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

醒報編輯部 2022/08/03 21:14 點閱 2504 次

若想要突破自我限制,就必須建立「科學家」的「逆思維」,打破成規,大膽反思。不同於信仰堅定的「牧師」,或是巧舌如簧的「政客」,「科學家」不會讓自己的想法成為意識形態,也不會妄下定論,而是會讓問題帶領我們前進,關鍵不在於誰對誰錯,而是明白自己的欠缺與不足。

從自己到他人,從他人到群體,從群體到社會。「逆思維」幫助我們用開放的心態,提升心智的彈性,建立良性的衝突,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找到平衡點。真正的「知道」,就是承認自己的「不知道」。只要謹慎思考,凡事再想一下,就能掙脫成見枷鎖,突破認知盲點,掌握永不被淘汰的核心競爭力!

想想看,有一群學生打造出所謂的哈佛第一個線上社群網路。在就讀大學之前,他們已經將八分之一以上的大一新鮮人結合在一個「線上團體」裡。不過他們去了劍橋之後,他們就放棄那個網路,把它關閉了。五年後,馬克.祖克伯在同一個校園開設了臉書。

錯失良機的遺憾

打造原始線上團體的那些學生偶爾會感到後悔的痛楚。我知道,因為我就是那個團體的共同創辦人之一。我們先說清楚:我壓根兒沒有過臉書所成就的那種願景。然而以後見之明看來,我的朋友和我顯然錯過了一連串的機會去重新思考我們平台的潛力。我們的第一直覺是使用線上團體,讓自己結交新朋友。

我們沒考慮到其他學校的學生或校外人士是否會對它有興趣。我們的熟知習慣是使用線上工具和遠方的人聯繫;我們一旦近距離地生活在同一座校園,我們覺得應該用不著線上團體了。

錯誤的假設

雖然共同創辦人之一在研究電腦科學,另一位早期成員已經創立了一家成功的科技新創公司,我們做出錯誤的假設,認為線上社群網路是一種短暫的嗜好,不是網路未來的一個龐大部分。因為我不懂如何編碼,我便沒有工具能做出更複雜的東西。反正成立公司不在我的自我認同之內:我自認是大學新鮮人,不是新進的企業家。

打從那時起,重新思考對我的自我意識變得很重要。我是心理學家,但我不是佛洛伊德迷。我的辦公室沒有躺椅,而且我不做心理治療。身為華爾頓的組織心理學家,我過去十五年來都在研究及教導循證管理。

拾起思考

身為數據及想法的企業家,像是谷歌、皮克斯、美國職籃以及蓋茲基金會等機構都找過我,去協助他們重新檢視他們如何設計有意義的工作、打造有創意的團隊,以及塑造合作文化。我的任務是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工作、領導及生活,而且讓他人也有能力這麼做。

我想不到有比現在更應該進行重新思考的時機。當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全世界的許多領導人卻慢條斯理地重新思考他們的假設。首先是病毒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國家,接下來是它的致死率不比流感高,然後是這可能只會透過有症狀者傳染。它所奪走的人命依然在計算中。

質疑長久以來的假設

過去這一年來,我們的心理韌性都受到了考驗。我們不得不質疑我們長久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去醫院、在餐廳用餐,以及擁抱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這些都是安全的。電視上總是能看到現場運動賽事,而我們大多數人永遠沒必要遠距工作,或是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只要我們需要衛生紙和潔手液,隨時都能取得。

在疫情全球大流行之際,警方的多起殘暴行動引發許多人重新思考他們對種族不公的觀點,以及他們在打擊這種行為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布里安娜.泰勒(Breonna Taylor)及阿穆德.亞貝瑞(Ahmaud Arbery)三名黑人公民毫無意義的死亡,讓數百萬名白人領悟到,就像性別歧視不只是女性的議題,種族歧視也並非只是有色人種的議題。

疫情凸顯國家分裂

當抗議潮橫掃全國,跨越政治派別,對「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支持在短短兩週內所攀升的程度,和過去兩年來差不多。許多長期以來不願或無法承認這種情況的人,很快地開始面對在美國處處可見,系統性種族歧視的殘酷事實。許多長期以來保持緘默的人,開始負起他們的責任,成為反種族歧視者,並且反對偏見。

儘管擁有這些共同經歷,我們活在一個日益分裂的時代。對某些人來說,只要提及在國歌響起時跪下便足以結束一段友誼。對其他人來說,在投票所的一張選票便足以結束一段婚姻。鈣化的意識形態正在撕裂美國的文化。甚至我們偉大的執政文件,美國憲法,也容許修正。要是我們能更快地對我們自己的心理憲法作出修正呢?

鼓勵他人重新思考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探索重新思考如何發生。我尋找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以及一些全世界最厲害的重新思考家。第一部分聚焦在開啟我們自己的思維。你會知道一位具有前瞻系的企業家為何被困在過去,一名機會渺茫的公職候選人為何把冒牌貨症候群視為優勢,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為何擁抱想法有誤的喜悅,世界頂尖的預測專家如何更新他們的觀點,以及榮獲奧斯卡獎的製片如何進行富有成效的爭論。

第二部分檢視我們如何能鼓勵他人重新思考。你會得知一位國際辯論冠軍如何贏得爭論,以及一名黑人樂手如何說服白人至上主義者放棄仇恨。你會發現某種特別的聆聽如何幫助醫生開啟家長對於疫苗的思維,並且協助一名國會議員說服一名烏干達叛軍領袖,和她進行和平對談。假如你是洋基隊球迷,我要看我是否能說服你支持紅襪隊。

第三部分是關於我們能如何打造終生學習者社群。在社交生活中,一個專精困難對話的實驗室會說明我們如何能在兩極化的議題,例如墮胎及氣候變遷,做出更好的溝通。在學校,你會發現教育者如何藉由把教室當成博物館、像木匠般處理專題,以及重寫歷史悠久的教科書,教導學生重新思考。

拋開預設立場

在工作方面,你會探索如何和太空中第一位西班牙裔女性建立學習文化;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解體之後,她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負責接管,防止意外發生。我以深思重新考慮我們最佳計畫的重要性來做結尾。

本書想請各位拋開對你不再有用的知識和看法,以彈性而非一貫性來維繫你的自我意識。假如你能掌握重新思考的技巧,我相信你會更有機會在工作上獲得成功,生活過得幸福。

重新思考能幫助你對舊問題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以及再度使用舊有的解決方法來應付新問題。這是從周遭的人身上學到更多,以及帶著更少遺憾生活的道路。智慧的特徵是知道何時要捨棄一些你最珍愛的工具,以及一些你的自我認同中最珍貴的部分。
(瑩霏/輯)

《逆思維》
作者:亞當.格蘭特 (華頓商學院教授)
出版社:2022/07/04

其他書訊:
《瘋狂忙碌拯救法》
作者:曾娜‧艾芙瑞特 (國際性領導教練)
出版社:大塊文化

《瘋狂忙碌拯救法》充滿了加強劑量的EX特效藥,使你從這種癮頭中解救出來,重新獲得生產力。並同時針對遠端工作和辦公室工作兩種適應症提出解方,它將告訴你如何聚焦於你的優先事項、有效管理他人以便團隊工作流暢,並找到更多讓頭腦思考的空間。

本書作者曾娜‧艾芙瑞特是國際級領導力教練和組織心理學家,輔導對象遍及全球各大企業,她從自身數千小時的輔導和演講中,汲取了造成我們罹患生產力自主失調的因素,以及如何改善的經驗,以非常詼諧又簡單直接的方式介紹許多重要實用的概念,幫助窮忙但低效的讀者,教你成為高效率的工作者。

《慢讀智慧書》
作者:劉名菡 (無)
出版社:晶冠出版社

《智慧書》文風簡練辛辣,多暗含典故,共300則處世箴言,1647年出版後即迅速風靡歐洲,四百年來暢銷不衰,是公認的「為人處世第一書」。本書濃縮匯集了哲人格拉西安一生的思想精髓,講透識人觀事、慎斷是非、修煉自我的人生大智慧,字字珠璣,通俗實用,歷久彌新。

本書摘錄37則精華箴言,以原著為依據,透過貼近生活的誠懇解讀,輔以輕鬆易讀的短篇故事或寓言,讓我們在最迷亂的時代,既做君子,又防小人,深諳修身之道與處世之術,御入之道與出人頭地之術。

《無痛激瘦》
作者:久賀谷亮 (臨床醫師)
出版社:今周刊

大腦是個好東西,但害你在瘦身路上屢屢碰壁的兇手,卻也是大腦長年僵化的思考模式:工作一忙就不自覺暴食;壓力一大就把甜點當成逃避的出口;放縱過後又自虐式斷食……這些強迫自己對抗欲望的思維,最終都變成難以剷除的小贅肉。

本書以心理學、腦科學實證研究為基礎,為你獻上最簡單卻也最長久的瘦身提案。不需要健身、斷食,只需要你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即能從內而外提升魅力、專注力及職場競爭力;讓你找回自信,活得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