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提七大建言 淨零碳排勿急著入法

林志怡 2022/01/04 18:34 點閱 11504 次
2025 綠電占總發電量 20% 將跳票,2050 淨零碳。(網路截圖)
2025 綠電占總發電量 20% 將跳票,2050 淨零碳。(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台灣再生能源進度既然落後,政府勿急著把 2050 淨零碳排入法!全國工業總會代表企業界提出七大建言,包括不應急於將 2050 淨零碳排入法、應依照溫管法獎勵機制,保有產業減碳誘因並兼顧產業發展、刪除新設廠需增量抵換以及相關罰鍰規定等。

其餘四大建言還有建立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完善配套、碳足跡計算由方案組織自行訂定、不應以毒性化學品管理程序管理溫室氣體、完整、合理規畫碳費制度等。

綠電推廣進展緩慢

立法院預算中心預估,綠能在 2025 年發電占比僅能達到15.2%,經濟部長王美花也於 3 日坦言,因為台灣整體經濟發展遠比 2016 年預估的水準還要好,導致用電量大幅增加,在「分母變大,分子不變」的情況下,導致綠電依排程推行、成效卻被壓縮,2025 綠電佔比兩成的目標將跳票。

然而,環保署去年預告將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將 2050 淨零碳排入法,「以示減量決心」,並調整政府機關權責、減量標準與相關罰則,但在 2025 年綠電占比跳票的情況下,2050 淨零碳排達成的可能性越發渺茫。

工總七大建議

因此,工總認為,目前台灣綠能推廣進度落後,要達成此一目標顯有困難,不應急於將 2050 淨零碳排入法;在獎勵制度上,則應維持溫管法現行規定,提供企業獎勵機制,保有減碳誘因並兼顧產業發展。

在罰鍰相關方面,則應刪除新設廠需增量抵換的規定與相關罰則,否則以台灣目前的環境,減量額度不足、政府也無法開放國際額度抵換,業界即使想抵換也沒有額度,恐將限制產業發展;總量排放管理上,一來溫室氣體並非有害物質,與空氣污染防制列管的考量不同,二來也面臨國內額度不足的問題,政府應提出完善配套。

此外,工總也批評,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需有完善配套措施,且碳足跡在各國計算方式各有差異,應建立方案組織、尤其自行訂定,且修正草案中以毒性化學品管理程序管理溫室氣體,已遠超出國際管制溫室氣體原則,碳費制度的規劃也應更完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