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特定身份」、「高風險區住民」的標籤讓少數人成為健康不平等下的受害者!台大醫院醫師陳宜明、陳錫中進行中的研究與移工民團 One-Forty 合作的研究發現,看護移工在疫情下普遍感覺到「被貼標籤」與「污名化」,對其睡眠品質與心理健康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疫情下普遍恐慌
一般民眾在面對疫情時,往往會陷入不安的情緒。陳宜明說,民眾因社交活動減少、隔離生活長期待在家,讓飲食失控、居家飲酒的情況增加,家庭暴力與網路賭博等衝動行為也隨之增加。陳錫中進一步解釋,睡眠困擾也是疫情間常見的精神困擾,民眾可能在疫情初期出於對於防疫物資、日用品難以取得的擔憂而輾轉難眠,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胸悶、心悸等焦慮症狀。
看護的健康不平等
陳宜明特別指出,疫情下的健康不平等狀況對特定族群的影響更加劇烈,比如曾被視為高風險群的萬華居民、確診數較多的社區、曾發生大規模群聚而遭各界關注的外籍移工等。
陳宜明說,與 One-Forty 進行的研究希望了解看護在疫情下的睡眠狀況、心理健康與憂鬱症狀是否惡化,在疫情下是否感覺「被污名化」,以及各項防疫相關資訊是否容易取得等面向,了解特定族群是否在疫情下產生「相對剝奪感」,目前初步發現,看護移工在經歷了過去多起群聚染疫的社會事件後,多有感覺被貼標籤、污名化的現象。