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的挑戰與意外

醒報編輯部 2021/12/19 11:51 點閱 1076 次

(作者左正東/台大政治系教授)

午飯後,趕緊去投票所履行義務。開票前還有些許期待,看到結果實在難掩失望。史上最高連署人數的公投案,一路維持同意高於不同意的民調,居然在開票時呈現不一樣的結果,失望之餘,更多的是意外。

投票率偏低

不過,當公投成為政黨對決時,這樣的結果似乎也就可以預期。公投是對事的投票,不像本候選人間的捉對廝殺,來就難以喚起選民激情,只有通過政黨動員才有可能衝高投票率。

從投票結果來看,環保團體或發起,或得時代力量、民眾黨和國民黨同時支持的護藻礁案,得票數略低於另一項同獲三黨支持、但受到兩黨激烈交鋒的反萊豬案得票數,而只有國民黨提案支持的公投綁大選,居然是這三案之中得票最高者。

北偏藍、南偏綠

然而,當公投成為政黨對決,國民黨的挫敗就幾乎是可預期的,因為最後一旦雙方都召喚基本盤對戰,綠大於藍的基本結構就讓綠營居於優勢。三案投票結果,也基本吻合總統大選北偏藍的結構。

但是,這個結果對民進黨只是慘勝,因為動員5500萬預算和龐大看不到的資源投入,最後不同意票只領先同意票20萬票,民進黨的勝利並不可喜。同時,這也反應中間選民對藍綠惡鬥的厭惡,在兩黨都投入全力動員下,反而導致中間選民的疏離,最後投票率沒有達到五成。

民主自由聖戰

舉例來說,在我們身邊,就看到有朋友群組,有人拼命宣傳民進黨萊豬政策,自然也有人略提不同意見,群內不喜談政治的朋友因此退群,但宣傳民進黨政策者繼續宣傳,而提不同意見者則不再講話,彷彿今日投票結果的縮影。

或許,民進黨用種種資源燃起的高度熱情,讓蔡政府挺過難關,但也造成中間選民期待理性辯論的落空,以及對各種政治操作的厭倦,其所造成的後座力會如何展現,目前還難以想像。

最令人感佩者,莫過於參與公投運動的年輕人所展現的奮鬥精神。無論是在中正紀念堂夜宿的羅智強、絕食的楊植斗、黃士修和高毓安,還是青年民主戰隊的學生們,你們已經打了一場的美好戰爭,並為垂死的公民運動埋下火種,在下一場為民主自由的聖戰中,我們將要看到它燃起的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