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判讀力:腦袋自主!》

醒報編輯 2022/06/30 19:57 點閱 2474 次

置身網路時代,不管是滑FB、IG、傳LINE、看 YouTube、TikTok,從四面八方湧來的訊息,有家人傳來的「健康資訊」,有朋友轉來的時事討論,有政府公布的政策說明,看起來好像有道理,想一下又覺得可疑。你是不是常常因此覺得很困擾?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我們辨別這些訊息是否可信呢?

這些似是而非的可疑訊息,已經不只是假新聞或假訊息了,而是「資訊操弄」。面對資訊操弄的危害,你需要的不只是媒體識讀,你需要的是資訊判讀。

「家傳秘密:每天出門前在鼻孔裡滴香油,這樣可以阻斷一切流感⋯」
「疫情早就傳開,每天都運好幾卡車的屍體去台中統一焚化⋯」
「疫苗接種計畫會在人們身上植入微晶片,監控施打疫苗的民眾⋯」

這些訊息,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這些,全都是COVID-19(在台灣又稱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在台灣社交媒體、聊天群組裡傳遞的真實訊息。這些訊息的內容,有的完全虛構、有的半真半假、也有的無法證實,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

病毒起源在哪裡?

早在2020年2月COVID-19開始在全球擴大流行之際,世界衛生組織WHO就結合「資訊」和「流行病」,提出「資訊流行病」這個詞。WHO警告各國政府注意,關於疫情的錯誤、誤導資訊,可能影響防疫措施的效果,使疫情變嚴重,並造成對公共衛生相關單位的不信任。然而,縱使 WHO已經提出警告,許多國家,包括台灣,仍深受謠言、陰謀論所害。

2020年2月底,一則以〈「武肺」美國CIA生化武器?〉為標題的政論節目影片出現在YouTube上,有超過50萬人次瀏覽。影片中,一位以翻譯《魔戒》為人所知的名嘴,引用一份「報告」,有聲有色的說著「美軍」「評估」「1塊美金殺死5個人,非常划算」。

陰謀論的來源

同一檔節目,另一位以醫學專長著名的名嘴也引用一份論文指出「美國可能是 COVID-19病毒的源頭」。兩位名嘴先後引用了專業或權威文獻,推論病毒可能來自美國,而且是美國的生化武器。一週後,比生化武器更驚人的說法「生化兵」出現在台灣的政論節目上。

生化武器、生化兵,不僅有網路文章這麼說,還有學術論文、軍方報告加持,故事精彩而且「有憑有據」,接著在網路上演變成一個關於「病毒起源」的陰謀論:

不實消息流竄社群

「COVID-19是美國軍方在實驗室培養的生化武器,曾在德特里克堡P4實驗室工作的美國女軍官班納西,藉由2019年的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將病毒從美國帶進中國,並在運動會期間散播病毒,導致疫情在武漢爆發。」

這個說法獲得中國官方媒體呼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更用他個人的Twitter 帳號發文,將這個陰謀論的內容「升級」為中國外交部的官方說法。最重要的問題來了。這些關於病毒起源的說法,是真的嗎?

##缺乏疫苗的慌亂
2021年6月,世界各國疫苗短缺,台灣也不例外。這時卻出現了一則指控台灣政府「不顧人民需求,還將30萬劑疫苗送給友邦」的錯誤訊息,雖然台灣外交部及疫情指揮中心很快否認並加以澄清,然而,隨著錯誤訊息像病毒一樣傳進 Facebook、LINE 群組,台灣民眾對政府既有的不信任感,可能因為一件根本沒發生過的事而加深了一層。

後來,日本、美國、歐洲各國開始捐贈疫苗給台灣,政府自購的疫苗也陸續到貨,台灣疫苗短缺的情形逐漸緩解。但是緊接而來的,是質疑疫苗必要性和安全性的訊息。

質疑疫苗安全性

6月4日這天,日本政府宣布將捐贈台灣124萬劑AZ疫苗,成為最早捐贈台灣疫苗的國家,在此同時,針對AZ疫苗的各種質疑也浮出水面。6月底,網路論壇 Dcard 出現一篇文章,說日本捐贈的這一批疫苗「並沒有通過WHO的認證」,「是拿台灣人的生命來檢驗日本的疫苗生產技術」,「真的很想罵髒話」。

這種似是而非的強烈指控引起廣泛討論,並獲得多家新聞媒體報導 。對日本AZ疫苗的批評不僅在台灣流傳,也傳到了日本,可能影響日本新聞媒體及日本人對台灣的看法。

假訊息流竄

除了質疑特定廠牌的疫苗,其他像是「疫苗施打後的奇特症狀,台灣媒體完全不報導」、「疫苗含有最高致癌物質」、「權貴捏造假疫情,推廣有毒假疫苗,殺害地球人口」等等的說法,在社交平台間傳播,試圖告訴民眾「疫苗有問題」。

後來,更出現COVID-19變種病毒「無藥醫治」、「疫苗沒有用」的說法,就算被事實查核組織查核為錯誤,依舊在台灣的資訊環境中傳播。這些訊息可能降低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讓疫情更難控制。

資訊操弄的危險

針對 COVID-19的病毒起源和疫苗,有問題的資訊千奇百怪,這一章所舉的例子可以用「冰山一角」來形容。有的訊息不是事實,可以用事實查核的各種技巧來指出錯誤;有些訊息雖然可能內容正確,卻有過度推論、以偏概全的謬誤,導致讀者產生混淆,不能全部相信。

有些訊息會加上醫生、博士、警察等權威人士的背書;有些訊息則碰觸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的恐懼與不安,在社會最需要團結的時刻,操弄讀者的情緒,擴大分歧,加深不信任。

提升資訊判讀力

如果說電視上的確診人數,代表著人類面對病毒的脆弱,那麼Facebook、LINE、YouTube上分享陰謀論的次數,就顯示我們面對資訊操弄的不自覺。現在回頭再看這一章開頭那些形形色色的訊息,你有什麼想法呢?

現今資訊環境充滿資訊操弄,每位現代公民如同在資訊叢林裡的探險家。IORG希望《資訊判讀力》這本書能成為公民面對假訊息、陰謀論、帶風向的生存守則,提升資訊判讀力,找回腦袋自主。請跟著這本書的各章,一起展開一段尋找答案的旅程吧。
(瑩霏/輯)

《資訊判讀力:腦袋自主!》
作者:邁可.海勒(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
出版社:平安文化

其他書訊: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作者:闕又上(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
出版社:先覺

一個好的投資規畫可能只需顧及投資目標、報酬及風險分散的適當與否,而一個好的「整體財務規畫」卻能讓你在得意、失意的各種不同人生階段,都有好的理財計畫與對策去應付這些挑戰。

有別於以往談飆股、退休前投資,在本書中,暢銷財經作家闕又上拉高理財操作的視野,從保險、稅務、投資、退休和遺產等五大整體財務規畫出發,涵蓋了一個人從出生到往生的理財規畫,教你真正善用自己的財務資源,讓每一筆錢都實現效益最大化。

《如何循序漸進撐起自己的野心》
作者:陳立飛(80萬粉絲訂閱號Spenser創始人)
出版社:大是文化

這世上,比賺得少更可怕的,是迷茫,如果你也對人生感到困惑,這本書一定可以給你意想不到的答案。未來的職場,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所以,你得學會循序漸進撐起自己的野心。

作者陳立飛(Spenser),香港自媒體第一人,500萬粉絲訂閱號Spenser創始人。一篇〈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文章在網路上瘋傳,讓他從此火紅。他用2年的時間,從小職員到年收入千萬開公司,用實力改寫職場軌跡。

《狗狗抗癌飲食全圖解》
作者:俵森朋子(狗狗手作鮮食工作室創辦者)
出版社:蘋果屋

你是否到處東奔西跑,尋求各種偏方只求讓毛孩可以對抗病魔,甚至痊癒?這本書就是想提供給這樣努力的飼主和狗狗們,書中簡單就能完成的鮮食餐,不用額外花時間準備、不需要下廚經驗,不用特別採買食材,因此不論你是「已有為愛犬準備鮮食習慣」,或是「未曾或不常幫愛犬準備鮮食」的飼主都能輕鬆完成的料理!

本書作者為資深飼育達人、飲食療法講師及狗狗手作鮮食工作室創辦者,因自己飼養的6隻狗狗,其中3隻因罹患癌症逝去,因此他特別鑽研狗狗與癌症共存的飲食要點、更配合當季新鮮食材設計食療,及提升免疫力的點心,讓毛小孩吃對食物,積極補充各種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