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失眠」是民眾出現長期難以入睡的狀況,每週至少有3個晚上超過30分鐘才睡著,且狀況持續3個月以上。(網路截圖)](/system/assets/images/000/071/307/big/%E5%9C%96%E8%AA%AA%EF%BC%9A%E3%80%8C%E6%85%A2%E6%80%A7%E5%A4%B1%E7%9C%A0%E3%80%8D%E6%98%AF%E6%B0%91%E7%9C%BE%E5%87%BA%E7%8F%BE%E9%95%B7%E6%9C%9F%E9%9B%A3%E4%BB%A5%E5%85%A5%E7%9D%A1%E7%9A%84%E7%8B%80%E6%B3%81%EF%BC%8C%E6%AF%8F%E9%80%B1%E8%87%B3%E5%B0%91%E6%9C%893%E5%80%8B%E6%99%9A%E4%B8%8A%E8%B6%85%E9%81%8E30%E5%88%86%E9%90%98%E6%89%8D%E7%9D%A1%E8%91%97%EF%BC%8C%E4%B8%94%E7%8B%80%E6%B3%81%E6%8C%81%E7%BA%8C3%E5%80%8B%E6%9C%88%E4%BB%A5%E4%B8%8A%E3%80%82%EF%BC%88%E7%B6%B2%E8%B7%AF%E6%88%AA%E5%9C%96%EF%BC%89.jpg?1652943312)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半夜睡不著覺?可能是「慢性失眠」惹得禍!部分民眾一旦於半夜醒來,就無法再度入眠,專家指出,如果此狀況一週發生3次以上,可能出現「慢性失眠」(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的症狀。醫師建議,減少睡前喝飲料,下午喝咖啡,且避免白天打盹,遵守嚴格的睡覺時間表,都是改善狀況的好方法。
慢性失眠與夜醒症狀
《紐約時報》報導,大腦在睡眠期間有深層與淺層睡眠兩種模式,在淺眠階段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驚醒的狀況,而大部分人都可以輕易地再度入眠,所以半夜醒來通常是無害的。
然而,根據《Sleep Foundation》定義,「慢性失眠」是民眾出現長期難以入睡的狀況,每週至少有3個晚上超過30分鐘才睡著,且狀況持續3個月以上。此外,反覆性的夜醒症狀(半夜突然醒來,時間超過30分鐘)或比預計起床時間早30分鐘起床,也被視為警訊。
導致失眠的主要因素是「生活壓力」與「焦慮感」,如果民眾於半夜醒來就開始擔憂,休息不足會影響工作表現、月底的帳單還沒繳等狀況的話,就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而產生所謂「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指生物感知到危險事物後,分泌腎上腺素等一系列身體反應,就會使重新入睡變得更困難。
睡前勿喝水
針對失眠的狀況,醫師提出四大建議,一、「睡前別喝東西」,睡前喝水會導致半夜起床上廁所的需求。另外,醫生也提醒,雖然喝酒有鎮靜的效果,但身體在代謝酒精的時候,會使睡眠品質下降,導致半夜驚醒的機率提高;二、「下午2點後別喝咖啡」,因為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可持續作用的時間超過12小時。
三、「避免白天打瞌睡」,西北大學精神學助理教授艾伯特表示,上午打瞌睡會使得晚上更難入睡,如果民眾真的需要午睡的話,時間盡量提早,並縮短睡眠的時長;四、設定「睡眠時間表」。研究表明,不規律睡眠會打亂身體的晝夜規律,與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有關,並提醒民眾確保「同一時間起床與睡覺」。
醫師提醒,如果在落實上述措施後,狀況依舊沒有改善,可能就罹患了更嚴重的睡眠相關疾病,包括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等,此時就必須尋求醫師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