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犯罪學》

醒報編輯 2022/07/03 20:43 點閱 2502 次

犯罪學家聯合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領域專家找到犯罪的根源。
直探地下紐約、倫敦暴動、美墨邊境、各國監獄、大都會幫派及貧民窟治安等社會議題,以統計數字破解法律和道德間的迷思,並重新思考「人」為何犯罪?

支持犯罪有單一理由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可能因素層層相疊,以複雜的方式交互影響,最後才促成了一樁犯罪。雖然真實世界複雜無比,但還是有辦法、確實也須發展出新的思考方式,以理解人類行為中最糟糕的面向。

洗劫保險箱

所有人都以為安特衛普鑽石中心(Antwerp Diamond Centre)堅不可摧。只有鑽石主人碰得到自己的資產,而且保管鑽石的金庫也是滴水不漏。中心總共有十種防護設備,包括監視錄影機、紅外線熱探測裝置、都卜勒雷達(Doppler Radar)、磁場感應器、震動感應器密碼,以及組合高達一億種的密碼鎖。大約相當於金庫中每一歐元價值的鑽石,就有一組密碼。

不過在二○○三年二月十九日(星期一),那個地區的鑽石商人還是很驚訝的發現:金庫在週末遭人闖入。有一百二十三個保險箱被洗劫一空,劫匪還有三十七個箱子來不及打開,不然他們應該可以帶走超過市值一億美元的鑽石。紙張甚至還有鑽石四處散落在金庫的地板上,這顯示劫匪當時大概是急著逃走。

警方展開搜索

其中一名受害者鑽石商人馬塞爾.菲雷爾(Marcel Fuehrer)說:「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它卻發生了。」

一開始,警方對於劫匪的行蹤毫無頭緒。不久之後,警察接到一通熟人的電話。奧古斯特.芬.凱普(August Van Camp)把退休之後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當地動物棲息地的保育上,他也常通報一些在森林裡隨意傾倒或是丟棄廢棄物、然後沿著E19公路逃跑的案件(E19公路連接了北方的安特衛普和南方的布魯塞爾〔Brussels〕兩地)。

他的通報通常都不會被認真看待,不過這次不同了。他又發現垃圾了!不過裡面的東西可不太尋常,尤其是裡面竟然有不少鑽石,還有幾疊以色列和印度的紙幣。

涉嫌重大的共犯

在幾小時之內,就有一大群警察到現場蒐集證據。收據、吃了一半的食物(上面有DNA證據)和監視器的錄影畫面,都指向李奧納多.諾塔巴羅(Leonardo Notarbartolo)和其他三名共犯涉嫌重大。

諾塔巴羅是一名竊盜慣犯和詐欺犯。這一行人每一個人都有專長。在他們遭到逮捕、被判有罪之後,諾塔巴羅接受了採訪,透露他們每一個人有各自適合的綽號,分別是天才(Genius)、怪獸(Monster)和閃電(Speedy),他也提到了可能從來沒被抓到的第五個共犯的存在——這人名叫鑰匙之王(King of Keys)。

精密設計的詐術

要不是發現了被丟掉的垃圾,竊賊的確可能就逍遙法外了。這起犯罪經過十八個月以上的精心策畫。諾塔巴羅說有一位鑽石經銷商是幕後支持者,他不僅提議了這次偷竊,還提供金援,甚至還仿製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金庫,讓他們這幾個同夥可以練習。每一項維安設施都被精密設計的詐術騙過去了。

錄影證據顯示諾塔巴羅在犯罪的前一天先走訪了金庫,用髮膠癱瘓了金庫的熱感測器。那把一英尺長的鑰匙,據說也是照著錄影畫面複製出來的。髮膠裡的聚苯乙烯暫時阻隔住了熱感測器,為他們爭取了一些時間。

職業罪犯

這類有能力、有決心的職業罪犯的存在,勢必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不過,如果他們的動機是貪婪(比起報復或是病態),就不會引起太多擔憂了。美國堪薩斯州詹森郡(Johnson County)的一名人士印第安那(Indiana)出席了七個月大的泰勒.沙那巴爾格(Tyler Shanabarger)的喪禮,設身處地想著泰勒悲劇性的死亡,會讓他的父母羅納德(Ronald)和艾咪(Amy)感到多麼痛悔。

驗屍報告顯示泰勒的死因是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一般也稱作童床死亡(cot death),他的母親艾咪在某個早上突然發現兒子已經死了,因而感到驚恐不已。

縝密的的狡滑與殘酷

這類經過嚴密策畫的案件之所以會吸引我們,是因為它包含了經深思熟慮的狡滑和殘酷,這是我們一般人很難理解的。像是諾塔巴羅和羅納德這樣的人會讓我們害怕,是因為他們看似堅不可擋,而且還用一種冷酷而工於計算的方式犯罪。

我們對於天才搶匪會有點欽佩,但是對於存心報復和肢體虐待的人,就只剩鄙視了。我們會用像是「掠奪者」(predator)這類的字眼來形容他們,這類詞背後的意思,是指受到指責的對象不具有人性,而且有從別人那裡奪取什麼的欲望。這兩種罪犯都不在乎用什麼方法達到目的,他們在傷害或是欺騙別人的過程中,都會得到滿足。

自然選擇的犯罪

我們已經在前文討論過,一般人常誤以為犯罪是一種終身的生活方式選擇,而且大概是在青少年時期或是剛成年的時候就決定的,甚至會說,大部分會犯罪的人在嬰兒和兒童時期就會表現出不好的傾向。但是上文的例子又讓我們產生一種不安的想法,可能還有一種人的犯罪是出於自然選擇。

犯罪者通常都被形容得既堅決又勇往直前。不論是「英雄與壞人」觀點或是「受害者與生存者」觀點,都不否認犯罪者有其堅定的一面。

犯罪者的劣根性

「受害者與生存者」觀點認為犯罪者必須去犯罪,反對槍枝管制的人所抱持的主要論點之一,就是認為如果提高合法擁有槍枝的難度,只會阻礙到守法的公民,而無法阻止下決心犯罪的人。如同美國茶黨運動(Tea Party movement)標語所說的:「罪犯不會搭理槍枝管制。嚴格的槍枝法阻止不了那些蓄意的人。」

相信犯罪者必定對犯罪抱持強大的信念,這尤其反應在執法者所用的語言中。如同聯合國區域間犯罪和司法研究所(United Nations Interregional Crime and Justice Research Institute)的報告中所寫的:「現代的犯罪愈來愈具有組織性、愈來愈嚴密,而且能夠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們都有責任開發新型態的干預方式,才能夠解決新穎的、複雜的犯罪問題。」

因此,犯罪者被描繪成堅定不移的形象,也是要用來正當化某些解決犯罪的特定方式:必須增加執法的經費,處罰也必須更嚴厲,才足以對付精於世故的罪犯。

(瑩霏/輯)

《被誤解的犯罪學》
作者:湯姆.蓋許 (英國智庫高級研究員)
出版社:臉譜

其他書訊:

《馴心:東方哲思╳西方管理》
作者:錢慧如(企業高階教練)
出版社:三采

傳統管理慣於下令,並用獎懲、升遷等「有為法」做為手段,看似快狠準,卻忽略了部屬行為底下的巨大冰山,也無法真正凝聚團隊意識。針對華人職場需求,錢慧如在書中講述了管理與領導的差異,運用「看、問、用」的技巧,讓部屬參與、成長、負責,在工作中得到幸福,團隊於焉成形。

面對變局,傳統管理已經不堪負荷,領導者更需要結合了東方哲思的教練領導學,「用心性穩定技術,用技術鍛鍊心性」,帶領團隊幸福同行。

《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
作者:肯.羅賓森(人類潛能專家) 凱特.羅賓森(作家)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正是全世界最迫切需要他的訊息的時候,我們必須重新想像教育和學校的樣貌,刻不容緩。為孩子創造成長茁壯、發光發熱的土壤,讓生命和學習豐富精采,為人類創造發揮天賦、永續平等的世界,迎向我們存在的新時代。

這本書很輕薄。我把它視為一封很長的獻給人類潛能的情書。要安然度過現今這個動盪的時代,想像力是我們唯一的盼望。改變的需求已是前所未有的急迫。這不只關乎個人的生命,也關乎人類文明的品格,更關乎創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未來。──肯.羅賓森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
作者:楊定一(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出版社:天下生活

第一本由調整內分泌、恢復代謝靈活性、扭轉慢性病體質出發,整合常見飲食法與斷食的重點,進入個人療癒與意識轉化的大眾書籍。生命,並不是一個人去體驗靈性,而是完美的靈性來體驗人生。

本書從理論基礎著手,楊定一由自身的觀察與體驗出發,整合事實和觀點,然後切入實作。讀者可以先建立正確的觀念,再拿自己的生活習慣來實驗,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現況的個人營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