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咖啡坊》迎電動車時代 應先聚焦電池真相

邱文福 2021/10/27 16:23 點閱 1029 次

自從鴻海MIH問世後,電動車產業忽然成了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新希望?而電動車明星特斯拉正全力衝刺新電池的誕生。其實,熟悉這個產業的都知道,電動車絕非解決地球暖化的唯一法寶。其次,電動車最重要的項目就是電池,地位就像燃油車的引擎。第三,發展電動車更須擁有普及的充電站或換電站。

電池大小很關鍵

電動車支持者笑看傳統全球10大車廠,認為他們不知死活,所以看好特斯拉未來。反對最大聲浪的日本豐田是全球第一大汽車集團,但他們一邊反對,卻一邊也造出油電混合車、純電車甚至氫燃料車,三劍齊發。

至於特斯拉則力邀日本Panasonic松下電器發展4680電池,這個電池是馬斯克先喊話然後要日本松下代為發展,原因是既有的特斯拉電動車,每輛都是由6千多顆小電池串接透過精密的電池控制系統(BMS)管理,一顆小電池都會影響整輛車,那是由代號18650一代電池、21700二代電池提昇過來的4680。

這21700和18650相比,體積增加約46.6%,容量增加約60%,重量多出約55%。而4680電芯體積是21700的5.48倍,特斯拉稱能量提升5倍(ENERGY 5X),實際卻可能達到5.5倍。顯見電池在電動車的地位!

「換電站」不可行

至於充電問題,特斯拉早在5年前也推演過「換電站」,直接更替車輛的整組電池,但是正式販售上路後,特斯拉卻沒有採行換電模式,而是以「超級充電」替換。

原因很簡單,即使銷售車款完全採用相同的電池組,要在美國構成換電方便如遍佈各地的加油站,至少需佈建5萬座換電站(美國擁有159個煉油廠、1300座油庫與17.4萬座加油站,外加250萬個地下儲油庫)。每座換電站預存50套電池,就需備份250萬套電池組,並不切實際。

電池來自何方?

至於電動車本身產品的特性,至今都還冠上「超長航距」、「全自動駕駛」、「自動導航」、「車載資通」以及各類3C與5G、6G想像的附加商品,試圖與傳統油車作出區隔。實際上,這些通訊產品在傳統油車上就是一種普通的額外配備,一如目前的「音響套餐」或「自動停車系統」等等,並非電動車專有。

回到電動車本身,構成一輛電動車最重要的元素:電池,會來自何方?鴻海富士康日前公布的C、E、T三款車,最重要的電池來源,一般推斷是中國「寧德時代」所供給而非「比亞迪」。據鴻海所公布的商業模式說法,是銷售平台與在地電池商合作,則倘若是美國的Fisker車廠採用了MIH某平台,就會在美國當地進行採購,顯然電池項目是個變動項目。

嘉泥集團總裁張安平不久前才公告,將斥資120億擴充控股的能元科技,提高電池製造產能,雖然目標產能與全球各大電池廠相較仍然微乎其微,但是就台灣電動車產業而言,仍然是極重要的指標。至於MIH集團軍合作的2040家周邊零部件合作業者,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