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孤獨之中上帝的祝福

蕭旭岑 2022/05/23 13:23 點閱 2288 次

最近,因緣際會,在好友、音樂推廣與收藏家林珮如熱心安排下,我得以有機緣與崇敬的韓國鋼琴大師白建宇相處一下午。

人生於世,能夠與真正洞悉人間、參透世情的藝術家共處,即使是短短一刻,收穫遠遠超過想像,那是多麼難得珍稀的福份。

珍稀的福份

白建宇已經七十六高齡,但精神矍鑠,湛然有神,對過往人類文明歷史如數家珍,信手拈來,都讓人如獲至寶。更重要的是,親炙一位真正的大藝術家,感受他對藝術的熱愛、堅持,我得到如同天啟般的感召。

我也終於有機會向大師說了深植心中二十多年的話:他演奏匈牙利大作曲家/鋼琴演奏大師李斯特(Franz Liszt)的《孤獨之中神的祝福》(Bénédiction de Dieu dans la solitude),不但是我心中最偉大的版本,也是人類有聲歷史中,最為稀有且珍貴的音樂段落,為此我深深感激他。

音樂向我說話

白建宇大師聽了後,笑了起來,說:「噢,那是很緩慢(slow)的演奏,我用很慢的速度來彈」。我請教大師,他錄製此曲時,不過四十來歲年紀,如何能演奏出如此深沉,睿智又感人至深的音樂?大師瞇著眼,看著我說:「我也不知何以如此,就是音樂向我說話(Music speaks to myself..)」。

我能理解白建宇的話,那必然是上帝透過這首《孤獨之中神的祝福》,向大師透露了關於人與神的關係,種種的吉光片羽和隻字片語。

1853年,李斯特以《詩意與宗教的和諧》(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ouses)為名合輯,出版了十首從教義思考獲致靈感的鋼琴獨奏曲,他還在樂譜開頭引用法國詩人拉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的詩篇來闡釋精神內涵,每個曲子均附帶標題,如《葬禮》、《求主垂憐》等,《孤獨之中神的祝福》是其中第三首。

融合詩與信仰

李斯特自三十歲起持續創作宗教樂曲,多達六百多部作品,包含清唱劇、神劇、彌撒曲、安魂曲等,著作甚豐。在《詩意與宗教的和諧》中,他嘗試將詩與宗教兩個元素用音樂來結合,整部作品都充滿著沉思冥想的氛圍,作曲採用新和聲的觀念與技法,更是領先時代近半個世紀。

如同舒曼一樣,我覺得李斯特始終被嚴重「低估」。當然,我說的「低估」不是指愛樂者對他們的愛戴程度,舒曼與李斯特都是很熱門的大作曲家。但受歡迎歸受歡迎,他們作品的深度與偉大,後世愛樂者往往理解得不足夠,會認為舒曼就是很浪漫,李斯特就是很炫技,不會用如同貝多芬、布拉姆斯般的肅然心情看待。

充滿哲思的創作

頂著獨步古今的大鋼琴家之名,李斯特除了一口氣將鋼琴技法推至前人所不能想像之境,還大量閱讀文學、哲學、宗教書籍及文藝評論,讓他許多創作充滿了哲思與豐富性。到了晚年,李斯特更全心投入宗教音樂創作,甚至成為一名神父。部分晚年作品呈現的虔誠玄妙意境,深不可測。

《孤獨之中神的祝福》根據拉馬丁的詩作,深刻描述一個人在孤寂之中,如何尋求平靜,獲得上帝之祝福,從而天啟智慧,宛若新生。

白建宇的演奏完全地展現了這樣的過程,非常深沉,非常莊嚴,同時也讓聽者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我最崇敬的鋼琴大師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沒有演奏過《孤獨之中神的祝福》,曾經是我認為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

還好有白建宇,上帝透過音樂向他說話,為人間留下了重要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