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鄭運鵬日前呼籲考選部,國考應廢考國文,他認為目前公文都力求白話文,古文用不到,不必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
觀察國、高中國文如今的教學與考題,平心而論,鄭委員有一部分說得有理,看看那些冗長的試題,恐怕就算韓愈、蘇東坡來應考也未必答得對。
古文宜改不宜廢
這些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倡議廢古文,或者減少中學國文課本裡的古文篇數,所持的理由都差不多。不過,解決之道不在廢而在於改,改什麼?改變古文的教學、考試方式,如今古文教學只會在字義上打轉,而不究其內涵,這是在消磨小孩對古文的熱情,讀得愈多,對古文的討厭就愈深,如此當有人倡議廢古文,學子們自然樂觀其成。
古文,上自詩經、楚辭、左傳、史記、漢賦,下至六朝駢文、唐宋詩文、詞曲、傳奇、小說,不僅文采斐然,妙趣橫生,於國家之經綸,經濟之運行,外交之折沖,軍事之謀略,生活之小品及人生之哲理粲然大備,其典籍浩如煙海。
讀古文並非為了寫古文,而是在過程中享受詩文的樂趣,激蕩疲乏的思想,豐富寂寞的人生,讓我們與孟子、杜牧.皮日休交流,與韓愈、李白.駱賓王對話,若學子們長期享受閱讀古文的樂趣,台灣社會的文化素養將自然而然得提升。
文化資本提高競爭力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指出,什麼是資本?除了廠房、機器是資本,一個人學得的才能也是資本,晚近經濟學家所倡議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就是告訴大家,文化、知識和黃金、機器同屬資本,是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梭羅於1990年代即指出,21世紀國家競爭力的決勝關鍵就在於人力資本,教育、文化之重要,於此可知。
由是觀之,古文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本,若能讓學古文成為樂事、趣事,人人樂於朗讀,隨著人力資本的累積,非僅台灣社會的文化素養得以提升,邏輯思辨、創新能力也將更上層樓,如此一來,競爭力的提升自是水到渠成,必然之理。
范仲淹也懂經濟學
莫要輕看古文,古文絕不像五四運動所說的如此不堪,什麼「死文字不能產出活文學」,什麼「兩千年來用漢字寫的書籍,無論哪一部,打開一看,不到半頁,必有發昏做夢的話。」這些民初的文人,把近一百年國勢的衰微,全算到過去三千年的古人帳上,這些論述對古文極其不公平。
我們舉幾個例子,《夢溪筆談》記載范沖淹於杭州太守任內,遇大蕭條,他大興土木建倉庫、鼓勵人們遊西湖帶動消費以「發有餘之財」,想想,這不正是凱因斯於1930年代所倡議的擴大內需嗎?當年,大多數經濟學家都不明白凱因斯在做什麼,然而早在900年前的范仲淹已明白這個經濟法則了。
再者,如司馬遷於《貨殖列傳》也詳述市場供需之理,在價格的調節下,各類商品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這不就是亞當斯密所形容的「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嗎?
思想領先西方數百年
明末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更把二十世紀經濟學家才發表的外部性(externality)談得清清楚楚,此外,民貴君輕的民主思想,損有餘以補不足的財政主張,古文群書裡所見多矣。
我們有這麼多富有哲思、充滿趣味的古籍,其思想往往領先西方數百年,甚至千年,自不可輕言廢棄,非但不可廢,政府反而要以更大的熱情來鼓勵學子們閱讀古文、朗讀古文,並改變古文教學與考試,果能如此,非僅是學子之福,隨著人力資本提升,台灣經濟也將會有全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