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停看聽》科學研究無經費 教授忙於撰寫計畫

張瑞雄 2022/07/10 12:24 點閱 1900 次

在大學做研究需要經費,包括幫忙研究的人力,所需要的各種設備和耗材等等,但大學通常沒有提供教授或研究員做研究的經費,亦即他們必須向外界爭取研究計畫和經費,而且計畫執行有年限,這過程一再重複,永無止境且非常辛苦,直到退休或你不想再做研究為止。

疫苗研發挽救人命

新冠肺炎AZ疫苗的開發者之一莎拉·吉爾伯特和團隊的凱瑟琳·格林最近合著了一本新書叫「疫苗先鋒:新冠疫苗的科學戰」(Vaxxers: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Oxford AstraZeneca Vaccine and the Race Against the Virus),在接受訪問時莎拉·吉爾伯特也對科研經費的補助說了一些不尋常和令人驚訝的內容(考慮到她是誰以及她的成就)。

請記住,這些教授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甚至在Covid爆發之前就搶占先機,從而為在後來成為大流行的新冠肺炎開發了一種疫苗,且多虧了牛津大學,這種疫苗以成本價分發給全世界,世人為之感恩。

科學的進步通常是一個團隊合作努力的成果,我們可以說莎拉·吉爾伯特的團隊的研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之一,它們的成果,根據《柳葉刀》雜誌(The Lancet)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的模型,可能在一年內挽救了2000萬人的生命。

研究工作不穩定

但當被問及她們獲得的認可時,她說:「雖然世人的認可非常令人欣慰,但我們的研發團隊很多人都沒有穩定的工作,所以我仍在籌集資金讓他們繼續工作。」

「我們失去了很多員工,他們精疲力竭且不再願意忍受短期、收入不高的工作。科研的補助方式確實需要改變,儘管我認為短期內不會有任何改善的前景。」

即使是這樣一位英雄,在世界排名前茅的大學,在疫苗學這樣重要的科學領域,面對結構性的科研補助資金問題,她仍在努力地希望可以留住她的團隊,外界可能覺得很難想像且不平常,但這對於任何熟悉學術界如何運作的人又是如此的熟悉平常。

爭取經費壓力大

研究工作和位置和補助的競爭當然是學術生涯的一部分,有些人認為它是證明科研能力的必要之惡,但對於初入和起步的研究人員來講,爭取科研補助的壓力尤其嚴重。

科研補助不穩定是一個問題,今年有補助不保證明年也會有。另外補助的多寡、系統固有的不平等權力結構、以及耗時的撥款申請和官僚主義是其他問題。

那教授想只要好好教書可不可以?在以研究成果為教授的主要評量標準的制度下,不做研究被視為次人一等,而且也可能無法升等,也得不到長聘。所以每年的寫研究計畫爭取經費就是教授的宿命,即使是像發明AZ疫苗的大教授,也是有很多無奈的地方。

不過政府的科研預算就是有限,絕對無法人人有獎,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最透明和最公平的分配,然後重點資助重要的計畫或團隊,才能避免人才流失和拖延科研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