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導盲也可育嬰 創新成果發表

簡嘉佑 2021/11/28 16:38 點閱 5679 次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表示,醫療新創成為新冠疫情下重要的投資項目,盼台北醫學大學新創競賽也能符應這樣的趨勢。(主辦單位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表示,醫療新創成為新冠疫情下重要的投資項目,盼台北醫學大學新創競賽也能符應這樣的趨勢。(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在導盲手杖上安裝AI,可自動辨識交通號誌,讓盲人走路更安心;藉由蒐集、分析嬰兒肚子裡的聲音,判斷孩子哭鬧原因,讓父母可即時處理!台北醫學大學於28日召開醫療創新成果發表會,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於會上說, 2021年在醫療創新領域的投資金額已超過 了3千億台幣。

智慧病床省成本

全國生醫創新創業競賽28日於台北醫學大學發表醫療創新團隊的成果,包括:健康纖維飲食、女性HPV自我檢測、智慧病床等。吳介信說,因為新冠疫情蔓延,生醫新創更嶄露頭角。他說,2021年前兩季世界對醫療新創的投資總金額超過3千億台幣左右,如此多資源的挹注下,盼能「危機變成轉機,轉機變契機」。

他舉例說,因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患者需要俯臥通氣治療,也要翻身避免褥瘡,過去以「翻身床」作為解決辦法,但由於翻身床動輒數十萬元,得需要5至6名護理人員協助操作。透過創新比賽的集思廣益,發現可透過兩項輔具改善複雜精密的翻身床,並讓成本降低至市售金額的十分之一。

AI能育嬰、導盲

由台北科技大學提出「婦嬰AI照護裝置」,針對新手父母的育嬰問題進行設計。該計劃代表韓晨說,透過收集胎音、腸鳴音,提取特徵進行個人化生物鐘,並透過AI預測嬰兒的照護需求,讓父母能夠立即理解嬰兒哭鬧的原因。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盲人智慧手杖」計劃代表人潘品綸則提出數據說,台灣約有6百名有導盲需求的人,但卻只有42隻服役的導盲犬。該團隊盼透過AI技術來辨識,強化導盲杖的功能,如以AI智慧技術來判斷高低差、連結雲端幫忙導航路線、連結公車到站智慧系統等,希望給予盲人更安全的行走環境品質。

台北醫學大學「LumosHospit」計劃則以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收集並分析臨床實務經驗,輔助醫療人員的決策,如PRS(病房優先辨識系統),協助醫護人員判斷照護優先順序。盼能「降低病患的死亡風險,提高醫療照護品質」。

AA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咕小嚕」代表人韓晨,向現場觀眾介紹AI如何協助父母照料嬰兒。(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