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正反激辯 穩定、低碳但太費時

簡嘉佑 2021/12/20 14:55 點閱 14367 次
核能是否阻止氣候變遷的重要過渡能源,正反方學者提出不同意見。(Photo by Jonas Bengtsson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核能是否阻止氣候變遷的重要過渡能源,正反方學者提出不同意見。(Photo by Jonas Bengtsson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世界正臨核能十字路口!在格拉斯哥協議氣候鋒會後,許多國家決定立法規定要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如英國、法國、丹麥等國),試圖為持續擴大的氣候危機踩煞車。但這卻引發了對核能的正反辯論。挺核方認為,核能穩定且低碳排;反核方則認為,應該將資金投入建設更快、利潤更高的再生能源。

倡核能為減碳

CNN》報導,核能目前占世界10%的電力產能,在部分國家甚至更高,如英、美約有20%的電力來自核能;法國則高達70%。英國政府已同意在西南部建設二十年以來第一座核電廠;美國總統拜登則提供60億美金,維護舊核電廠的運作。

提倡核能者指出,可再生能源依賴自然條件發電,有時候並不穩定,並強調「即使沒有陽光與風,核能發電依舊能持續運轉」。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學者漢森也說,「我們需要的是24小時持續運作的能源,補充可再生能源的不足。」

歐盟氣候事務負責人蒂默曼斯近期表示,核能和天然氣都有資格獲得「綠色融資」。他說,雖它們並非真正的綠色能源,但「必須承認對於減少碳排放非常重要」,也指出,在從煤炭發電過渡到可再生能源的過程中,天然氣仍為關鍵。

雖然開採核能發電所需原料「鈾」的過程中,會排放溫室氣體。但歐盟委員會分析指出,考慮到整個生產過程的話,核能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雖然不高,但仍低於太陽能。

曠日費時難有效

華盛頓郵報》報導,德國的反對人士與專家指出,建造新工廠需要昂貴的成本與至少五年的時間,認為資金最好可以挹注到綠能領域。而且福島、車諾比等核災慘劇仍記憶猶新,並使投資者不再為核能新項目提供資金。

柏林技術大學核電經濟學專家維勒則認為,世界沒有辦法等待新的核電廠,因為未來八年是世界能不能達成淨零排碳目標的關鍵。他說,「從時間上來看,核電在應對氣候變化起不到什麼作用,因為它阻止了挹注到可再生能源的資金。」

德國官員更指出,缺乏儲存核廢料的計劃的話,核能反而失去位列「可持續性」能源的資格。德國聯邦廢物管理處官員哈曼強調,「這種高毒性、高放射性的廢棄物,將會持續數萬年、數十萬年以上,把問題留給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