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醒報編輯 2021/12/05 19:27 點閱 3328 次

青少年出門像丟掉、回來像撿到;自以為是,你說什麼,他們就辯什麼;時時刻刻盯著手機,對你卻總是已讀不回;身心都還沒準備好,卻急著談戀愛、嘗禁果。然而,父母只得灰頭土臉,恩威並用、巧計盡出仍無解無助?

爸媽最艱難的功課不是陪伴,是放手。我們大手上那層布滿人生歷練的皺紋、硬繭與風霜,永遠不可能直接移植到孩子的大手上,也不可能遮蓋得了他們的細皮嫩肉。

牽慣了小手的大手,要意識到孩子的手早已不小,人生必須留給他們自己去磨、去闖、去體驗,自己長出養分;父母的擔憂,將把孩子的福氣耗盡,送出祝福,便讓能量增長。

大男孩出了家門之後,似乎相當習慣、也很享受「被丟掉」的感覺。他們多半是悄然無訊也無息的。天冷了,會不會捎來一聲問候?不會!爆炸性大新聞發生時,會不會丟一點漣漪來討論?不可能!而我們給他們訊息呢?如果不帶問號、不涉及他們個人且急迫的事務,最正常的反應就是:沒有反應(已讀不回)。

訊息已讀不回

如果渴望他們的回覆呢?那就發一個極度明顯「事關他們」的訊息,並且句尾一定要記得帶上一個明顯的「?」,以勾起他們回答問題的「反射動作」。如此,爸媽應該就可以寬心坐等兒子們稀珍的回應了。

不過投資報酬率非常低,任憑爸媽發出的是如何千絲萬縷的關愛(只差沒留下送橘子的動人背影照片),兒子們的回覆千篇一律:好!(一個字哪成篇?而且他們絕不可能還費事加個驚嘆號);當然也有兩個字的時候,那就是:OK。

不寫字總可來個貼圖吧?花心思找創意貼圖這種好康事是不會留給爸媽的,爸媽能等的,就是那種最快速可取得的陳腔濫調「公文式貼圖」。你說,兒子們什麼時候會主動上門?那還用說,過不下去的時候啊!那什麼時候過不下去呢?當然是缺ㄎㄡㄎㄡ的時候。這是養了狼心狗肺的白眼狼嗎?

有訊息就是大條事

某個週末晚上,我在外邊參加聚會,接到了念電影系的兒子非常稀有的電話,但卻不是來要ㄎㄡㄎㄡ的。

「媽,我剛才搬道具的時候,不小心被一張大桌子壓到了好幾根手指頭,都腫起來了,現在非常痛,我覺得不太對勁,怕手指頭骨折,你覺得我應該明天去看門診,還是現在處理?媽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

哇!這一大串,真是我兒子嗎?原來,平常沒給訊息,就是最好的訊息;有訊息來,就是有大條事;原來,不發訊息,並不代表風箏放出去就斷了線,那放風箏的細線一直都在,而且緊密又堅韌。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兒子住校去,我很少朝思暮想擔心又受怕了。因為,我心裡一直都非常清楚,兒子若真遇上重大的事,絕對會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們、主動向我們諮詢、和我們討論。

就像放風箏

細線不是只繫住了那一頭的風箏,做媽的我這一端,一直都能穩穩感受到牽繫的線握在我手裡。那是因為我並非突然就放掉這只風箏,而是從好端端拿著風箏、裝上了線軸,先試放一點線,等他飛穩了,確實掌握到這只風箏的舞動方向與振動頻率,才慢慢的、一點一點地放長了線。

如今,我感受到我手裡的線不時跳動著、有力地亂竄著,我清楚,那飛得有點遠又不算太遠的風箏正舞動翅膀、享受自己的飛行練習,即使有時絲線緊繃、竄得慌亂無章,也得放手讓他自個兒挺住大風的摧折,御風而上,我很能理解他沒有心思意念也沒有時間頻頻回頭。

但是,何時能看到孩子們進化成貼心的「已讀有回」?甚至達到既不讓人操心又很懂事的「已『獨』又回」呢?根據我多方蒐集的資料顯示,那真的有得等了,曙光可能出現在他們當爸爸的時候。

刻意隱藏本性

老友L是中級以上主管,曾面談一個非常優秀的年輕人當業務助理,從態度、儀表、談吐,甚至學歷,無一不讓他頻頻點頭。因為好奇,就上網Google了這個人,沒想到一看他臉書,立刻驚呆。

此人時不時就有情緒性的貼文,用字極度尖銳,遣詞用字相當惡毒粗俗,簡直是判若兩人。老友L看後立即打消錄用他的念頭,因為以他的判斷,這名年輕人只是在短暫面試時間刻意隱藏火爆的本性。以業務來說,圓融機巧的個性絕對是首要考量,若真錄用了此人,不免擔心他將來會壞事。

澳洲網路安全中心主任麥可林在《網路失控》一書中,提到一個八年級女孩的例子。她去面試一項非常優渥的音樂獎學金,第一階段她以出眾的才華輕鬆過關,晉級到下一階段的面試。但在面試之前,主考官告訴她:「下次來之前,請先上網搜尋你自己,把網路上所有跟你相關的搜尋結果印出來,並帶過來。我們也會做相同的事,而且,我們預期兩份結果會相同。」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有多成熟?在網路上可能從不出錯嗎?但是她已經必須承擔青澀生命走過的所有數位足跡。待我們的孩子大學畢業要去應徵工作時,如何保證他們的成長之路在數位國度不會被搜出莽撞與破綻?

我用這些血淋淋的案例告誡小子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維護、甚至經營自己的網路形象,從不嫌晚。小子立即反駁:「誰能保證永遠溫良恭儉讓呢?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自由,誰能永遠憋住不發表呢?若是不妥,那就快快刪掉,要不然匿名也查不出來。」

然而,成立「養育數位原住民」工作坊的美國媒體科技與社會學博士海特納,在著作《什麼時候可以給孩子買手機?》中指出:「在網路上沒有『取消』這個選項,任何內容都無法真正被刪除。」她同時提醒:「匿名也永遠不是真的匿名。」

天下無匿名

確實,只要查詢IP(網路位址),還是能知道真實的身分,或者,只要有心,從網路上其他帳號或留言的線索也能推斷得出藏鏡人。「天下無匿名,只怕懂科技。」

事實是:青少年在網路上的行為更放肆、更大膽;但爸媽的管教卻剛好相反,網路上管得鬆、管不動。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合宜或是會觸法的事情,在網路上一項也不會被放過。因此,麥可林提醒父母:「現實生活中的教養方式,同樣適用於網路。」

國中生戀情短命

喬治亞大學的教授歐普納斯分析來自七所學校、六百二十四位學生,發現:從國小、國中就開始談戀愛的學生,最後輟學的機率是其他學生的四倍;喝酒吸菸的機率,也是其他人的兩倍;而約會次數最少的學生,學習成績相對較佳,常與男女朋友約會的學生,相對成績最差。因此她認為:中學生談戀愛,其實並沒有必要。

歐普納斯指出:「學校班對和成人的辦公室戀情不太一樣,班對分手之後,每天還是得在學校碰面,更慘的是,如果知道前情人另結新歡,當事人很容易情緒波動,影響到學習。青少年面對分手還不懂得如何處理與調適,所以會藉由吸菸或喝酒來排解煩惱。」

維持時間較短

研究青少年戀愛的學者尼德和克倫格也曾提出:「面對眾多全新的挑戰,導致青少年戀情維持的時間較短、對象轉換較快,但感受到的痛苦也格外強烈。」

看來,國中生無論生理心理都還在「暖機」的狀態,當然不是「開機」的好時機。因此,我個人誠實且明確地認為:國中生並非適合談戀愛的好時機。
(興韻/輯)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作者:彭菊仙
出版社:天下文化

其他書訊:

《決勝股市關鍵16招》
作者: 薛兆亨, Tivo168
出版社:金尉

從1985年迄今,作者經歷過14 次的台股景氣循環,也看過很多個股及投資人的起起落落,一直想將這些親自經歷過,或從朋友的操作案例中整理出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所有的案例事後來看,結局都是想當然耳,然而在那之前資訊不明、耳語不斷,好消息與壞消息同時出現,投資人要怎麼辦,該買還是賣,如何抉擇?

本書整理了16 個自身及朋友的投資案例與大家分享,告訴大家在那時遇到什麼狀況,當時的時空背景為何?決策者在當時是如何考量這些資訊,然後做出投資決策。不一定每次的決策都是對的,也許那個時點不要買或不要賣會更好。

《東突厥斯坦的獨立未來》
作者: 伊利夏提
出版社:前衛

伊利夏提,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從小歷經過文革與中國對維吾爾族的殖民政策,於2003年逃離中國,抵達馬來西亞後輾轉再去美國。這本書匯集了伊利夏提歷年來自身及他人的遭遇,以及中國種種不人道的行為與政策,期望台灣人能夠「站在維吾爾人的立場,思考維吾爾人的危機」,反思台灣所遭受的困境與未來。

本書為伊利夏提嘗試書寫東突厥斯坦的簡史,建構出維吾爾人未來獨立建國的歷史依據,也回顧東突厥斯坦第一共和國與第二共和國的歷史、敘述東突厥斯坦民族英雄們的故事。並思念家鄉的各式風光、紀實東突厥斯坦的傳統與文化。掌握歷史的陳述,才有獨立的未來。

《暖呼呼‧湯便當》
作者: 水瓶
出版社:野人

娃娃菜筍片蛋包湯、元氣豬肉味噌湯、韓式馬鈴薯排骨湯、紅燒牛肉湯、剥皮辣椒蒜頭雞湯、高麗菜麻油雞湯、麻油鹽麴松阪肉片湯…天涼時來碗熱湯,胃暖了,煩心事也能笑著解決了。

天氣一轉涼,你的胃是不是就會提醒你,該吃點熱呼呼的暖食料理?即便是炎熱夏日,待在冷氣開得超強,彷彿像冰宮的辧公室裡,也總想喝點熱的暖暖身?那就來罐湯便當吧!

作者細心挑選在地食材、不費事好取得的調味料,沒有繁鎖的食材處理工序,只有更友善料理新手的操作步驟,少油煙又省力,清理廚房更快、更輕鬆。每道料理都能讓你煮出成就感,輕鬆贏得家人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