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失業,財務自由十年計畫》

醒報編輯 2021/11/09 07:35 點閱 3324 次

過去,多數人以為,會失業的人,通常是技術門檻低的族群,但未來變得難以捉摸、無法預測,突如其來的疫情、產業轉型、AI崛起⋯⋯,原本穩定的工作,不再帶來安全感,讓高學歷、經歷豐富、績效好的人才,也很有可能被動失業!

也有很多人覺得,財務自由必須有數千萬元的存款,但美國知名財經專家史考特.甘姆認為,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不必依靠正職工作收入,打造安穩的未來,就算失業,也不會馬上陷入困境。

財務自由與AI,是目前備受矚目的兩大社會趨勢,但從來沒有人一起討論與分析。我認為弄清楚這兩大趨勢的意義和關聯,將攸關你的財務是前途無量,還是無「亮」!

被動收入

首先,我想問你,早上醒來,你曾是否想過蹺班?即便你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我認為多數人並非如此),依舊免不了想繼續賴床,不去上班。但事實上,不是只有你想偷懶,只是最終迫於生計,還是乖乖去工作,因為沒了這份薪水,你會付不出房租,還不了學貸,更別奢望能出國旅遊。

反過來說,如果你不必工作,也能有錢支付每個月的開銷,你會想過這種生活嗎?要是你財務自由了,下半輩子打算怎麼過?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就請繼續看下去。如果你從來沒有認真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請繼續讀下去,透過本書,你將能不帶成見地吸收這些財經資訊,學會金錢的運作方式,替自己打造美好的財務前景。

財務自由

請勿將本書視為理財教科書,因為沒人喜歡聽課。請相信我,即便我已經鑽研這些議題多年,仍然沒有立場指點你該如何運用自己的錢,書中提出的僅是資訊而非建議,你仍可自行決定如何處理財務。我們先探討本書的兩大關鍵詞:財務自由與AI。

一旦充分了解這兩個名詞的含意後,將改變你對金錢的想法。這些年,財務自由的議題日益受到大眾矚目,尤其受到千禧世代歡迎。獲得財務自由的方法如下:不亂花錢,儘量存下收入,然後明智地進行投資。若干年後,你就會有足
夠多的錢,讓你安心辭去乏味的正職工作,提早退休;或是轉做收入不豐,但你真心喜愛的工作。

多少錢才算「夠多」?其實很主觀,要看個人的生活型態和基本開銷而定,也跟你未來打算居住的地方有關。由於各地的生活成本大不相同,不單美國如此,全世界也一樣。

打造安穩未來

因此,希望擁有「夠多的錢」,關鍵是要打造一座生財金山,有人也稱為「被動收入」,意即不太費力就能獲得的長期現金流,不必朝九晚五的上班,就能取得的收入。例如現金、股票,或是能收租金的房產皆可,因為它們能產生充
分的收入,支付你每個月的開銷。

不過打造一座生財金山不容易,可能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雖然財務自由能讓你不再依靠工作、事業、薪水來安穩過活,卻不代表從此退休。

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的真諦是,打造安穩的未來,即便失業也不會馬上陷入困境,不會因為失去工作就活不下去。本章稍後會深入探討各種形式的財務自由,但以我的定義來說,是指不必依賴固定薪水,就有足夠金流支付生活開銷。

想提前退休

現今許多年輕人不想跟父母或祖字輩一樣,工作到65歲才退休,他們厭倦整天埋首在辦公桌前,困在那緊臨著高速公路的工業園區裡,關在一棟又一棟毫無特色的空調辦公大樓中,他們想立刻獲得自由。

不過要比65歲提前幾十年退休,甚至是在28歲或38歲就超前退役,並非痴人說夢,儘管很難一夕實現,也不一定要中樂透,或是創辦市值破兆的科技公司才能圓夢,只需要做出一些犧牲,擬定高明的投資策略就能辦到,具體方法稍後會詳述。

AI快速崛起

快速崛起的AI,令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的行動刻不容緩。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銀行戶頭裡有一大筆錢,卻遲遲不願省錢、存錢,這是因為大家總抱持著來日方長,何必現在勒緊褲帶、省吃儉用呢?401(k)退休帳戶也不必急著存好存滿,先出國度個假吧!

我知道很多年輕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最怕聽到週一早晨的起床鬧鐘聲,要是銀行戶頭裡有數百萬美元,甚至只有100萬美元也行,很多人就會辭職,轉而追求自己的夢想,即使薪水少些也無妨。

機器人更受歡迎

但沒人能料到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機器人很可能再過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取代你的工作。機器人的學術名詞就是AI,也就是人工智慧。現在,我就要來揭曉財務自由與AI的關聯。以下是機器人比人力更受歡迎的原因:

工資較低廉、工作效率更好、不會生病、、不需要特休,也不會請假、不會抱怨、不會在上班時打混摸魚,偷看社群媒體或交友軟體。

試想,機器人這麼好用,哪個雇主不想取代真人工作?我可不是危言聳聽,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布蘭森是最有遠見的企業家,早在2018年12月就在他的部落格中,指出科技對就業市場造成的可能衝擊:

影響全球勞動力

創新科技帶動產業前進,降低我們對人力的依賴,例如無人駕駛車、先進無人機的概念等,陸續從概念變成實體,未來將有愈來愈多的工作會使用到機器。AI與各種先進科技是否真的會影響到你我未來的工作,現在還很難斷言。上網搜尋這類主題,眾說紛紜,有些人主張AI會引發大規模失業潮,也有人認為這會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世界經濟論壇定期發布的《未來工作報告》,在2018年指出:目前的產業環境中,有29%的工作由機器執行,預估到2025年比重會提高至50%以上。此轉變將對全球的勞動力產生重大影響,不過我們對新增工作總數的展望抱持正面看法,預估到2022年可望新增1.33億個職缺,但也有7,500萬份工作會被取代。

學習新技能

若以全球的宏觀角度來看,世界經濟論壇預期AI會創造新的工作,雖然是個好消息,但對個人來說是好事嗎?如果你很不幸就是被取代的7,500萬份工作之一,你能順利轉職到1.33億新增的工作嗎?這種事誰也說不準。

雖然我們不能單憑一份預測報告或某位專家意見,規畫自己的人生。但是我們可以理性思考科技與AI崛起所導致的可能結果:AI會接手某些工作嗎?會。AI會造成低度就業嗎?會。AI會迫使人們必須學習新技能或技術嗎?會。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曾於2019年9月的新聞稿指出,根據他們的研究顯示,職場上會不斷快速出現新的工作技能,但也會淘汰一些過時的技術。為了因應AI挑戰,約有1.2億人必須學習新技能。

企業投資人才

如果你還是不相信職場的本質已發生改變,請閱讀以下資訊:

全球知名企業相繼投入巨資,培訓員工學習新技能,例如亞馬遜在2019年7月宣布,為了因應未來新增的工作需求,將投資7億美元培訓10萬名美國員工,幫助他們進修機器學習、機器人技術與雲端運算等新技能。

提供全球企業管理顧問與會計服務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計畫在數年內投入30億美元,提升員工的工作技能。摩根大通銀行在2019年3月發布的新聞指出,將斥資3.5億美元,推出一項為期五年的人才培育計畫,滿足不斷成長的高級人力需求,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諸如此類斥資培訓人才的事例,不勝枚舉。

(興韻/輯)

《不怕失業,財務自由十年計畫》
作者:史考特.甘姆
出版社:采實文化

其他書訊:

《告訴我生命的故事》

作者: 陸可鐸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

《你很特別》作者,世界級暢銷作家──陸可鐸最新著作,聽見父神愛的呼喚,選擇一生蒙福的道路。

從本書七則寓言故事中:天使看見,父神從虛空中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切。薛老爹用厚實的膀臂蓋好高牆。國王領養了五個孤兒作自己的孩子。亞倫與亞果每天遙望海平面尋找船長的身影……人類數千年的歷史故事,正是上帝和祂兒女關係的縮影。讓本書引導孩子認識天上的父親,敞開心領受上帝的智慧與拯救,從故事中找到生命意義。

教導孩童認識永恆的真理,是上帝給父母的特別任務。當世俗的影響無孔不入,孩童更需要穩固的信仰根基。

《視力博士的眼睛自救書》

作者: 山口康三
出版社:三采

3C攻占現代人生活,視力維護已是全民運動,多螢幕時代,你的眼睛也緊盯「筆電、手機、平板」嗎?孩子遠端上課、視訊教學,視力會不會變糟?一天下來,眼睛又痠又痛,有居家改善方法嗎?

本書教你眼球運動:靈活睫狀肌、眼外肌、虹膜肌、活化大腦;少食調整:戒宵夜、戒點心、餐餐八分飽、喝青汁當早餐;血液淨化:非精緻穀類(糙米)當主食、蔬菜海藻魚貝作配菜、控制甜食;生活校正:喝水2000cc、解便祕,舒緩日常壓力。

不點藥、不手術,3000人實證,3C使用者最需要的視力保健書!眼球運動、少食調整、血液淨化、生活校正,4點切入,擊退眼睛老化問題;5日練習,跟著做修復惡視力。

《跳Tone的廚房》

作者: 崔芳華
出版社:樂木文化

回家吃飯,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好好吃飯,才能體會活著的美好。這樣的體悟是母親罹患肝癌末期,明明醫生宣判來日不多,而母親卻藉由「飲食」調理與運動雙管齊下活到82歲,Joney這才親身目睹食物療癒的神奇力量,充滿奇蹟。

而Joney也差點在高壓的職場上賠上自己,才真正意識到健康有多重要,比起消極的治療,積極的調養才是養生的根本,藥食同源,「食物」才是最好的「藥物」,而每日三餐就是讓我們「好好吃」的調養時刻,「吃飯」該是多重要的一件事。

很多的疾病都是「吃」出來的,而調養的目的也將藉由正確的「吃」,一口一口找回健康,讓你從料理中感受食物療癒的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