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殖民化正熾 德國將歸還非洲文物

簡嘉佑 2022/06/28 12:24 點閱 2836 次
示意圖。德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表示,已與納米比亞、坦尚尼亞與喀麥隆討論歸還該地文物的議題,被視為去殖運動的延續。(網路截圖)
示意圖。德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表示,已與納米比亞、坦尚尼亞與喀麥隆討論歸還該地文物的議題,被視為去殖運動的延續。(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文物應當物歸原主!德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於27日表示,已與非洲多國商談,將會歸還德國於殖民時期掠奪而來的非洲文物,此舉也被視為「去殖運動」的延續。然而,去殖民化逐漸成為西方共識,但在文物歸還上仍有許多爭議,如蘇丹要求英國歸還文物引發反彈;羅浮宮爆出隱匿文物不法來源的醜聞。

德國歸還非洲文物

半島電視台》報導,德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轄管首都柏林的多所博物館,該基金會表示,已與納米比亞、坦尚尼亞與喀麥隆討論歸還該地文物的議題,其中包括珠寶、雕像等藝術品。該基金會主席帕林格表示,「文物對社會的精神起源有特殊意義,更凸顯歸還文物的合理性。」

此舉與「去殖民化」運動息息相關,過去指一個地方因為他國的殖民統治,長期受到經濟、政治上的不平等壓迫,轉而爭取自治或獨立的過程,其中以亞洲、非洲國家為主。到現在,被殖民國已紛紛獨立,去殖運動也轉向要求帝國補償殖民時期造成的傷害。

美國歸還柬埔寨文物

所以不僅德國試圖歸還文物,紐約曼哈頓區法院日前下令,要從收藏家手中收回27件從柬埔寨掠奪的文物,並於從美國運回該國,總價高達380萬美元。柬埔寨文化部長喜悅表示,「這些文化遺產承載了高棉歷代祖先的精神,更體現了柬埔寨的文明的軌跡,在戰爭時期多年後,終於返回柬埔寨。」

儘管西方國家對去殖民化運動的共識愈來愈高,但文物歸還仍是一場未竟之役。《衛報》報導,蘇丹博物館曾聯合向英國呼籲,儘速歸還非洲當地無價的文物瑰寶,包括當時蘇丹人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旗幟、武器等,更宣稱「文物能夠替不穩定的國家帶來和平」。

去殖民的未竟之役

蘇丹國家文物與博物館保護組織的高層艾莫里卡表示,這些文物蘊藏了蘇丹如何抵抗帝國主義的故事,「這些為國家奮戰的人是我們的英雄,蘇丹的後代都應該在國內看到這一切。」但因為蘇丹正值戰亂期間,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表示,在政府未能保證文物安全之前,不應該輕易要求歸還文物。

日前,羅浮宮博物館前館長馬蒂內茲則被指控其在任內,刻意隱匿埃及珍貴文物的來源,而這批文物極有可能是在阿拉伯之春時期遭到盜竊的走私贓物。此醜聞爆發,也引發埃及當局高度不滿,認為此案件凸顯羅浮宮裡埃及文物的不正當性,並要求歸還相關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