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焦慮症候群 心理醫師探索療法

簡嘉佑 2022/02/07 11:11 點閱 21073 次
隨著氣候變遷愈來愈嚴重,許多民眾擔憂自己的行為會加劇暖化狀況,而出現「氣候焦慮」。(Photo by Joe Brusky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隨著氣候變遷愈來愈嚴重,許多民眾擔憂自己的行為會加劇暖化狀況,而出現「氣候焦慮」。(Photo by Joe Brusky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害怕拆開塑膠包裝、每當使用一次性商品就有罪惡感,你可能陷入了「氣候焦慮」!隨著氣候狀況愈來愈惡化,許多人出現「人類的未來終將失敗」的擔憂,因此也產生了全新的專業領域「氣候心理學」。目前臨床治療的經驗相當少,但該領域學者正積極努力,如建立互助會、成立相關治療師的名單,向民眾提供諮商。

氣候焦慮真實存在

紐約時報》報導,心理學家多爾蒂與伍斯特學院教授克萊頓早於10年前就發表過論文指出,「氣候變化將產生強大的心理影響」,且範圍不僅影響實際受到氣候災害的民眾,更包括透過新聞與研究關注氣候變遷的人。

但在當時,這個概念還不為學界所接受,就算到了現在仍有不少心理學者認為,氣候變遷引發的焦慮與因恐怖主義、校園槍擊等社會威脅引起的焦慮,並「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隨著愈來愈多人因為浴缸中的塑膠玩具、一次性的紙尿布或氣候災害的新聞,而感到無比焦慮,「氣候焦慮」的現象也得到愈來愈多關注。目前臨床治療的經驗仍相當少,但相關專業認證項目已經開始出現,許多民間組織也建立互助會、治療師名單等,提供民眾尋求協助。

年輕一代受打擊

最近的研究表明,氣候焦慮的情況恐怕不容小覷。去年12月發表在《刺胳針》期刊的調查,共調查1萬名 16 至 25 歲的民眾。結果顯示,有45% 的受訪者表示,對氣候的擔憂已經對日常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更有75%的人說「未來是可怕的」;56%的人說「人類已註定要失敗」。

克萊頓對此表示,氣候變遷對年輕一代的信心打擊似乎比以前的威脅(如核戰爭)更嚴重。她說,人類以前也面臨過大問題,但氣候變化被描述為「生存威脅」,更從根本上破壞了人們的安全感。

療法多方嘗試

愈來愈多民眾向多爾蒂尋求心理協助,其中一位更說,高壓系統會使溫度上升至攝氏46度,使得自己居住的地方成為「一片火海」。多爾蒂則須向求助者指出,「數據顯示的氣候變化速度,並沒有她想像的那麼快」。

除了面對面的諮商對談外,多爾蒂也嘗試使用認知行為療法,例如培訓客戶管理新聞觀看量,並讓他們批判性地審視自己的假設;或者通過意義療法,此療法著重於引導就診者尋找和發現生命的意義,以改善因為氣候引發的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