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料理美味的科學》,你會發現關於料理已從單純好吃,邁向使用科學技術來讓食材更新鮮、料理更精準美味的時代;當你在美食品味時也將明白,味覺不只是舌尖感受,更是大腦透過五感與環境所產生的感受,更與記憶混合的綜合認知過程。
以及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進步,科學新知在料理領域將扮演更重要角色,引領料理的未來,譬如時下令人驚豔、突破固定料理模式,所創造出的分子料理。
正如作者所言:「未來,科學能在更多領域更貼近生活,味覺的世界也不例外!」讀完本書,你對於料理技術與未來都將了然於胸,也更能運用科學技術讓料理與品味更上一層樓。
人類生活最基本的需求稱為「衣、食、住」,不過西方順序則是「食、住、衣」,若從順序論重要性的話,由於你我處在儒教文化圈,可能是認為體面與外觀比飲食還重要的關係,但若從生存角度看來,西方的順序似乎更為合理。
發展文明的重要因素
有學者分析認為,飲食問題已然超過個體生存,是人類高度發展與文明的重要因素,歷史學家哈拉瑞在其《人類大歷史》一書中,也提出飲食變化是如何影響人類認知的革命。
火的發現,讓人類開始吃熟食,進而在攝取各種飲食更加容易消化,黑猩猩咬嚼生食之後,直到消化完畢需耗費五小時,而人類則是因吃熟食之故,消化時間縮短為一小時,這樣的行為促進人類演化,多出了更多時間,從事其他更具創意的工作。
不僅如此,吃熟食讓臟器縮短、減少身體消化所需能量,多出來的能量被供給至人類的大腦,這也是帶動智人認知革命的主因。然而如今已經從單純吃什麼,走入要追究是何種料理食材,探索其食用方式為何的時代。
廚師恐被AI取代
不久前韓國開始流行「吃播」的節目內容,根據報載目前從事網路播放的「吃播型直播主」約有三千位左右,廚師這一職業也在學生之間掀起一陣炫風,近來針對國小、國中至高中生所做的未來職業調查中,廚師非常受歡迎,在國小生是第四名、國中生是第六名、高中生則是第七名,顯見該職業的人氣之高。
但針對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預測報告書中,卻對此職業的前景相對黯淡,等到2030年AI機器人、或是3D列印發展成熟後,廚師這一工作消失的可能性極高。若要說做出好味道是魔術師的話,目前廚師這份人氣工作真的會在十年後被AI機器人取代嗎?我認為可能性很高,因為做一份美味佳餚的關鍵,我認為是綜合科學之故。
酸、甜、苦、辣、鮮
脊椎動物在五億年前從海洋探索,透過味覺習得什麼東西可以吃,或是學到哪些可能暗藏著致命毒物。甜味,告訴人體這是必須能量的碳水化合物;鹹味,提醒著身體這是水分均衡與代謝、血液循環的鈉;苦味,警告食物可能有毒,不可食用;而酸味,則是警告可能是酸掉或是腐敗的食物,要小心攝取。
換句話說,若甜味與鹹味在飲食攝取時,是食用也無妨的綠燈、苦味是紅燈的話,酸味就是黃燈,人類的舌頭有一或兩個味覺感受器可以感受到甜味,但對於酸味的感受,至少超過二十個,因此讓人類聰明地知道迴避毒物。
各種味蕾遍布舌頭
那麼,人體能感受的基本味覺,又有幾項呢?根據我學生時期的印象,是上述提及的甜味與鹹味、苦味與酸味共四種,這些味道透過味蕾察覺,區域式的接收著味道,如舌頭前方是甜味、側邊是鹹味,邊緣是酸味、而苦味則是在咽喉附近,稱為「舌頭味覺地圖」,這份地圖是從一八○○年左右開始研究,直到二十世紀初才完成。
然而近年來卻完全推翻了此份研究,也就是認為布滿味蕾的舌頭在任一區域部位,皆能分辨各種味道,長久以來所一直信奉和教導的舌頭味覺地圖,如今卻成為錯誤的神話,但許多人依然深信不已。
第五種味道「鮮味」
再者,近來又追加了「鮮味」這一項基本味道,所謂鮮味,是包含肉、起士、番茄等在內,由「麩胺酸」所釋放出的味道,也是眾所皆知的人工調味料MSG(味精)的主成份。
這味道是1900年代初期由日本學者研究發表,所以又稱為「うま味」(Umami),一開始並不被認可,然而發現了昆布一類的海藻湯類中會有麩胺酸,爾後又於1913年發現常見於日本料理的鰹魚乾有肌苷酸、一九五七年在香菇裡發現鳥苷酸,直到一九八五年這一項新的基本味道才正式受到矚目。
另外1997年與2000年分別從老鼠與人類舌頭的味蕾,發現鮮味的受體後,鮮味才正式成為第五個基本味道,鮮味也可說是表明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豐富的一種味道。此外,科學家們認為尚有其他基本味道存在,所以這一類研究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如脂肪、或是鈣一類的金屬味,目前名列候選地位,但迄今尚未獲得學界認可。
大腦與記憶的結合
那麼飲食的味道,都能單以舌頭去感應嗎?先說結論,正確答案是「不能」,味覺感受是結合各種行為的複雜過程,需要動員並收集舌頭、口腔內、鼻子、眼睛、耳朵等等各個感覺信號,然後傳遞到大腦,才能與記憶結合,過程就如同管弦樂演奏。也就是味道是由大腦感受,但感受味道最重要的階段,就是始於舌頭與軟顎的味蕾。
味蕾是如同洋蔥模樣的構造,內部有五十∼一百個左右的味覺細胞,每一個味覺細胞都有如同手指模樣的細微絨毛,當飲食入口後,飲食中多種味道分子會與味蕾接觸,再透過頭頂的小洞(味孔)進入味蕾,影響味覺細胞的味覺感受器。
透過神經傳遞到腦部
從食物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覺刺激物質,與味覺感受器的特別蛋白質結合、或透過可讓離子通過的通道移往味覺細胞,在過程中,味覺細胞內的電子狀態會出現變化,再次透過神經將電子訊號的轉換傳遞到腦部。鹹味與酸味多數以融入離子狀態而讓味覺細胞有感;甜味、苦味與鮮味,則是透過與味覺感受器的蛋白質結合,而讓味覺細胞有感。
味覺感受器僅分佈在嘴內,也存在於胰臟、腸、肺、睪丸等身體的其他部位,不過這些地方的味覺感受器不是用來感覺味道,而是在有害物質進入體內時,負責發覺的檢查師角色。
從味覺細胞感應到的信號沿著神經傳遞到大腦,到達布滿腦內的味覺皮質,因此並非舌頭有味道地圖,而是味覺皮質原就存有各自對應的基本味道,第一次的味覺皮質是區分味道、第二次的味覺皮質則是將各自的訊號與記憶綜合,才品嚐出風味。
神經美食學
若說人類透過舌頭感受味道,那麼腦部所認知的味道,即可視為香味。所謂香味,原本是指飲食的味道與香氣,但近年來不僅是指味道與香氣,還包含透過五官感受,使大腦做最終的解析的味道。味道的認知過程其實相當繁雜,所以大腦究竟是如何感受香味的研究,也隸屬於科學領域的一環,稱為「神經美食學」。
香味最重要的資訊就是氣味,氣味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當食物略有距離時,所飄來的香氣會進到鼻子裡,感受到氣味的細胞反應(前鼻腔性嗅覺),另一種是咀嚼與吞嚥食物時,氣味分子從嘴內進到鼻子的氣味細胞的刺激(後鼻腔性嗅覺),後者的後鼻腔性的氣味,與味道結合,就能製造出香味。
香氣與氣味不同
不過就算與同一種氣味接收體進行反應,腦部對於從鼻子直接聞到的香氣(aroma),與從嘴內進入鼻子所感受到的氣味(flavor)的解讀是完全不同。例如,鯨魚的口腔與鼻子沒有相連,所以鯨魚只能感覺到香氣,無法感覺到香味。
不過人類的鼻子能夠感覺氣味的感受器與味覺不同,有三百五十∼四百多種,相當多樣,嗅覺資訊直接傳遞到腦部的高位中樞,嗅覺皮質與負責情緒與記憶的杏仁核在大腦的位置相當接近,讓氣味能輕易的影響情緒與記憶,因此,味覺僅能區分五種味道,但藉由豐富嗅覺的協助,可以感受到多樣的香味。
細細咀嚼感受
舉例來說,蘋果的味道在味覺中區分為甜味與酸味,但蘋果香讓大腦區分同樣具有甜味與酸味的其他食物,記住這是「蘋果香」,這也是當鼻塞時,吃任何東西都無法準確感受到味道的原因,因為此時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香味。
所以從現在開始,吃東西時,請細細咀嚼,感受其味道與香氣,享受嘴內的口感、或是咀嚼時發出的聲音,這樣一來,大腦周邊的心情與過去的記憶疊合,就能感受到旁人所無法感受,那專屬於你的香味的交響樂。
(興韻/輯)
《料理美味的科學》
作者:朴容基
出版社:方言文化
其他書訊:
《全職存股,不上班10萬變1億》
作者: 股千
出版社:采實文化
作者五歲起,就把每年過年收到的壓歲錢存下來,國二時存到40萬日元(約新台幣10萬元),為了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息,一路摸索和研究,於是開始自學投資股票。
後來,他經歷1990年泡沫經濟瓦解、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2001年,開始有紀律遵循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的價值投資法,經過多年的反覆驗證,獨創「股千式投資法」,輕鬆存到「划算股」。
本書教你存到划算股的詳細步驟和方法,跟著全職散戶投資,你也能挑出獲利翻千倍的價值好股,實現不被工作綁住、不為錢煩惱,邁向財務和時間都自由的人生。
《永遠的台灣島》
作者: 竹內昭太郎
出版社:蓋亞
竹內昭太郎,日治時期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一九四五年時就讀於臺北高等學校。這所保證直升帝大的菁英高校,日後同學們名人輩出。大戰末期,他們以「未來國家社會菁英」的身分,被徵調到草山、竹子湖、七星山一帶,充當「學徒兵」,徒勞地挖掘著防空洞和戰壕。
本書既是作者親身經歷大時代的回憶點點滴滴,也栩栩如生再現了一九四五年前後的台北。透過作者幽默與情感兼具的文字,熟悉的地景,青春年華的高校生,台北的生活風物、街衢道路、店鋪建築,渲染著彷彿宮崎駿動畫般的風采,再現了日本戰敗這一年間「敗戰的台北」,是一部帶著溫暖回憶的紀實文學。
《設計職人的養成》
作者: 尾澤早飛
出版社:紙印良品
設計師不只是負責設計「視覺圖像」而已,更扮演著與客戶溝通的角色。如果無法掌握客戶的想法和需求,設計出的作品就只是賣不掉的失敗品!因此身為設計師,設計前一定要弄清楚目標客群是誰?想對這群人傳達什麼?
作者教你從聽取客戶需求、鎖定目標客群到完成商品設計,一步步把客戶腦中的「?」具體化為成功的作品。本書在頁面呈現上分為兩部分,首先從版面、配色、圖像、字型等的「設計知識」開始,先學會基本知識後,再輔以大量的業界實際作品解說,讓你馬上應用所學來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