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下半場防疫競賽 如何恢復正常生活?

醒報編輯部 2021/10/26 11:21 點閱 804 次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本土案例多天「嘉玲」,社區傳播風險低,人民公衛習慣良好,疫苗施打率逐漸普及,應可考慮恢復人民「如常生活」。學習和病毒共處,這也是世界各國因應疫情趨勢。

「嘉玲」不再是目標

彭博新聞社公佈,最新全球防疫韌性排名,愛爾蘭首度奪冠,歐洲不少國家取得佳績,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即使本土連續零確診,但是9月排名仍較8月退步1名,在59個國家評比中,來到42名,原因正是在疫苗覆蓋率、航班飛行力、接種疫苗旅客的旅行自由度,3項指標被扣分。

台灣去年12月,防疫成績一度高居排行榜第2名,但是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名次快速下墜,最慘曾跌至44名,因目前評比標準,確診人數、新増案例,已不在排名評分指標中。

紐澳已逐步解封

去年11月排名第1的紐西蘭,今年8月,奧克蘭市因為Delta病毒侵襲,一人確診,全國封鎖,這次排名重摔至第38名。連續6週行動限制令,人民抗議頻頻,但10月4日阿爾登總理改變清零戰略,轉向學習與病毒共存,即使每天仍有2、30例,也不再封城。

澳洲雪梨、墨爾本也一樣,雪梨每天確診200餘人,墨爾本1000餘人,都決定逐步解封,學習恢復「如常生活」,將民生與防疫視為同等重要大事,緩解沸騰民怨。

應追求如常生活

英媒「經濟學人」雜誌,對台灣回歸正常的時程,評為全球倒數第2。日本「經濟亞洲」給台灣的名次是第83名。原因是世界各國後半場的防疫賽,將是恢復「如常生活」。台灣如果還侷限在前半場比賽思考,每日追求本土「嘉玲」目標,嚴格限制人民「如常生活」,恐非進步象徵。

其實台灣防疫最可貴的是,人民公共衞生習慣太好了,竟然連慢跑、登山健行、吃飯、喝飲料,都要戴口罩,這在西方社會民主國家,簡直不可思議,正因為如此,台灣不僅新冠肺炎感染率低,今年甚至連流感等傳染率都大幅降低,也算是附加利益。

南韓、日本封鎖相對寬鬆,以積極施打疫苗為主要戰略,協助人民與病毒共處,逐漸取得成效,確診人數降低。其他各國都有不同防疫策略,但是多以恢復人民「如常生活」為重要考慮。

以目前防疫情勢來看,台灣人民防疫配合度極高,不論自主隔離、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篩檢,再加上日漸提升的疫苗施打率,以及年底即將問世的抗病毒藥物,病毒逐漸流感化,萬事俱備,防疫條件可說是優於其他國家。

下半場防疫競賽,政府可考慮參考其他國家,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讓人民恢復「如常生活」應是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