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

醒報編輯 2021/12/02 20:21 點閱 3371 次

因為COVID-19疫情返台,作者Ying得以有機會好好拜訪、認識關注已久的台灣甜點店家、職人。

「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從這眾多的問題當中,Ying與甜點師們一起探向了終極的質問——「我是誰?」。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Ying,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

藉由這本近18萬字的深度訪談,期盼讀者也能一同參與Ying與甜點師們的這趟自我發現之旅,給予台灣甜點師及相關領域職人更多關注與支持,共同創造出屬於這片土地的法式甜點世界。

對HUGH Dessert Dining主廚鄭為修Victor來說,創作時的許多靈感來自於「逛市場」,他會「看當季有什麼水果比較有趣,先抓到資料庫裡面」。

HUGH的靈感

不過,與許多主廚不同,他通常會先有對甜點外型的想法,「然後看當季的水果,再決定可以如何把質地套進去」。而「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感官、質地」,如「老磁磚,屋簷、磨石子地、記憶中的顏色」等,就會被他「運用在排列組合上」,構思甜點外型設計。與當代台灣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手搖飲」,也經常是靈感的謬斯。

我回想自己第一次拜訪HUGH Lab,三道甜點都極為可人。「冬瓜果膠、柑橘冰沙、自製冬瓜糖」在圓形酒杯中裝著柑橘冰沙與冬瓜果膠,杯緣上擺著一串香草檸檬冰糕方塊,搭配蘋果細絲、冬瓜茶漬水梨丁、自製冬瓜糖與蛋白霜餅。白、透明、金黃、橙黃交錯,夏季的暖陽在杯中化為一片清涼,更溫柔喚起童年用吸管在袋裝冬瓜茶上戳洞啜飲的回憶。

「芒果雪酪、百香果優格泡泡、茴香頭與蒔蘿」以茴香頭的清脆口感和略有彈性的百香果薄凍,平衡了雪酪和優格泡泡的軟綿細緻,蒔蘿的清香則讓芒果與百香果的濃厚熱帶風情頓時清新起來,順利過渡到主甜點「西瓜薄片、荔枝檸檬冰糕、接骨木花牛奶冰淇淋、西瓜冷湯」。

其實都是手搖飲

Victor將料理的概念與甜點結合,加了橄欖油的西瓜冷湯節制了荔枝檸檬冰糕與荔枝果凍中濃郁的甜香,柔和的接骨木花牛奶冰淇淋和清甜的西瓜薄片更是夏季的絕配,西瓜白也登場增加口感。

然而,直到Kent問我,是否有發現「冬瓜檸檬、芒果冰沙、西瓜牛奶,這一季三道甜點的來源其實都是手搖飲」時,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這三道甜點在新鮮中總留有一絲親切的餘韻。

芒果品種多元

出身於新加坡的華人家庭,Taïrroir 態芮甜點主廚賴思瑩Angela其實經常在台灣飲食中找到似曾相識的風味,例如「台灣有黑糖糕,新加坡有白糖糕;麻糬米糕也有類似的,但新加坡的沒有那麼Q」,「炸冰淇淋」和「鹹鹹甜甜的味道」也令她倍感親切。

但兩地畢竟不同,她提到「新加坡沒有什麼自己的農業,也比較少在地食材,多半都是進口的;但台灣自己的農業發展很好,自己研發出來的(農產品)也很棒」。以夏天盛產的芒果為例,「明明就是一個芒果,怎麼可以有這麼多種?而且每一個味道、香氣都不一樣!」

她進一步解釋,「新加坡的芒果就是泰國芒果、菲律賓芒果,如果在新加坡說『台灣芒果』,指的就是愛文」,來台灣之後,才發現「愛文只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超多種,而且都很好吃!」

近距離產地參訪

由於每一季都會設計新甜點,Angela經常要尋找不同的食材,不只芒果,她對其他台灣水果也都如數家珍,「鳳梨也有不一樣的品種,新加坡的鳳梨甜而不香,但台灣的金鑽鳳梨味道和香氣十足,連切起來的紋路都很美」。她讚嘆本地的農業技術,「連有些在這裡比較難栽種的東西也有,譬如無花果、香蘭葉、Laksa葉(叻沙葉)等。」

過去在新加坡從來沒有產地參訪經驗的她,還對能夠近距離看到食材生長、生產的情形感到興奮不已。在一次餐會中,為了帶其他主廚了解台灣食材,他們一起南下至雲林西螺參觀瑞春醬油工廠,她發現「台灣釀造出來的醬油很不一樣,有時候會混豆,發酵過程、溫度、濕度等,和新加坡也完全不同」。

台灣的味道

在我們聊著新加坡與台灣間時有異同的對照間,我突然想起,新加坡也是一個種族混雜、文化多元的國家,不禁好奇地詢問,新加坡人是否也曾和台灣人一樣迷惘過自己的認同?熱中於尋找什麼樣的味道才是新加坡的代表風味?

一直以來都侃侃而談的Angela此刻也沒有猶豫,說出了毫無矯飾的看法,「雖然我們祖先都是從大陸來的,但我們不會說自己是大陸人,我們會說自己是新加坡人,然後加入自己不一樣的華人文化(到新加坡)。但在台灣,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自己不是台灣人,因為認同的關係,太多聲音,所以找不到,而不是沒有。」

她接著說,「其實以一個新加坡人來說,很多東西我都覺得是很台灣的味道,但台灣人可能不會這樣覺得」,例如「鹹中帶有甘甜、還有umami(鮮味)」的醬油;香氣濃烈奔放、在英語中被稱為「Thai Basil」(泰國羅勒)但香氣和泰國種完全不同的九層塔;還有以九層塔做成的「三杯」味、散發堅果香氣的麵茶味,對她來說,都是「一聞就知道是台灣的味道」。

真心喜歡家鄉

從在欉紅時期開始,COFE喫茶咖啡、土生土長創辦人、主理人顧瑋的事業便圍繞著台灣物產。

過去她做果醬,是因為覺得「台灣有這麼好的水果,怎麼可能做不出好果醬?」她被遠在法國阿爾薩斯的主廚啟發:「Christine在她的果醬書序言裡寫,自己做果醬起心動念是因為真心喜歡阿爾薩斯、喜歡家鄉,所以做果醬來發揮它的榮光。我們(在欉紅)後面做的所有事情也都是這樣,她發揚她的家鄉、我們發揚我們的家鄉。」

但熱帶水果與溫帶產物截然不同,她與David主廚考察論文、了解食品科學,為熱帶水果「酸度比較低、水分比較多,比較不凝」的限制解套,最後發展出迥異於法式、日式果醬系統的台灣水果處理手法。

是「人」很厲害

她認為,「限制讓我們找出自己的風格」,因為有困境,才能夠發揮智慧、創造獨特之處。對她來說,可可與咖啡,並非原本就是迷人的食材,而是因為「先認同、才想辦法讓它迷人」。

「平平都只是種咖啡豆,我們的成本是非洲的幾十倍,所以不能做一模一樣的事情。台灣的可可也是,品種沒有很厲害、風土也沒有很厲害,只有人很厲害,給人很多希望。」

在她眼中,「台灣的農民高知識,會是最大的競爭力」,她舉咖啡與巧克力農友為例,「魚池農友的水平擺在台北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講師等級」;而可可農翻轉了她眼中台灣可可產業最大的門檻——品味。

最難的是要有品味

她解釋,「台灣沒有生產者、生產國的優勢,只有消費者的優勢,生產國的各種條件都太難了。可我還是覺得最難的是要有品味,比種可可、做巧克力還難。做的人要知道自己做出好的東西,消費者也要為好的東西買單,所以真正的門檻是品味,後面才是什麼可可品種混雜的問題等。」

屏東的可可農極快速地學會品味,因而能在近幾年的國際比賽場上大放異彩,「他們就認真學就學會了,他們的品味比都市人還要好,搞不好是全世界最好的。」

顧瑋的判斷並非只是毫無根據的自信,「屏東的部分農友早在2017年便已上過第一、二級的IICCT巧克力品鑑課。Martin Christy不接受他旁邊有同步口譯的人,因為時間會變兩倍(所以他們直接用英語上課)。我們連屏東農民都贏日本。」

巧克力與茶

比起生產條件困難、競爭對手又強大的咖啡,顧瑋認為台灣最有可能在世界上行銷的代表產品是巧克力與茶。以巧克力而言,雖然能走小品牌精品路線,但國外運輸、保存困難;茶則相對有機會,「大家覺得中國是茶文化的祖國,但是我們還是有很多工藝茶,味譜很清楚」。不過「我們還是要去學習價值系統、價值」,才有可能和世界溝通。

她闡述,「別人比我們會做價值,別人會做品牌,別人知道怎麼做一套精品咖啡認證。我們茶做這麼好,但是到現在茶的教育系統都沒有,評比系統就是比賽茶的系統,然後也出不去、也沒辦法溝通,所以我們應該是去要學習別人怎麼建立那個價值系統、怎麼溝通,怎樣讓全世界的人都覺得『喔,這一套有道理!』就像SCAA精品咖啡那一套。」

像環遊台灣一圈

她身體力行,這幾年更加深入研究台灣茶,不僅勤跑產地、參與製茶,也參加茶葉茶業改良場的茶葉感官品評課程及考試,還與朋友們一起策畫了一場別開生面的「Tea Wave茶香流動展」,以動態嗅覺體驗方式展出茶在製作工序中不同的氣味變化,並發表第一版台茶感官圖譜,以嗅覺、味覺與口感等象限梳理台灣茶的風味語彙。

「COTE bar」不僅是將可可與咖啡、茶之間的換位嘗試,也是她將茶從觀念中根深蒂固的飲品改為食品的一次大膽創新,「茶巧克力的優點是把泡茶技術跳過,大家可以直接吃。在同一基準點上等同杯測,只是將水換成可可脂。」

她帶著COTE去秘魯上巧克力品鑑課,成功吸引了身為ICA評審的授課老師注意,認為「吃了一輪之後像環遊台灣一圈」,還主動要求「如果來亞太區評審,到台灣你帶我去喝茶」。
(興韻/輯)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
作者:YingC.陳穎
出版社:日出出版

其他書訊:

《快樂至上的經營之道》
作者: 山井太
出版社:台灣角川

因為「喜歡」才能「創新」,正因為喜歡,才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察覺「我想要這類產品,但還沒有人供應」,正是因為社長、社員喜歡露營,才能貼近使用者的觀點,開發各種新產品、成為獨領風騷的戶外活動用品店Snow Peak。

從露營用品做到戶外服裝,從製作帳篷到每年舉辦露營活動與使用者同樂,雖然也曾碰過景氣不好、市場縮小的時期,Snow Peak的每個人都是因為「喜歡」露營、「喜歡」戶外活動,所以才能持續努力。

如今Snow Peak在台灣、美國、韓國都有據點,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然而,他們還是秉持最一開始「喜歡露營」的心做事,希望能用大自然的力量療癒每一個人。

《茶金歲月》
作者: 廖運潘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70年前的臺灣,從茶金到茶土、茶狗屎時期的人們,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往事已矣,俱隨星移更迭。然而,1996年之後,廖運潘用驚人的記憶力、觀察力把當年發生的故事、人情冷暖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也把岳父姜阿新先生從富商淪落到棲身小屋一角,從無怨言的身影刻劃得栩栩如生。

這本書內容詳實,從姜阿新的廣結善緣、熱心公益、經營多元事業,到所託非人、祖產盡付東流,還記錄了第三代子孫鼎力買回洋樓、重新整修的過程,是彌足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史,真實而感人,為那段從風光步入暗淡的臺灣茶業史下了最佳的註腳。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
作者: 朴又蘭
出版社:悅知文化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為什麼女兒在想到母親時,總會感到委屈又抱歉,討厭又感謝呢?」

透過順從父母慾望來追求個人成就,最終也將淪為順應他人之人。母親的不斷索愛,將影響女兒對自我的肯定與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唯有母親,必須先愛自己,才能堅定不移地牽起孩子的手。不必給答案,只要好好觀照自己的人生,孩子必將學會面對生命的態度。

本書結合心理學研究和諮商案例,放下糾結,與內在的自己和解。宛如走進諮商室,藉由心理師的專業引導,透過自我提問,探索真實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