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衡》三大因素墊高世界經濟成本

林建甫 2022/04/17 13:51 點閱 1441 次

二戰後,世界經濟重建,全球產業鏈形成了無比精細的垂直分工,每個國家都納入產業鏈的一環,基於經濟學「比較利益」的原則,經濟一體化成為必然的結果。

大家都享受全球化的紅利。然而過去四十年來的高增長和低通脹的完美組合,未來可能不復見,當前三大因素:新冠疫情、俄烏衝突與西方抗中,不僅會對短期經濟有影響,還會產生結構性變化,對全球經濟產生長遠的影響。通膨不僅是需求面的問題,而是供給面已經起了根本的變化。

疫情加大反全球化

首先,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以及物流都帶來諸多影響。疫情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嚴重事件。疫情爆發封城、隔離對國際貿易形成巨大衝擊。

WTO成立是全球化的頂點,之後反全球化的聲浪逐漸起來,但疫情帶來的衝擊把反全球化帶到極致,不但2020年貿易量大幅下跌,之後受疫情影響,人們對未來的經濟成長預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敢增加投資。過去兩年已經顯示投資不足,再來全球經濟的產能就會受限。疫後需求雖然回升,產能受限,會延後通膨問題的解決。

俄烏戰爭糧產動盪

其次,俄烏衝突則是二戰以來歐洲本土出現的最大規模戰爭,戰爭導致的破壞和制裁將對現有的世界經濟產生很大的衝擊,尤其能源和糧食供給缺口將加劇全球通膨壓力。俄羅斯、烏克蘭是糧食、石油、天然氣的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

俄羅斯、烏克蘭小麥出口在全球的占比達到25%,是中東、非洲不少國家的糧食進口來源。這些商品價格受戰爭影響將持續維持高點。歷史經驗甚至顯示,糧食危機可能造成發展中國家社會的動盪。

戰爭更使和平紅利消退。二次世界大戰後冷戰的1960年代,OECD國防開支對GDP的比例高達7%,七十年代降低到不到5%,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之後,OECD軍費開支再明顯下降,轉為促進經濟發展。俄烏衝突爆發,未來歐洲國家勢必要增加軍費開支,不利經濟發展。

西方抗中成本增加

第三,西方抗中可預測全球供應鏈將隨之改變。過去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產和出口中心,供給量超過美國和德國。西方國家擔心過度依賴中國的進口,希望可以分散供給來源。抗中也產生去中化,各國會從產業安全角度出發去調整生產布局。去中化也就會把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但這會導致成本增加。

中國也會擔心被其他國家限制而謀求自主創新。中國過去的製造業發展是以加工出口為主。利用如俄羅斯、澳洲、巴西等的自然資源豐富,及如日本、美國等的先進技術合作。中國從發達國家學習與引進技術,花費不多,現在全部要自主創新,也意味著成本增加。

過去沒有疫情、舉世和平,及全球化下真是經濟發展的好日子。未來可能要相對辛苦幾十年,才能回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