy Chua)的《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確實讓我們對中國養育出成功下一代的方法多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看法,但是整體而言,當代的育兒觀念幾乎完全基於西方人的範例。

單一的教養觀

因此,美國的家長只能以管窺天似地檢視教養子女的知識,這種狹隘的視野不僅阻隔了大部分最迷人(同時也是最有用的)觀點,而且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正是現代人撫養孩子壓力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兒童和青少年在過去幾十年變得更加孤獨、焦慮和抑鬱的緣由之一。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的報告指出,如今約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現出焦慮症的標準症狀,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大學生感受到壓倒性的焦慮,而Z世代(包括一九九〇年代中期到二〇〇〇年代前期出生的成年人)是幾十年來最孤獨的世代。然而,美國主要的養育方式正持續加劇這些問題,反而沒有遏止它們的發展。

「父母已經進入控制的模式,」心理治療師珍妮特.希布斯(B. Janet Hibbs)於二〇一九年描述道,「他們過去常常提倡自主,但現在施加越來越多的監控,使得他們的小孩更加焦慮,而且無法為不可預測的未來做好準備。」

傳統育兒智慧

如果在西方文化中青少年的「正常」狀態是焦慮和孤獨,那麼也許是父母重新審視「正常」養育方法的時候了。如果我們真的想獲得難能可貴的幸福,與孩子建立實質的關係,或許我們需要跳脫文化的舒適圈,與舒適圈外的父母們多做交流。
或許現在正是時候拓展我們狹隘的觀點,去感受一下教育兒女是件多麼美好且意義非凡的事。

本書另一個目的是填補西方育兒知識的斷層,有志於此,我們將聚焦於富含實用知識的文化:狩獵採集者和其他具有相似價值觀的原住民文化。這些文化的養育策略經歷了數千年的磨練,祖父母將知識代代相傳下來,讓新手父母配備了大量多元且強大的工具。

所以父母懂得如何讓孩子主動做家務、如何讓兄弟姊妹合作而非爭吵,以及如何在不需要吼叫、責罵或冷戰的情況下進行管教,他們是激勵和建立兒童執行功能的專家,包括韌性、耐心和憤怒管控等技能。

信任、合作的親子觀

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許多狩獵採集文化中,父母與幼兒建立的關係與我們在美國鼓吹的關係截然不同,這種關係是基於用合作取代衝突、用信任取代恐懼以及用個人化需求取代標準化幼兒發展階段。

可想而知,當我僅僅用一種工具——鎚子——來教養蘿西時,遍布世界各地的眾多父母都在使用一整套精密的設備,比如螺絲起子、滑輪和水平儀,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而任意拿出來運用。在本書中,我們將盡可能地學習這些意想不到的工具。

馬雅的自發孩子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將直接找到資訊的源頭——那些父母本人;我們將會拜訪三種文化:馬雅、哈扎比和因紐特,這些文化在教養子女方面比西方文化表現得更為出色。

馬雅的媽媽擅長培育樂於助人的孩子,她們發展出一種複雜的合作模式,不僅教導兄弟姊妹如何和睦相處,還能教會他們協力工作;哈扎比的父母是培養自信且自發孩子的世界級專家,我們在美國看到的童年焦慮和抑鬱,在哈扎比社區是聞所未聞的;因紐特人則開發出一種教育孩子情緒智商的極有效方法,尤其在控制憤怒和尊重他人的部分。

本書中會有三大部分,個別介紹每種文化,我們將花時間與幾個家庭見面,並且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將見證父母如何讓孩子早上準備好上學,如何讓孩子晚上乖乖上床睡覺,以及如何激勵孩子友善地與手足分享,並且依照個別的成長步調來承擔新的責任。

人類、演化學實證

最重要的是,我們將賦予這些超級父母一個挑戰,一個他們可以在我眼前解決的育兒難題,也就是以蘿西作為實驗對象。是的,你並沒有看錯,為了寫這本書,我展開一段史詩般的旅程,有些人可能會視之為瘋狂,帶著我的小孩,前往世界上三個莊嚴的地方,與當地家庭同住,竭盡所能地瞭解他們教養幼兒的大小事。

蘿西和我睡在馬雅的吊床上欣賞滿月,協助因紐特爺爺在北極海獵補獨角鯨,並且在坦尚尼亞向哈扎比媽媽學習如何挖掘塊莖。在此過程中,我也諮詢了人類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以求證所展現的育兒策略是否不僅限於這些家庭和文化,而是普遍存在於現代世界以及整個人類歷史中,我會跟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進行對談,探究這些工具和技巧如何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發展。

你可以在不同文化的章節中找到實用指南,讓你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嘗試這些方法,我們會提供探索每個建議的技巧,來檢視你的孩子是否有所共鳴,還有更廣泛的指導方針,讓這些策略能夠開始融入你的日常生活。這些實用練習深入淺出,而且是由我的個人經驗,以及我的朋友在舊金山撫養幼兒的經歷延伸而來。

禁當直升機父母

隨著移居到美國以外的地方,我們將開始以嶄新的眼光看待西方的育兒方式,我們發現,每當涉及孩子的時候,西方文化的做法經常落於人後,我們干涉太多,對子女沒有足夠的信心,不相信他們與生俱來知道自己該如何學習成長,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甚至搞不懂他們的心裡在想什麼。

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化幾乎完全只關注親子關係的某一方面,也就是控制——父母對孩子施加很多控制,以及孩子反過來對父母情緒勒索;最常見的教養「風格」都圍繞著控制這個話題在討論,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 的控制力最強,自由放養的父母則力求將控制程度降低到最小,在西方文化的思維裡面,不是大人掌權,就是小孩當家。

沒有人喜歡被控制

這種教養觀產生一個主要問題:它讓家庭關係陷入權力鬥爭,伴隨著打架、尖叫和流淚。沒有人喜歡被控制,孩子和父母都在反抗這種情形,因此,當我們與孩子的互動以控制為前提時,無論是父母控制孩子,還是反過來,我們塑造了一種對立的關係,製造出緊張的情勢,爭吵一觸即發,衝突便在所難免,對於一個無法處理情緒的兩、三歲小孩來說,這些緊繃的情緒往往會藉由肢體行為爆發出來。

你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養問題之中,有絕大多數都起因於控制,但當我們從教養策略中捨棄(或起碼減少)控制這個選項時,所有掙扎與抵抗將會驚人地快速消失,就像熱鍋裡的奶油一樣,只要堅持下去,反覆試驗,你會發現令人沮喪的育兒時刻──亂丟鞋子、在商店無理取鬧、睡前打架……發生的頻率會比以往來得低很多,而且總有一天會消失殆盡。

這些文化確實蘊含一些西方文化目前所缺少的東西:根深蒂固的育兒傳統以及流傳下來的豐富知識;毫無疑問地,本書中的父母特別擅長與孩子溝通、激勵和合作,只要與這些家庭相處一、兩個小時,一切就不證自明。(聿鎧/輯)

《自然教養》
作者:麥克蓮・杜克萊夫 (科學記者)
出版社:商周出版

其他書訊:

《台灣有事》
作者:渡部悅和等 (日本前陸上自衛隊中將)
出版社:燎原出版

再次發生台海危機,日本還會再袖手旁觀嗎?西太平洋乃至印度洋的事務,不再是美國一家獨攬。華府尋求更多印太地區的參與者共同站在自由世界陣營的那一邊,日本的態度將決定本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聲疾呼,要所有印太地區的關係參與者警惕這個事實。

美日制定「台灣有事」聯合作戰計畫草案。在美中競爭的局勢之下,被中國視爲「核心利益」的台灣顯得相形重要。台灣的防衛與日本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日本的國防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台日面對著共同的威脅,在關係上形同命運共同體。一旦切割開來,將會被各個擊破且情勢岌岌可危。

《心情之書》
作者:蘿倫‧馬汀(部落格「女人說」(Words of Women)創辦人)
出版社:行路

五年前,蘿倫‧馬汀認為自己肯定哪裡有問題。她在紐約擁有一份好工作、住在布魯克林一間舒適的公寓、有個貼心負責的男友,但是她每天都在跟自卑、焦慮和暴躁易怒等負面情緒搏鬥。某天,她偶遇一名迷人又成功的陌生女子,發現這個人生勝利組居然跟她有相同的感受。

在這些讀者啟發下,她決定用這本書,進一步紀錄下自己為生活找回平靜的心路歷程。帶領讀者探索過去與未來、外貌、工作、友誼、家庭、身體、突發事件等七大面向中,觸發壞心情的各種刺激,辨認出它們真正的樣貌,並記述接下來自己如何花時間探究它、解析它,藉由它來練習,幫助自己成長。

《反智》
作者:古倫姆斯 (愛爾蘭物理學家)
出版社:天下文化

社群媒體上被分享的文章,有六成是沒仔細讀過內容的人轉傳的。許多人只因為標題很吸睛,就按讚、按分享!或是因為標題令人憤怒,就在鍵盤上充滿熱血、展現義憤!政客使用統計學,就和醉酒的人使用燈柱一樣,是為了支撐,而不是為了照亮。

我們習慣追求速度、勝過追求真實度,習於反應、而非反省。我們具有上帝般的科技,卻擁抱中古時代的習俗,懷有舊石器時代的情緒。《反智》蒐羅了常見的推理謬誤、邏輯缺陷、數字迷思、偏見和陰謀論,以當今社會的著名事件和近代歷史的精采故事為例,告訴我們如何識破種種迷惑人心的把戲、似是而非的話術,以及如何建立分析性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