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活得比過去精彩》

醒報編輯 2022/01/17 19:54 點閱 3359 次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註腳,也曾經歷過茫然無措,回過頭來,淡淡一笑:不設限的人生才精彩。

本書收錄癌友從罹癌開始,到治療過程的真實心聲,透過各界專家的溫柔指引,突破內心障礙,成就「心」力量,扭轉徬徨無助的命運。

第二次新生,十位抗癌鬥士一起走過的抗癌之路──抗癌鬥士們經歷過癌症的衝擊、走過人生的低潮,終能揮別抗癌過程的無力、徬徨、艱辛再展新生,也鼓舞其他正在與癌症奮鬥的勇士們,永遠抱持對生命的敬重與熱情。

和往常一樣,與朋友前往音樂課的途中,她突然指著我的腳:「妳有大小腳耶!」我才發現左大腿側有些腫脹,但完全沒有疼痛感,因此不以為意。當天晚上,把這件事隨口跟爸爸分享,接著,他帶著我去醫院檢查。

這一檢查,發現一顆十二公分大的腫瘤,確診惡性骨肉癌,這一年,我才十三歲。自此,我開始走向與同齡學生不同的道路。

不同的求學路

我本應該在學校上課,卻因半夜高燒而掛急診;當我應該要如火如荼準備期中考時,卻因為X光檢查出現不明小白點而寢食難安。

歷經十三次大小手術,包含腫瘤切除、自體骨重建、細菌感染處置、癌細胞復發、人工血管阻塞、異體骨移植,所有努力與治療只為了保住左腳,沒想到腫瘤卻在我大學二年級時,猖狂地刷存在感。

腫瘤包裹住大動脈和神經,懷疑是高度惡性腫瘤,因此需要進行截肢手術,陳醫師給了我兩個選擇:「保留左腳,但之後容易感染、復發機率大,還要忍受時而痛的後遺症,左腳也會因無法發揮功能而成為累贅。」

等我消化這大量訊息後,醫師繼續說:「第二是選擇將左腳截肢,以後不用吃抗凝血劑,再打造一個好的義肢,很快就可以走路,還是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選擇後者。

「謝謝二十年的陪伴」

手術當天,家人朋友將我送到手術室大門,大門緩緩關上,厚重的玻璃窗外,擋不住母親的擔憂。冰冷的醫療儀器一觸碰到皮膚,我逞強已久的眼淚終於潰堤,撲簌簌滑落臉龐。

許多畫面一幕幕在我腦海中浮現,最後停留在手術前一晚的深夜,我拿著筆在左腳寫下:「謝謝二十年的陪伴,辛苦了。」正式向我的左腳道別,伴隨護理師的聲音,我陷入了沉睡。醒來後,劇痛席捲全身。

聽見我的掉淚、呻吟,恢復室的醫師幫我施打止痛針,也加強嗎啡的劑量,藥效開始作用,昏沉之中,我使盡最後一點力氣,用右腳碰觸原本左腳的位置,空蕩蕩的,還來不及感傷,我又沉沉睡去。

手術後,在醫院觀察了幾天,便被安排到身障重建中心(簡稱身建中心)。醫師切除腫瘤,把癌細胞徹底消滅;而失去左腳的心理創傷,則是被身建中心遇到的人們給治癒了。

和別人不一樣的童年

「我們來找妳聊天。」到身建中心的第二晚,有訪客敲了門,是兩名帶著開朗笑容、坐著輪椅的男生,言談之中瞭解到他們因為車禍、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

「雖然坐著輪椅,我還是可以打籃球!」、「我還去沖繩潛水、游泳喔!」當時我對於未來沒有左腳的生活感到茫然,聽著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真心佩服他們能夠突破輪椅囿限,做想做的事。

至今,仍對他們的來訪充滿感激,就像濃濃暗霧中的朝暾,趕跑了陰鬱,讓我知道自己多麼幸運,穿上義肢還是可以走路,繼續向廣闊無垠的未來翱翔。

這段抗癌旅程中,雖經歷傷痛,但也遇見了天使般的人們,有一起對抗骨肉癌的戰友、細心照顧的醫療團隊、陪伴我的家人、摯友,甚至還有為我祈禱的陌生人。

骨癌給了我不一樣的童年,讓我經歷好多寶貴的經驗,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啟發對各領域的好奇與熱愛。

化受苦為祝福

還記得有位住院醫師寫給我的鼓勵卡:「比起同年紀的孩子,妳受了比較多苦,但我相信,妳也因此擁有更多面對人生難關的勇氣與毅力。」

與病魔對抗的七年間,我從少了左腳而鬱鬱寡歡,到後來學會用「樂觀」面對人生,這些從他人身上得到的力量,我也想分享給更多人,我開始鼓起勇氣和同樣受截肢所苦的病友們聊天,給他們溫暖。

接受挑戰,傳遞溫情

「妳就是那個穿義肢沒幾天,就天天走跑步機的欣恬呀!」每次到身建中心回診,我都會遇到許多歷經截肢的朋友,在我認識他們前,常常他們都早已認識我。

跟大家分享穿義肢的注意事項、外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看著他們因為我的分享而眼神充滿盼望,慶幸自己沒有放棄,也勇敢面對各種挑戰,證明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比想像得多更多。

「看妳活得這麼精彩,我也有勇氣開始想像以後的生活。」我很榮幸能從癌友們口中得到這樣的反饋,更期待可以把這份抗癌旅途中獲得的溫暖,繼續傳遞下去。

看診要問哪些問題?

一、確定診斷的癌症。二、病程如何發展?會有哪些併發症?三、計劃使用哪些治療方法?有哪些治療選擇?優缺點分別為何?健保有沒有給付?哪些項目是自費?每一種治療方法的療程是多久?是否需要復健?復健的療程又是多久?

四、日常生活有沒有要特別注意的事?飲食方面有沒有禁忌?如果有運動習慣,有沒有哪些部分需要調整?五、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如何控制病情?畢竟,治療的目標就是要讓病情穩定。

病情紀錄怎麼做?

以「頭痛」舉例。一、發作的時間點及發生的頻率:紀錄頭痛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作?每天發作幾次?每次疼痛時間維持多久?二、疼痛的程度:每一次疼痛的程度都一樣嗎?疼痛持續多久後,感覺會開始變得更強烈,抑或是趨緩?

三、疼痛的部位:哪裡會痛?最痛?如果是偏頭痛,就要明確紀錄是頭部的哪個位置。四、對生活的影響:頭痛是否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像是痛到無法吃飯、行動,或是影響睡眠。這些都要清楚紀錄下來。

五、疼痛感受的描述:刺痛、脹痛或陣痛,還是持續疼痛?六、是否伴隨其他症狀:例如反胃、噁心、失去平衡感,或是眼睛畏光等等。七、是否有家族史:身邊的父母、長輩,或是兄弟姐妹有沒有類似狀況?

八、服藥史:以前是否也有類似的頭痛情況?當時有沒有做什麼治療、處理?是否曾經受傷,導致這次頭痛的可能性?九、日常作息:每天入睡時間、睡眠品質、近期是否吃到平常較少吃的食物、住家附近是否有施工的狀況,或是工作壓力是否太大,進而導致的頭痛。
(紫芬/輯)

《我要活得比過去精彩》
作者: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出版社:博恩智庫

其他書訊:

《後臉書時代》
作者:史蒂芬.李維
出版社:天下雜誌

長達三年貼身研究臉書,親訪祖克柏本人九次,並且深入採訪桑德伯格等核心高層,更訪問數百位員工與相關人士,為這家公司寫下最詳實完整的紀錄,甚至成為美國調查臉書的立法與監管單位人手一本的關鍵讀物。

這家市值破兆、財務表現屢創新高的公司,卻逐漸失去信任,成為邪惡代名詞。祖克柏在這樣的危機中,更突然宣布改名Meta,全力發展元宇宙,背後又有何打算?

本書將臉書十幾年來的決策,整理出清晰脈絡,讓我們看懂臉書今日的成功與失敗背後的原因。正向力量還是邪惡機器?臉書仍在創造歷史。

《喜樂的祖母》
作者:蘇緋雲
出版社:宇宙光

人際關係和個人的自我關係分不開。要有健康的祖孫關係就要從自己做起,亦即先有健全的自我形象。

祖母要有正常健康的自我形象:她知道自己的價值。她的價值不是因為原生家庭的經濟情況好;不是因為書讀得多,讀得好;不是因為生來漂亮……,而是因為她身而為人——人是有價值,有尊嚴的,而且,人人都有價值,有尊嚴。

閱讀本書能幫助你認識自己、增進自信心、建立健康穩固的人際關係,並做個真正喜樂的人!

《早粥午飯晚煲湯》
作者:劉冠麟
出版社:橘子

暖呼呼上菜囉!粥、飯、湯的自炊料理提案,運用蛋、肉、海鮮等新鮮食材,烹調出美味粥、飯料理,滾、燉、煲等不同煮「湯」技法,帶你配搭食材變化出不同湯品,飽食暖心的家常料理,讓你滿足家人的多變需求,享受餐桌上的美好時光!

廣東人傳統的飲食方法,造成了他們精瘦的身體卻擁有著滿滿的活力。多樣化又營養的粥品,讓您腦力清楚地開始工作;好吃的各式客飯,讓您體力滿滿的撐過繁忙的一天;有特色又具滋養功能的煲湯,滿足您身體的需要,又不致造成體重的負擔!

本書帶你學會正確的煲仔粥跟煲仔飯的基本功;無論用的材料是昂貴還是廉價,只要您發揮食材的創意,都能做出美味佳餚。打開鍋蓋的一剎那,能聞到的是令人感動的香味,那是多美好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