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繪臺北地圖》

醒報編輯 2022/05/23 19:23 點閱 2583 次

作者黃詩嫻以21世紀臺灣電影為研究對象,採用電影研究與文化地理學跨領域研究的「電影繪圖」法,分析代表性電影,討論「後海角時代」臺灣電影中的臺北都市再現,包含「影像臺北」在時間縱軸上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內涵,以及空間橫軸上的權力關係、階級差異、社會矛盾、多元流動等議題。

重繪電影所建構出的「臺北」,呈現了「從中心到邊緣」的權力分布地圖,不同族群記憶與歷史失落感的記憶地圖,還有全球流動下的族裔剝削、臺北主體認同等議題突顯的多元文化混雜地圖。

21世紀以來電影中的臺北呈現出與城市行銷密切結合,建構具有獨特美學的多元文化城市,同時電影中資本主義商業空間與消費空間頻繁出現,資本全球化又造成了臺北的多元跨地流動。本章將電影中的臺北放入臺灣電影史的脈絡中,討論「由後到新電影」時代城市行銷發展、電影中的臺北都市景觀變遷以及多元流動特性,呈現2008年以來臺北影像地圖全景。

台北電影史

2008年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成立,城市行銷與電影觀光結合,改變了電影中臺北的城市意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電影中的政治地景,由以往的象徵權力轉變成為城市行銷而服務。

首先,論述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的推動力,以及城市行銷帶來的電影中城市意象的轉變。其次,臺北都更新之下,在電影中呈現西區沒落、東區漸顯的軸線翻轉,尤其是信義商圈與臺北101大樓代替早年電影中的西、東區,成為臺北市的著名地標。臺北與世界各大都市一樣高樓林立,電影中的臺北又具有獨特的都市文化,這一時期電影中以臺北獨具特色的咖啡館、街道巷弄、夜市等,休閒空間作為在地精神的彰顯。

電影的多元性

在資本全球化的情境下,這一時期眾多電影開始呈現臺北的多元跨地流動。其中電影作為文化產品,在製作生產方面的全球合拍合製,也包括文本所呈現的兩岸流動、跨國流動等多元景觀。

電影文本以都市景觀的變遷、城市行銷的作用以及全球化情境下的多元流動這三個與之前電影相比最大的不同特點,作為開始本研究論述之前對這一時期電影中的臺北進行一個概觀全貌的導論。

用電影行銷城市

回顧臺灣電影史,《戀戀風塵》、《悲情城市》(1989)中的九份山城與昇平戲院,至今仍是海內外遊客到訪臺灣的重要觀光地,《向左走向右走》(2003)中的北投、《不能說的‧祕密》中的淡水、《海角七號》中的恆春等,各地成為遊客爭相到訪的熱門觀光地。這些透過地方景點在影視產品中的露出而吸引遊客造訪,稱之為影視觀光(film tourism),

近年來,臺灣各地看到了影視觀光帶來的效應,像是成立電影委員會或協拍中心等。隸屬於地方政府影視文化機構,也為電影拍攝提供資金補助支援,以此將電影拍攝、影視觀光與城市行銷相結合。

臺北市在2007年底成立臺北市電影委員會,大力推動在城市取景拍攝。通過電影傳遞城市文化,促進城市行銷與觀光。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成立以來,不僅給予資金補助,更協助封街拍攝與拍攝地點協調等。電影觀光與城市行銷的聯動,從電影取景、拍攝協助與資金支持,到後期電影觀光的推廣策略,都通過電影攝製方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經過十年的發展,臺北已成為一個電影觀光盛行的城市,不僅吸引遊客、行銷城市、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電影建構出城市的文化與精神。

行銷古蹟

電影對城市旅遊的作用體現為電影的「框取」和「溢出」效應,通過「框取」電影影像選擇性地表現城市;「溢出」則讓銀幕空間成為塑造顯示城市空間的一種力量。

例如臺北市的重要古蹟總統府、臺北賓館、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均開放為電影拍攝地:位於凱達格蘭大道1號的臺北賓館,興建於日據時期,為日據時期總督居住地及會客場所,原為「總督官邸」。通過臺北市政府及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的協助,臺北賓館首次開放作為《賽德克‧巴萊》(2011)的主要場景,將臺北賓館設置為霧社事件發生時的日本警察局。

講述臺灣辦桌文化的《總舖師》,在國父紀念館廣場拍攝辦桌比賽總決賽,是一場耗資500萬新臺幣的大場面。電影中,國父紀念館的政治意涵已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熱鬧、人情與古早的辦桌文化,辦桌決賽也是一場在地文化的彰顯。

電影中的歷史建築與政治景觀,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再是權力的暗喻,反而變成城市的名片,為城市行銷的重要工具。

公部門參與合作

此外,臺北市電影委員會通過提供拍攝補助計畫申請,設立「臺北市拍攝補助方案」,實行「電影事業相關稅賦減免措施」,也舉辦「臺北電影學院」活動。臺北市電影委員會也在電影的上映、發行到後期推廣等方面採取諸多措施。臺北市影委會協助舉辦各類首映會、特映會,以臺北重要景觀或電影呈現的特殊地點為放映場所,邀請政界人士參與電影映演,以加大電影口碑效應。

在臺北市影委會與相關部門的協調下,透過市長及政界人士出席、場地借用、交通安排等方面為電影的首映保駕護航,也適時地舉辦各類電影主題觀光活動,以突顯城市的人文精神。例如第五章分析的兩部電影《大稻埕》、《艋舺》所帶來的在地化觀光,通過與地方社區的聯動,促進電影觀光、電影紀念商品販售。

通過在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推出電影背景介紹以及導演、演員採訪等,提高行銷宣傳;同時出版各類書籍、雜誌,如《跟著電影遊臺北》、《臺北拍電影》等,以「電影拍攝地」作為城市電影觀光的重要推廣景點。

臺北市影委會經過十年的發展,已摸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路徑。通過資金補助、拍攝支持、舉辦行銷活動等一系列手法,間接促使歷史古蹟登上大銀幕。同時從電影劇本創作、拍攝製作到後製、發行與行銷等方面的參與,影響了臺北在電影中的呈現,協助建構了一個具有人文風情兼具旅遊價值的臺北景象。

台北地景文化

臺灣複雜的歷史文化形塑了臺北城市獨特的人文地景,最重要的地標分為兩類:一類為日據時期興建,如總統府、臺北賓館;另一類為國民政府遷臺後興建,如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

在建築風格上,由於臺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日本將從歐洲學到的建築風格實驗在臺灣的土地上,於是臺北有了歐洲建築特色的總統府、臺北賓館;而國民政府遷臺後將臺北設定為「首都」為了不忘中國傳統文化,紀念孫中山的國父紀念館及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都為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風格。以上政治地景是臺北都會的重要地標建築,被賦予臺北複雜歷史記憶象徵意義。

刮除重寫的羊皮紙

Mike Crang曾論述地景是張刮除重寫的羊皮紙,意指刮除原有的銘刻再寫上其他的文字,不斷反覆的過程。先前寫的文字永遠無法澈底清除,隨著時間過去,所呈現的結果是混合的。刮除重寫呈現了所有消除與覆寫的總和。他將這個觀念用來類比於特定區域的文化,地景隨著時間抹除、增添,是連續的發展過程。

由於臺北近百年來的複雜歷史使得都市文化成為一種複合的文化樣態,具有悠久歷史的臺北地景正如Mike Crang論述的刮除重寫的羊皮紙。特別是日據時代以來的臺北地景,以總統府為例,電影中的總統府從日據時代顯示日本的殖民統治,到國民政府時期象徵威權統治,再到現今為促進城市行銷而開放為拍攝地。

這種歷史文化的抹除、重寫與演變,導致地景的意象與文化含義都呈現在不同電影中。由日據時代、國民政府遷臺以來的臺北重要歷史政治建築在不同時代電影中的再現,來看電影中的政治地景在不同歷史時代下的不同面貌,特別是在新世紀以來的權力淡化與意象轉變。

歷史中的電影意象

受歷史影響的政治地景在不同時期的電影中的意象,與城市的歷史經驗、政治環境及社會變遷密切相關。城市是居民生活的場域,城市的地景承載著居民的歷史記憶與主觀情感,地景呈現的意象也承載感知經驗。電影設定的發生場景都有特定的意義,地景是符碼,通過導演的編碼後再現。

通過總統府的政治地景,在戒嚴、解嚴、新世紀臺灣電影中的意象演變的分析,可見政治、社會之經驗如何作用於電影,以及電影在不同歷史時期如何塑造地景意象,建構與之相關的都市經驗,尤其是這一時期城市行銷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力。

總統府政治地景沿革

總統府在日據時期、戒嚴時期以及民主時期電影中,分別被賦予外來殖民力量、威權統治與多元文化的涵義,承載了臺灣的殖民經驗、威權記憶和民主發展的意涵。在殖民時期,電影成為日本統治臺灣的意識形態工具,電影中的總督府也呈現為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權力象徵。

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後頒布「戒嚴令」,戒嚴時期總統府前戒備森嚴、氣氛嚴肅,甚至周圍路段也禁行機車與腳踏車。在1950年代電影中,總統府常作為高高在上的威權時代的政治權力隱喻。

在1980年代,臺灣民間社會開始推動解嚴,藝文界反抗威權的表達也持續暗湧,意圖推動「白色恐怖時代」的結束。電影中的總統府從早期表現政治威權,轉變為暗含民眾的不滿與反抗,《青梅竹馬》中拍攝到一群青年人在夜間開摩托車在總統府前繞行,作為對總統府所象徵的威權體制的衝撞。

這樣的場景在戒嚴時期幾乎不可想像。1987年臺灣解嚴後,臺灣電影開始重現臺北的歷史記憶。《超級大國民》以許毅生的視角揭露城市的歷史記憶與創傷經驗。電影特別選用了解嚴之前的總統府。一是日據時期、二戰末期總督安藤利吉在當時的總督府前校閱軍隊,而受檢閱的不乏臺灣的部隊;另一段是初到臺灣的蔣介石在總統府前檢閱部隊。

這兩個真實影像片段分別記錄於1940年代末與1950年代初這兩個相近的時間,兩段歷史影像中總統府與威嚴的統治者、軍隊同框,象徵著政治與暴力,以及普通人的極度受壓迫、恐懼。
(昀恬/輯)

《重繪臺北地圖》
作者:黃詩嫻 (廈門集美大學副教授)
出版社:新銳文創出版

其他書訊:
《為什麼有些國家愈救愈窮?》
作者:傑森.希克爾
出版社:野人

國際間的「發展」軌跡看起來正朝著政治正確的趨勢演變:開發中國家正在趕上已開發國家的「發展」進度,貧窮問題已大幅改善,到2030年將被消除。這實在令人欣慰,世界上最強大的政府和企業也如此宣稱。但這是真的嗎?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了這些觀念:貧困是一種可以通過援助解決的自然現象;開發中國家只是需要一些時間以及適當的幫助,就能「趕上」已開發國家的腳步。但實際上,貧窮是一個政治問題:貧困不是本來就存在,而是被製造出來的。作者以自己的家鄉史瓦帝尼為例,指出許多驚人的事實。

《陳設美好的生活》
作者: 林書言
出版社:三采

即使生活是瑣碎的總和,在日常選擇間,我們也可以藉由陳列,找到安頓身心之處!風格是來自經年累月的喜好與鑑賞,把喜歡的東西透徹地了解一遍,當開始理解內化、與其相處,不斷重複,然後就成為了風格。

關於空間設計,大家最關心的是before和after。本書把陳列設計脈絡化、公式化,並以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方式拆解陳設,藉由圖片導引與案例,讓陳設這件事也可以很科學、淺顯易懂,大家不僅能夠感受到陳設的樂趣,也產生即刻就能改變空間氛圍的愉悅感!

《神解析!西洋名畫中的新約聖經故事》
作者: 杉全美帆子
出版社:台灣東販

寫於兩千多年前的《新約聖經》「為什麼能有如此成就?書裡到底記載了什麼樣故事呢?」像這樣純粹感到好奇的人應該不少。可是把聖經放在面前,便匯意識到自己不可能讀完,看到西洋繪畫時,會發覺許多作品都以聖經為題材。「要是知道故事的話,一定更能理解名畫的意涵吧……」你是否也曾這樣想過呢?

這本書為了滿足大家對知識的渴望,利用簡單易懂的插圖,依時代順序,順著故事的大致發展講述《新約聖經》的內容,若有描繪知名場面的繪畫也一併加以賞析。介紹一則則《新約聖經》裡的小故事,以經常被當作繪畫主題的故事為優先做介紹,大家可以把它當成歷史讀物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